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趋势: 一是从选材上看,阅读材料呈现五种形式: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古诗;课内文言文+古诗;课外文言文+古诗.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课内文言文七年级教材涉及较少,大多选自八、九年级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尤其是几篇带"记"的文言散文;其次则是带"说"的文言文;课外文言文所选的则以人物典故或传记为主;古诗词赏析则是课内课外并重. 三是从赋分上看,大致在9~26分之间.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高考对文言文要求的提高,中考试卷也相应地提高了对课内和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要求,加大了文言文的分值比例,考查内容也由单纯的课内文言文向课外文言文小口延伸.  相似文献   

3.
研究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无论课内选文阅读题还是课外选文阅读题都出现了一些好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通过评点课文,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评价,考查学生的整合思维与比较分析能力;品味赏析课文,引导学生形成新的体验和认识;探究阅读课外文言文,要求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测试的一个重点部分,一般选取三大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分成三段独立阅读。纵观近年各地、市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发展趋势:一选文课外多于课内近一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选文,大多选自课外,课内选段越来越少,几乎不到1/3,像去年河北、南京等地有三段选文都来自课  相似文献   

5.
综观淄博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考查的形式是一致的,先是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一般出自课内,偶尔也出自课外,出自课外的就有一定难度,这要求考生加强对古诗词积累学习;再是相近内容的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般是课内、课外各一段,有时两段均出自课内;最后是一段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难度不大,内容比较浅显,也比较容易去做。下面具体结合2007年淄博中考古诗文试卷作以评析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2009年,南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的赋分达30分(其中默写占10分,课内文言文阅读占13分,课外文言文阅读占7分),2010年文言文的赋分为28分,其他省市中考的文言文赋分也在30分左右。可见,文言文在初中阶段占有不少的分量。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考查.历来是中考语文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课外文言文。笔者分析了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70多套.其中39套试题中出现了课外文言文.而39套中有15套试题是以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的形式出现的。根据这一数据分析.结合去年的考试情况.从中可发现今年中考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较往年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纵观历年来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不管是课内文言文还是课外文言文,字词考查必不可少。因为我们只有准确地掌握文言  相似文献   

9.
综观2006年和2007年北京市等18个省市中考(课改区)试卷中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命题。总体情况是:分值在10-24分之间。分值比重在8.33%-16%之间;所选的内容为1-2篇(段),多数是一篇(段)来自课内,一篇(段)取于课外;题量在4-8题之间。4-5题的居多;主观题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命题主要特点是:考查重点由字词释义向整体理解鉴赏转变:注重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的考查;选文出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比较阅读形式增多。  相似文献   

10.
[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趋势有三个重要走向: 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长沙、常德等考区的选文连续几年出自文摘类报刊(如《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的精美时文,作者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晓风、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材料的选择变化明显,从原来的以课内选材为主,发展到课内外结合,到目前的以课外选材为主。现代文阅读取材范围的变化是中考语文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重点分析课内课外的选材问题,试图通过对收集到的1999~2004年156份中考语文试卷的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具体探究近几年课内选材的概况、课内选材的主要方式以及课内选材测试点命题的主要做法;课外选材的内容特点、热点内容以及课外材料的“撞车”问题。一、课内选材问题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课内选材概况。通过对156份中考语文试题的统计,来考查1999年~2004年的…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永远的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必不可少的大餐。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2010年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成了备战中考的广大师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一、命题范围(一)从命题材料的选取看文言文考查的阅读材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从课内学习过的名家名篇中节选;二是从课外那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考议论文阅读的选文贴近生活实际,时代气息浓郁,文体特征鲜明。在出现议论文阅读的三十多份中考试卷中,选文主题可谓亮点纷呈,有谈读书的,有谈修身养性的,有论如  相似文献   

14.
一、文言文命题特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大多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考查比重略大于课外,重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基本知识的积累以及独立阅读浅显文言语段的能力.试题的考查点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重点词语的理解、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淮安市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三年迈出三大步:2014年考查两篇课内文言文《晏子使楚》和《送东阳马生序》的比较阅读;2015年考查了一篇课内文言文《出师表》和课外文言文《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一段比较阅读;2016年考查了《小石潭记》和课外一篇《游媚笔谭记》。从考查的趋势来看是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据说2017年中考可能完全考查课外的文言文,所以从考查趋势看文言文复习策略也要跟着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如  相似文献   

16.
<正>课外文言文是中考语文必考的考点,也是大多数同学失分的“高危地带”。下面结合2021年中考语文有关课外文言文试题的解析,就此考点如何进行有效的深度复习作一具体阐释,希望同学们看后会有所启发和收获。[考点阐释]课外文言文内容上一般比较浅显,并不深奥难懂,在命题上有以下特点:1.选文。一般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且选文大多为叙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  相似文献   

17.
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复习比较便于操作。其原因有三:第一,中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在课内,很少见到用课外文言文篇段来考查学生的试卷。第二,复习的重点在初中语文第四、五、六册,特别是第五、六两册,连课文编写的体例都不同于前面四册。第三,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文言文阅...  相似文献   

18.
呈现一堂文言文复习课,直观再现文言文复习课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点解和句译,具体指导一线教师"立足课内,达于课外"进行中考文言文备考复习.指出文言文复习课要方法指导与课堂操练相结合,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相结合,点解指导与句译指导有变化,具体训练方法丰富有趣,将"课内学,课外用"的文言文学习思想维牢牢印在学生心底.  相似文献   

19.
正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考查所占比重不小,14分左右,约占试卷总分值9.3%,课内课外平分秋色。最近两年这种格局有所改变,不仅分值上升,高达16分,超过卷面分10%,而且由平分秋色过渡到纯课外,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例子探讨课外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联想推断法。联想推断法,是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的一种重要方  相似文献   

20.
综观近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综合型试题纷纷崭露头角。它一般取材两段文字,其中一为课内,一为课外,将课内与课外对接,基础与能力对举,体现出"课文无非就是例子"的理念,十分注重迁移能力的考查,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选拔性,因而使许多考生感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