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化作文指导,就是要精指导、巧指导学生的习作,要在儿童的“活动与游戏、幻想与想象、探究与体验”的活动中,追求教师指导与学生习作之间“相似的和谐的振动”,于无声处,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一、我会玩、我想写玩是孩子的天性,捉蜻蜓、扑蝴蝶、钓鱼、捉虾……试想哪个孩子不是天生的“大玩家”。淡化作文指导首先就要重视儿童的天性———玩是一种最宝贵的习作资源,让孩子在自由、平等、愉悦中玩出诗意,玩出创意,玩出“绿意”,“玩”出美妙的文章。1.玩出诗意“寓文于玩,玩中生文”,就是要巧用文本中潜在的习作资源,从而生成美妙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添锦绣,壮志展豪情".玩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玩山知源,玩水知情,玩植物、动物知理.许多人认为,玩和学习似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我觉得完全可以使两者和谐统一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让学生玩出个性、玩出名堂、玩出学识、玩出品位.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性爱玩.因此,指导"玩"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可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越有成效.教师是语文教学中"玩"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特点及可玩因素,将课设计得生动有趣,才能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玩出知识,玩出情趣.  相似文献   

4.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能多挖掘教材,将"玩"引进语文课堂中,课前玩出兴致,课中玩出味道,课后玩出创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玩转语文,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这样的语文教学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相似文献   

5.
《玩出了名堂》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课文讲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空闲磨镜片做放大镜,在玩放大镜过程中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从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始,我从"玩"字入手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6.
"玩好数学"游戏化校本课程将经典益智游戏与数学相融合,让"冰冷"的数学变得像学生热爱的"游戏"一样好玩。发掘游戏中的数学元素,让学生在"玩"中感悟"游戏"背后的数学思想、文化背景与方法策略,玩好益智游戏,玩出数学味道,玩强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玩可以让人心理放松,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而心理上获得的愉悦又会对肉体产生巨大的作用。我认为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外的活动都可以视为玩,因此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玩的形式多种多样。玩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如果玩能让学生玩出一种乐趣,一种自律,一种合作与进取之心,“玩”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资源。下面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谈谈“玩”在少先队活动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正>苏轼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其中,有不苛求、不拘泥的自然心态和方法。所以,小学书法教育可以带孩子一起玩书法,摆脱那机械重复的、单一枯燥的写字式教学模式,玩出对书法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成效,玩出学生在课中的主体、主动、主张,也就让学生站在了书法课堂的中央。《"简"介》一课主要采用探索、直观、情景和示范教学相结合,从玩方法、玩情境、玩材料、玩形式等角度展开。一、玩内容,个性选择写好字只是书法的一个初级概念和层次,也  相似文献   

9.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们在孩提阶段的特征。玩,几乎是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全部,可以这样说,每个孩子都是伴随着玩逐渐成长的。曾几何时,孩子们玩的机会越来越少,最后在父母、老师“玩就会影响学习,要学习好,就得放弃玩”观念的支配下,这一最基本的权利几乎被剥夺了。如今,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已不再会玩,不知如何玩。这一天性的丧失是非常可悲的。难道,玩和学习天生就是对立的吗?两者就不能和谐统一?答案是肯定的,关键在于师长能否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动脑子,如果是这样,我们完全有能力让学生玩出个性、玩出名堂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  相似文献   

10.
作业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方式。文章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智力发展水平,从生活性、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探索,以“画·玩·说”为主题设计了一年级非书面作业,以此实现减负增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情境,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完成习作。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在游戏过程中有意渗透,指导习作技巧;游戏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这样"将玩进行到底",就能"玩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在玩中感知     
张俊 《素质教育》2006,(4):39-39
学习的最好的刺激是兴趣。只有在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时,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其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大人总认为孩子们的玩就是“胡闹”、“瞎搞”,而实际上孩子们能从“玩”中学到许多我们用“教”无法给予的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使他们的“胡闹”、“瞎搞”变得有目的、有计划、讲方法,让他们在乐此不疲的“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  相似文献   

13.
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玩圈的兴趣;2.发展幼儿跳、钻、爬的基本动作;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作的协调性。二、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呼拉圈、若干个小圈连接的“鱼网”一张以及录音机、磁带等。三、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韵律操。2.玩圈:幼儿自由玩圈,鼓励幼儿玩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然后讲讲自己玩出了几种方法,是怎样玩的。3.跳圈(1)分四组玩跳圈游戏;(2)将各组的跳圈游戏串起来玩。4.钻圈(1)幼儿自由组合分散钻圈;(2)钻长龙游戏:一组幼儿拿圈排成一条“长龙”,另一组幼儿钻圈,两组幼儿交换着玩。(鼓励幼儿可以想出各种钻的路线)5.爬圈(1)…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爱玩吧,不管是玩什么,只要是玩大家就一定觉得很开心,对不?但你们知道吗,"玩"也是有学问的,要不然,很可能玩出问题来!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玩"与铅中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余文雕 《大学时代》2003,(12):42-43
一个靠"周末户外游玩"起家的青年,玩也能玩出生存之道,玩也能玩出事业财源.他不仅给广大的城市青年带来了时尚健康的周末户外运动,同时也因此有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个快乐人生.  相似文献   

16.
最近许多同学都迷上了迷你赛车,我更不用说啦!可妈妈总是找借口不让我买。马鞍山程佳炜玩是孩子的天性。小伙伴们都在玩赛车,你心里直痒痒,是不是?妈妈不给你买赛车,主要是担心你迷上赛车后耽误了学习,其次就是家庭经济方面的因素。你应该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克制一下自己想玩赛车的强烈念头,把兴趣转移到学习和其他娱乐方式上来。比方说,你可以结合文化课学习,搞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收集,既花钱不多,又促进学习,既增加知识,又锻炼技能,真是一举两得。在玩的问题上,不去赶时髦,不与其他同学攀比,玩出个性,玩出新意,玩出自己的乐趣来。  相似文献   

17.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在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相似文献   

18.
一张白纸看似简单,然而在教学中却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它能把多种数学知识蕴含其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悟、玩中探,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都有非常巧妙的应用,笔者现辑录了一些.  相似文献   

19.
拓展性课程到底该姓什么?是面向全体还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课程内容该如何因时制宜、因生制宜地进行开拓、扩展?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该如何调动?等等,老师们且行且困惑。笔者认为,有困惑更显拓展性课程挖掘的潜力和价值,更值得老师们平时大胆、智慧地尝试。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妨关注四点即追本溯源合理选材,顺藤摸瓜合理建模,举一反三合时迁移,融会贯通合意拓展,鼓励学生带着玩的热情,尝试脑中玩,玩出乐趣,玩出智慧,从而抽象建模,拓展提升。  相似文献   

20.
吴映红 《中国德育》2013,(17):74-77
一到课间,孩子们就会跑到操场上疯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怎么玩,既能玩出平安,又能玩出幸福呢?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说:"儿童的内心深处更具有原始的东西,必须要在自由的空间和活动中表达出来,这就是游戏。通过游戏,我们能够发现孩子内心深处压抑着的体验和感受,而且我们可能给予儿童的成长发展以根本影响。"于是,以"心理小游戏"为内容的"阳光操场活动"就这样产生了。动员:从"一封信"开始"心动不如行动"。基于孩子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庭的孩子,为了让家长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