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图书馆研究中,往往使用"职业道德"概念,很少使用"职业伦理"概念.但是,近年来,"职业伦理"概念开始出现在图书馆研究中.为了规范图书馆研究,促进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建议使用"职业伦理"概念.最后,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应该用"职业伦理"概念代替"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伦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职业道德”或“职业伦理”应统一规范为“图书馆伦理”更为恰当。图书馆伦理即是以公共知识信息服务为价值导向,在图书馆活动中长期总结出来的、用以规范图书馆职业活动和调整图书馆各种职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图书馆伦理主要由图书馆行为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两方面构成,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义利统一、以人为本、诚信、平等和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等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解读图书馆员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指出职业道德是职业伦理得以实施的主观前提,职业伦理是职业道德得以实现的保证,职业精神是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升华。分析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伦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思想保障、读者自由获取信息权利的保障、图书馆法制建设的必要补充。提出加强馆员职业伦理建设要推进馆长职业化、馆员专业化和坚持图书馆工作的中立性。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本质观具有应然的走向。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历史发展过程表现的权力"道德教化"的本质属性、图书馆历史延续的本质具有社会伦理"自由保障"价值理性色彩,明确了政治意识形态下的社会伦理价值表现应是图书馆本质观的应然走向。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伦理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伦理建设应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建立起高尚的职业行为价值目标;二是建立合理的图书馆职业行为规范,防范图书馆员工行为失范,并作为评价图书馆员工职业行为的道德依据;三是建立馆际协作和社会交流机制。实现图书馆伦理的作用就要掌握伦理建设的着力点,即必须处理好伦理主体的利益关系,准确寻求利益平衡和价值统一并最终形成伦理共识。图书馆伦理建设应从道德自律和制度驱动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社会责任的逻辑起点、概念模型与承担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图书馆社会责任许多理论问题存在诸多分歧的现实,本文从图书馆本质视角对图书馆社会责任进行思考,指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在本质上是基于服务性职能履行与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各种契约,其逻辑起点是由利益关系所衍生的服务性与契约性.据此可把图书馆社会责任分为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超规范责任,由此构建了图书馆社会责任的概念模型.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有质的区分,对因服务运营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社会问题,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承担全部责任;对与服务运营无关的由社会其他力量或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图书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适度承担.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图书馆研究中,往往使用“职业道德”概念,很少使用“职业伦理”概念。但是,近年来,“职业伦理”概念开始出现在图书馆研究中。为了规范图书馆研究,促进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建议使用“职业伦理”概念。最后,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应该用“职业伦理”概念代替“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8.
统一的图书馆员行为规范守则的制订及其障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焱 《图书馆》2001,(2):28-31
本文对图书馆职业伦理守则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制订统一的图书馆员行为规划守则对于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守则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论方法看,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包括职业伦理原则、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礼仪规范三个层次。因此,在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中应该依据这三个层次各自的地位和功能,各有侧重,从而达到整体性功能成效。具体来说,职业伦理原则的精神实质需要馆员理解掌握;职业道德规范必须健全和落实;职业礼仪教育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报刊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清末民初报刊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而报刊职业道德的失范也非常严重.本文主要从社会伦理转型中的主体迷失、暴力革命主题下的伦理遮蔽、专制威压下的伦理畸变、党派之争中的报刊流弊、经济利益至上与专业队伍缺失的恶性循环等五个方面探析了这一时期报刊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1997,38(3):208-212
  相似文献   

12.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2001,42(1):69-76
Books reviewed:
D. Jamieson, (ed.) Singer and His Critics
D.S. Oderberg, Applied Ethics
L.F. Ross, Children, Families, and Health Care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3.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2000,41(3):199-209
  相似文献   

14.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2001,42(2):146-152
Books reviewed:
B. Gert, Morality
C. Jones, Global Justice
J. Mayerfield, Suffering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5.
Ethics     
  相似文献   

16.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2002,43(1):57-68
Books reviewed:
Dancy, J. Normativity
Gaita, R. A Common Humanity: Thinking About Love and Truth and Justice
Kim, T.-C. and Harrison, R. Self and Future Generations. An Intercultural Conversation
Skorupski, J. Ethical Explorations
Warren, K.J. Ecofeminist Philosophy A Western Perspective on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相似文献   

17.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2000,41(1):57-61
Books reviewed:
Cook, J., Moralit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Lieberman, M.S., Commitment, Value and Moral Realism
Shaver, R., Rational Egoism  相似文献   

18.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1999,40(4):264-270
Books reviewed:
Davis, M., Thinking Like an Engineer
Fischer, J.M. and Ravizza, M.,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ol
Lachs, J., In Love with Life
Rotischaefer, W.A., The Biology and Psychology of Moral Agency  相似文献   

19.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1998,39(1):61-65
Bransen, J. A. M., The Problematic Reality of Values
Mason, H. E. (ed.), Moral Dilemmas and Moral Theory  相似文献   

20.
Ethics     
《Philosophical Books》2002,43(3):237-239
Books reviewed:
Devine, P.E. Natural Law Ethics
Ryder, R.D. Painism: A Modern Mor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