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学完古诗《回乡偶书》后,我让学生默写,收上来一看,我大跌眼镜:只有一半学生默写得全部正确,另一半学生问题全出在“乡音无改鬟毛衰”的“衰”字上,有的写成“哀“字,有的写成“衷”字。我在教这个字时还把中间部分描红,看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怎么办7思忖片刻,我决定还是把球踢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毕爱弟 《山东教育》2005,(31):34-34
记得初为人师时.对教学有着满腔的热情.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甚至恨不得“揪”着学生的耳朵千叮咛万嘱咐.可效果往往与自己的教学初衷背道而驰。如教“琴”字时。我考虑到学生容易写错.就把“琴”字用特大号字体写在黑板上.并反复强调.千万不要把下半部分写成“令”。  相似文献   

3.
半鲁相请     
张爱勤 《广东教育》2006,(11):68-69
鲁、曾、暖这几个字看起来很容易写.但是学生真正写起来却容易出错.主要原因是他们常把这几个字中的“日”写成了“目”。我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常帮学生改正,但却避免不了它们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将“风景旧曾谙”抄过默写过几次之后.“曾”字的“日”字底还是会被他们写成“目”字底。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的一位学生在课间向我问了一个字——“吊”的释义问题。因为我刚刚在课堂上讲了一些汉字构造法方面的知识.可能这个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我沉思了片刻,从字形的角度作了这样的解释:“吊”,是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部的“口”字表示吊唁者安慰死者的家属.也可表示吊唁者在参加葬礼时泣.哀痛死者。下部的“巾”字,指参加吊唁者在哭泣时,需要手帕一类的东西擦试眼泪。自以为自己的解释能自圆其说,我的那位学生也不住地点头.赞同我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一、"虎口拔牙"不可取记得教学生字"虎"字时,全班很多同学都把第三笔"横钩"写成了"横",我在班上反复强调了很多次,也要求学生纠正了很多次,可一点效果也没有,照错无误,这可把我急坏了。怎样才能让大家牢牢地记住这个"虎"字,并终身不忘呢?  相似文献   

6.
1.户县方言以“着”字煞尾的祈使句里的“着”字,常常可以用“上、下”两字来替换,但是“上、下”两字局限于出现在“把”字句里。2.户县方言具有表示将然、已然时态的“V+着+V趋”式和“V+的+V趋”式。3.户县方言的“住”字也可以表示持续意义。4.户县方言的“动宾短语+开/起”式的变体还有“动宾短语+行”等形式。  相似文献   

7.
笔者发现有的人写文章常把“涉及”“波及”“提及”“谈及”写成“涉及到”“波及到”“提及到”“谈及到”。此外,把“必须”写成“必须要”的也屡见不鲜。还有的把“是否”写成了“是否是”。我以为,这些词后分别所用的“到”字、“要”字和“是”字,实属画蛇添足。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光兰 《云南教育》2005,(32):41-41
一天.我教学生识“象”字。解释完“象”字的意思后,我请学生用“象”字组词。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大象”、“小象”、“象牙”……忽然有个女生站起来说:“飞象。”  相似文献   

9.
1.换位思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假如”班主任应以“爱”字为中心,经常设想“假如我是学生”、“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作教师的一般都有一颗爱心,都很爱学生,但施爱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带来的教育效果会截然不同。作为班主任,应少把“爱”字挂在嘴  相似文献   

10.
高雅娟 《河北教育》2007,(10):42-42
在学习生字中运用想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很多汉字具有能看字辨义的特点。如教“火”字的时候,与图一齐出示,让学生先想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告诉学生,古人就是把熊熊的烈火用画描绘出来,便成一个“火”字。如此多次引导思考练习后,于是学生说:老师,鸟字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乌”黑一片,  相似文献   

11.
人物说话要写“说”。每篇习作“说”字多:你说我说和他说.很多“说”字秃着头:“说”字秃头不好看.请给“说”字戴上帽。  相似文献   

12.
高玉霞 《家庭教育》2007,(3X):35-35
女儿测测今年5岁了,闲来无事,我常常会教测测念念古诗,学学简单的字,可这孩子总是分不清“大”“小”“上”“下”这些简单的字。恨铁不成钢的我一见她这么几个简单的字都认不出就气不打一处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听了四年级熊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课堂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熊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了《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曲”“虎”等9个生字.并提问学生:“这些字按部首查字法怎样查?”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就积极行动起来.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争着上黑板板书自己的答案.并且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后.进一步问道:“有不同意见吗?”“没有了!  相似文献   

14.
黄同拿 《湖南教育》2005,(22):35-35
每天早自修,我总放一个童话录音给学生听,再让学生朗读课文。一次,校长找我,恰好一个童话也讲完了。我匆匆按下音键,布置学生读课文后就出去了。等我回来时,可把我气坏了,教室里说笑声、喧哗声不绝于耳,随着一声“老师来了”,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们看到我突然回来,脸色又阴沉沉的,知道“风雨欲来”了,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我很想抓几只“鸡”杀给“猴”看。但抓哪几个呢?总不能错抓错“杀”吧。我知道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康建军 《陕西教育》2011,(11):40-40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虽然很多.但回顾来路时,我总觉得应该把“充分备课”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环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这一节课来说.我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准备”.这些名言都强烈地说明了充分备课的重要!“备”(繁体写作“借”)字很有意思。许慎说:“借,慎也。”  相似文献   

16.
故事一: 今天,我教学生学写一个“男”字。我刚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就不约而同的读出了这个字,有的还在大声喊:“田力男”。我点头肯定他们的回答,并示意让他们安静。  相似文献   

17.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几颗豆。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我至今感谢这位老师,把个“心”字说得这般诱人,不单使当初蒙昧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写这个字,终身不曾忘记和写错,而且常常忆起铁勺这个有趣的意象。  相似文献   

18.
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学生有的写“夔”字,有的写“棱”字,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  相似文献   

19.
依“纲”扣“本”是教学的原则。而目标教学则是由“纲”达“本”的桥梁,也是智力开发及思想教育的结构图。为此我在教学中对目标教学作了点探索。   一、激发情感,紧扣达标   一是设置悬念,导学达标。利用导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达标。如教《桂林山水》时,我首先让学生看图学文,观察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看看它到底是否“甲天下” ?使学生带着“桂林山水是否天下第一”这一悬念来学习,创设了适宜的氛围,学生的思想立刻活跃起来。然后把学生划分为达标小组,通过图文导学,把学生带到山水交融的“舟行碧波上,…  相似文献   

20.
朱丽娜 《教育现代化》2005,(12):122-12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已精辟地诠释了教师的责任和作用。但是,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呢?做一个好老师,尤其是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是有秘诀的,秘诀概括起来说,只有一个字——爱。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目睹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我也正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我的许许多多学生奉献着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