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明汉 《军事记者》2007,(11):51-51
日前看一小样发现,一篇不算长的稿件中,竟然有6处"的、地、得"用错。更为离奇的是,通常情况下"的、地、得"用错的,多为该用"地"、"得"的地方,用  相似文献   

2.
陈凌 《东南传播》2018,(3):65-69
从前的大多数热点事件发生,形成舆论,我们都习惯于将公众的表达界定为"非理性"或者"情绪发泄"。如果以布尔迪厄的"名誉"概念来看,或许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能够带来"名誉"的舆论行为,公众参与到社会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中。从这个角度看,舆论并不是简单的言语,而是一种实践行为。"徐玉玉事件"中,公众在呼吁法律的制裁,倒逼监管漏洞之外,以舆论"复仇"的方式修复了社会的"名誉",因为在布尔迪厄看来"名誉"是属于群体的。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在"融媒体"信息发布平台上所搭建的"中央厨房",能否制作出各类优质信息并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关键取决于"厨师"("中央厨房"编辑)的素养与技艺。既会烹饪"主菜"并善于"配菜"以及擅长调味、既能烹调出几道"拿手菜"又擅长做"快餐"、既擅长"做菜"又会"淘菜"暨"选料",是对"厨师"技艺的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于传播学、社会学及物理学的相关原理,尝试将传播视阈中的环境分为"五个世界",即"客观世界"、"拟态世界"、"印象世界"、"黑洞世界"和"类空气世界",在简要分析"五个世界"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宅文化"是一个舶来品,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传入中国。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造成我国数亿人被迫选择"宅家"的生活方式,"宅文化"从小众群体走向大众视野,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6.
自《元代"邸报"新证》一文发表后,有学者提出商榷和讨论。首先,笔者对于辨者的诸多"商榷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文章又根据新近发现的历史文献史料,梳理出与元代"邸报"关系十分密切的媒体:"朝报"、"京报"、"除目"、"除书"等信息传播载体。考证出在元代现有文献中存有关于"朝报"、甚至"京报"的史料记载,而像"除目"、"除书"之类的信息传播载体史料,更是比比皆是。最后,笔者从古代社会人的新闻意识觉醒的视角,进一步考察我国元代"邸报"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签发"、"签发人"、"签署",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差异很大.由于这几个概念字面相近,不少单位在公文处理中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8.
媒体"妖魔化"并非新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一直屡见不鲜,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媒体"妖魔化"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对被"妖魔化"对象的认知和态度,进而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由此,本文从"标签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媒体"妖魔化"问题加以重新审视,以期有助于媒体"去妖魔化"的实现及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1,(9):14-25
"民族"与"传播",是两个具有很多内在关联的概念,本文对"民族"与"传播"的各自含义、两个概念以及相应的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具体的关联理论,以及"民族"与"传播"关联性的又一种理论表达("共同体想象")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这样的梳理,对于更好地促进"民族"与"传播"研究的学科交叉,进而推动理论上的进步,均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编辑之友》2008,(2):74
遇到"的"、"地"、"得"时,你会不会区别?相信不少大人也会对这三个字甘拜下风.看,这会儿它们成了网名为"长靴"的妈妈的苦恼,因为她读二年级的女儿至今也只会用其中一个"的"字.  相似文献   

11.
杨旭 《新闻传播》2012,(2):90-91
民生新闻经过十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处于一个质和量的瓶颈区。有业内专家用"五只鸡"来形容当今民生新闻栏目的市井化,就是"鸡毛蒜皮、鸡犬不宁、鸡飞狗跳、鸡零狗碎和一地鸡毛"。这也给民生新闻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但我认为,对于民生新闻来讲,内容固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形式也是举足轻重的另一部分。民生新闻要想取胜,要想立足,必须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别具一格。这也是民生新闻最大的优势之一——形式上没有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以各种形式抓住观众,怎么好看怎么来——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度和品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图书出版博弈说--用"博弈论"阐释图书出版的一种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人以"博弈"定义下围棋,今人以"博弈"比喻炒股票,本文尝试以"博弈"之说解释图书出版的若干现象,取其喻意也.  相似文献   

13.
公案:《论语·阳货》载孔子之言云:"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今用:"恶"即讨厌。孔子讨厌两样东西,一为"妾",二为"小人"。此处"女子"只指"妾"而言,非指全体"女性"也!只有"妾"的心态才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妻"没有这样的心态,与"君子"无关的其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失真"、"失情"、"失血"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人物通讯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22):40-46
"灰皮书"、"黄皮书"是坊间对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版的一批"内部发行"图书的统称,它的出现,是我国当代出版史上一个奇特现象。出版"灰皮书"、"黄皮书"的背景是配合国际"反修"政治斗争,目的是教育干部"反修防修"。"文革"开始后,这些图书以各种方式流传开来,给当时参与"地下读书"活动的青少年以极大的思想启发,促使他们联系社会政治经济实际思考国家未来发展,这些思考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向全国蔓延,逐渐汇聚成为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转型前进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6.
“浅阅读”时代编辑的坚守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鸯 《出版科学》2012,20(2):29-31
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浅阅读"占主导地位的阅读趋势将导致文化泡沫取代真正的精华。编辑应自觉承担起引领民族文化发展走向的重任,坚持"深阅读",做好"深出版"。  相似文献   

17.
戴墨 《记者摇篮》2007,(9):12-13
让新闻"实"起来,让新闻"活"起来,让新闻"鲜"起来,让新闻在一种"温度"中感动读者,无疑需要记者的深切投入。深切投入基层,了解新闻事实;深切投入生活,倾听群众呼声;深切投入人心,感受心灵诉求;深切投入情感,写出让人难忘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930年创立的"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到1947年在它基础上成立的"昆仑"公司拍摄的影片中存在的"力场"及互动系统为切入点,分析了从儒家"文化主义"到"民族国家"传播范式的转向,发现在"联华"时期儒家文化主义传播范式存在的"力场"构成的三种力量是"儒家结构、市场逻辑和左翼思潮"。到了"昆仑"时期,在日本侵华的背景下,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群力"的方式介入,影像开始了"民族国家"范式的转向,最终形成了能辐射巨大能量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9.
张斯童 《新闻传播》2012,(1):123-124
"媒介化的今天,已经悄然形成了媒介化的社会,各个领域充满了娱乐色彩,我们都被娱乐化了。"大众文化中的娱乐性的渗透,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我们真的需要被娱乐,还是我们要将娱乐进行到底才能获得现在的所谓的精神文明。或者,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本来是不存在鸿沟的,只是我们后现代人给文化区分的定义。又或者我们被娱乐性文化的世界给收编了,我们是新一代"被娱乐纳粹主义者"。对于整篇文章的把握我只力求在一个娱乐性的思考上,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重新审视社会的娱乐性,人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到底社会是文明了,还是出现了倒退呢?希望我的这篇文章的阐述,能够提供大家一些思考的角度,让大家静下来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参加市委举办的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研讨班以来,通过听取市委庞书记的动员讲话和中央党校教授的讲座辅导,使自己很受启发,收获匪小,进一步加深了对"七一"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提高了贯彻实施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