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应试作文只有一次机会去抓住阅卷老师的心。那么,怎样抓住阅卷老师的心呢?根据阅卷老师的反馈来看,考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开头。从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阅卷老师喜欢开头有文采的作文。那些开头用精美比喻修辞的,描绘唯美画面的,容易得高分。  相似文献   

2.
应试作文的特点决定了文章开头就要说破题目要义,明确显示对作文题目的理解思考;要在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展示语文素养。应试作文最忌绕来绕去,隔靴搔痒,朦朦胧胧,似花非花。  相似文献   

3.
肯定有许多同学为作文的备用素材而烦恼,或许有同学还在故纸堆里去记忆什么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只能说你out了。从应试的特定角度看:高考作文不是写给考生自己收藏的,而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阅卷老师爱看什么样的作文?“故事”,尤其是网上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4.
韦显志 《广西教育》2013,(18):83-83
高考作文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高分与否决定着考生语文一科的命运。而高考作文有许多特殊之处,高考作文是限时作文,写作时间短,且评卷老师阅卷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将其等同平时的写作看待。因此,教师在应试作文训练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应试技巧,才能使作文获得较高的分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高考作文高分的秘诀——"四巧一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每年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人们关注命题,因为它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人们关注评卷标准,因为作文占分比重最大,阅卷的主观因素多,它关乎公平;人们还关注高考优秀作文,因为它将是来年应试的标杆.近年来,“高考体”文风盛行,人们批评学生作文假大空,又让人将高考作文与学生诚信等道德品质相联系.应试作文的指挥似乎已经将作文教学拖进了泥淖.那么,高考作文阅卷的评分标准怎么制定?阅卷组怎么看待“高考体”作文?什么样的作文能够得高分?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的指挥、导向作用该怎样发挥?作文教学与应试作文的关系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李节采访了漆永祥教授.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语文学科重头戏——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了半壁江山。在每年的高三复习迎考中,作文训练让高三师生颇费心思,师生们花了很多时间,可作文成绩见效甚微,极大地影响了高三学生复习信心和积极性。作文写得好与坏可以说对语文成绩高与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写好高考应试作文呢?我认为考场作文要想得高分,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标题、开头、构思、结尾、卷面,我将之归纳为"五好",即标题好、开头好、构思好、结尾好、卷面好。一、标题好标题即文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因为是网上阅卷,阅卷老师首先看到的是文题,好的文题能一下子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以达到获取高分的  相似文献   

7.
应试作文要获得高分就必须要有亮点,要出彩,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倍感新鲜,心理上愿意给你高分。那么作文如何才能出彩呢?可用眉清目秀的题目,可用丰富详实的内容,可用先声夺人的开头,也可用回味无穷的结尾。我在这里只浅谈应试作文如何开头。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工作终于结束了,说到"终于",其中的辛苦自不必多言,然而,世事公平,付出就有回报,作文阅卷的收获也不少,尤其是我们一线老师来说,触动不少,对接下来的高三语文的写作教学颇有启发,现摘要整理如下,以求与同仁共商。对于2014年安徽高考阅卷作文这样一个新材料作文,我们的考生要想在众多的应试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一个较好的作文分数,从笔者的阅卷实践上来看,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考场作文属于即兴作文,由于场合和时间的限制,不会给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那就需要快刀斩乱麻,当机立断。那怎样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得高分呢?下面结合自己平时指导学生应试写作的点滴经验,谈一谈议论文的应试技巧。一、审题准确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首先要明了题型,是属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其次是具体要求,一般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双重特点;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中学作文教学,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它的沉重主要表现在:以应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已十分明显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和学。为了求高分,师生不遗余力地追求形式,寻求取得高分的方略,而放弃了对学生作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的老师为了完成阅卷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有限和允许有误差的幌子下,胡乱地得出比较有争议的分数,反过来又影响了作文教学。应试教学的负面作用正腐蚀着中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二锅头",北方一种烈性的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碧螺春",江南一种有名的茶,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什么滋味的。应试作文不能品"碧螺春",要喝"二锅头"。这当然只是比喻,用写作"术语"来说,就是应试作文不能像平时作文那样,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被它吸引、打动。"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阅卷老师是很少有那份耐心品味的。  相似文献   

12.
中考结束,看过今年的满分作文的学生有的不以为然:不过是个别老师的评价而已。的确,考场作文有它的特殊性:它的读者只有两个,一个是考生自己.另一个就是阅卷老师。阅卷老师给你的作文判分,决定你语文成绩的高低。所以,要想取得考场作文的高分.最重要的是要打动阅卷老师。作为中考作文阅卷负责人.我可以教你几招。  相似文献   

13.
要写好应试作文,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通过这次阅卷,我深切地认识到,要把应试作文写好,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明了并切实贯彻《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和以此  相似文献   

14.
学生提起作文就会感到非常的难写,不知道写啥,这种现象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并不是初中的语文老师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是因为在“应试”背景下,语文老师都是围绕应试作文的要求开展作文教学的,作文教学以应试为主,学生的写作思维被限制在了条条框框之内,从而造成了写作难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对作文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写作文的方法都提出了新要求,使得作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应试要求,而是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写中考作文方面的文章,似乎也免不了拾人牙慧之嫌,但从中考作文阅卷角度,教给同学们一些应试技巧,帮助大家精心营造出中考作文的更多"亮点",也很有必要。1.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这适用于自拟题和半命题作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也是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拟定标题是学生概括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往往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让他们带着良好的印象阅读下文。新颖别致的标题往往符合下列条件:切旨,标题吃透材料精神,把握其主旨;切体,"淡化文体"不等于文章无体,拟题要合乎体裁。如《如诗的秋天》宜写成写景抒情散文;《秋天的故事》宜写成记叙文;《秋  相似文献   

16.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它既有利于促使学阅卷老师有比较统一的评分标准,所以可以断言,在2010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半命题作文依然会相当火爆。下面我们就以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中考作文为例,来谈谈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中的材料对于作文的评分是非常重要的,陈旧、老套的材料不可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而新颖、有个性、精当的材料,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精选材料,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体创新是使作文获得青睐的途径之一。新颖活泼的文体无疑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为取得高分打下基础。中考中常见的创新文体有以下几种。一、书信体书信能让人备感亲切。使用书信体作为应试文体,往往能给阅卷老师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同时,因为书信有一个假定的阅读对象,所以更便于写作者抒发感情,写起来也更容易。  相似文献   

19.
对于应试作文,最要紧的恐怕还不是语言的华丽、选材的新颖、构思的奇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阅卷环境下,更重要的是如何让阅卷老师能快速地把握住你的思路,看懂你的文章,否则要得高分是困难的.下面,介绍几种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有“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说法,作文中也有类似的道理。高三应试作文尤其贵在一个“巧”字,这样才可能在极短的阅卷过程中使阅卷者被作文的新巧吸引,从而得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