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要备教材,即顶"天",还要备学生,即立"地"。而现实情况是,教不好学生,教师的埋怨就是学生"太笨",这其实都是教师"自以为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视觉时代",或者叫做"网络时代",也可以称"新媒体时代"。然而网络环境,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阅读态度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这种阅读现状,给马克思经典文本的阅读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3.
象征手法本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先锋表现技巧,该手法常常寻找一种"对应物",或者叫做"客观的关联物",来表达作者抽象的哲理或观点。川端康成借鉴了这一技法,又进行了本土化的消化吸收,创造性地使用了这一手法,为这一手法注入了新鲜血液,独创了颇具日本民族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的"东方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4.
开封素有"北方水城"美誉。开封市近年来规划实施的"宋都水系工程",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水上长廊",构建城市"蓝色文化链",为开封文物型旅游景区的整合开发和"大旅游"机制的最终形成提供了难得机遇和便利条件。本文基于"宋都水系工程"事件的实施背景和意义,SWOT分析了开封文物型旅游景区的治理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开封文物型旅游景区有效治理的适宜模式,接着分析了整合开发模式的优势和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举措。  相似文献   

5.
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很容易被我们简单地解读为近似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摹仿"论,或者被认为是西方近代美学中的"移情"现象。而这都不符合此命题的内在含义。文章认为,"身即山川而取之"不能等同于西方美学中的"摹仿"论,也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移情",它是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孕育的绘画理论,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王汉兵 《现代语文》2010,(10):129-130
我们都熟悉两句话,一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一句是强调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有"米",即写作材料,一旦有了材料,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后一句是说获得材料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时应注意的"三度",即设计作业注意"梯度"、"广度"和"参与度",来实现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的"三再"目标,即帮助学生进行"再感悟",实现内容的"再拓展",有利于学生的"再实践",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平庸的恶"是没有行恶动机的"恶",是平庸无奇的恶,犯下这种"恶"的人,既不阴险奸诈,也不凶横,他们只是完全按照自上而下的命令来行动,不思考、或者力图忘却命令本身的善恶。这种恶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它能够激发起潜伏在人类中所有恶的本能。现今学校不仅没有力图去消解,反而是助长了"平庸的恶"的泛滥。如果连促使人向善的学校,都不能摒弃"平庸的恶",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很可能将陷入危险之中。为了消解学校中"平庸的恶",学校中的每个个体都应该形成"扪心自问"的习惯,同时要在学校中构建起正义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蜗居生活,蚁族一起来,200元一个床位!长期有效》,乍看这个标题,有点愣神。"蜗居"、"蚁族"都是2009年网络年度"民生热词",今年两会,委员们更是纷纷就这两个热词建言献策,力求破解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难题。标题中的"床位",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毕业了,脱离宿舍了,但还要以“床位”来描述自己的归宿。这早已不是个案。  相似文献   

10.
陈丽萍 《考试周刊》2012,(40):187+195-187,195
每一位教师都深有体会,在接手一个班的时候,班级中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都能很快被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作为占班级大多数的、表现比较一般的学生,即所谓的"中等生",往往容易被教师疏忽。在传统的班主任工作中常运用"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这一策略实际上是把中等生放在了教育的"盲点"上,忽视了对中等生潜能的发掘与培养。  相似文献   

11.
解说桑拿天     
《地理教育》2011,(9):63-63
炎炎夏日,人们经常感觉到阴雨天时或者下雨前的一段时间非常闷热难受。这就是常说的"桑拿天",即那种又闷又热,令人浑身汗水外浸的天气。气象学中的规定是温度在32℃以上,最小相对湿度达到80%的天气。不管怎样,天气闷热已经成为了"桑拿天"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周瑾 《天津教育》2011,(11):33-35
这几年随着自身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对"反思"的认识,从"魔鬼"到"天使",从"讨厌"到"喜爱",从"拒绝"到"自觉",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几年前,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周写一篇"教育反思",我产生了抵触情绪:每天从早忙到晚,够累的了,还反思什么?教育教学工作都按计划完成了,  相似文献   

13.
张晓耕 《学语文》2014,(6):62-62
经常听到有的人对另外的人说:你怎么竟"胡说八道"呢!其实就是指人们常不负责任地乱说一气,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胡说八道",也叫"胡说乱道"或"胡说白道",是指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乱说、瞎说。即信口开河,不顾事实,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计后果,张嘴"胡咧咧"。那么"胡说八道"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胡说八道"这个成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胡说,二是八道。"胡说"一词渊于"胡人",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东晋之后,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五胡乱华",这里的"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氏、羌等五个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4.
戴颜成 《现代语文》2014,(11):144-146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名为"慢慢走欣赏啊",其中第一板块就是"一花一世界"。不论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还是"一树一菩提",本都是佛教用语,本是禅的一种境界,在这里借用只是来表明细小之妙,这小中见大,可谓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于细微处见精神"啊!在写作时老师常指导学生要抓住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当前,英语教学模式之一是"呈现—操练式"或者是"自由交谈—呈现新知—练习新知—巩固运用—及时反馈";当新知点较少时,则采用"自学—辅导式",或者是"自学—讨论—释疑—总结";而对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教学内容,可采用"引导—发现式",即"问题—假设—验证—总结"。  相似文献   

16.
孔庆友 《现代语文》2009,(10):136-137
许多学生说起话来或者写起文章来辞不达意、语病百出,高职学生对写作有畏惧感的亦不在少数。一直以来,所谓的"命题作文",以及种种"应考"的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文是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谈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道德?"道"指做人的准则、规矩和与人交往的原则和规范;"德",最基本的涵义为"得",所谓"德者得也",即人对"道"的获得,人们认识了"道",由得于已,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即人遵循为人之道所引起的收获体验。"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其实就是:道德规范之外的内容,是否可教?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还原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在学生的生活中来进行道德教育,而不是像现行的模式这样把道德教育过程当作是为了生活而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苏州市吴江区抓住这个发展机遇,提出并实践了区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吴江理性分析经济转型的要求,分析自身的优势,致力于"特色"、"课程"、"研究"与"评价"的"四转型",通过"四转型",实现了"四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却并没有明确说自己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又是用什么贯串起来的。后人恰恰多就这两个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已。关于孔子的"道",有三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仁"、"礼"、"仁与礼";关于"一以贯之"的"一",有的认为是"忠恕"(这种说法较为普遍),有的认为是"中庸",也有的认为是"仁",还有的认为是"礼"。不管哪种说法,要搞清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一"是什么,如果从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的人生理想、孔子中庸思想的形成、孔子的人生实践来分析其思想观念,就会明白,"中庸"应该是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程氏易传》的政治思想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治体",即政治的方向与基础,对此程颐通过"中"与"正"的关系作出说明;其次是"治法",即政治的法则与举措,对此程颐通过"仁"与"公"的关系作出讨论;最后是"治者",即政治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对此程颐通过"德"与"位"的关系作出展开。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的阐发,程颐既保证了"以德为本"、"政道合一"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传统,同时又承认了政治问题的相对独立性,确立政制、社会、经济、教育、人才等具体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