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拜风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汉代晚期到民国时期,结拜现象出现在中国社会的各类人群中.人们由于相同的志向、相关的经历或者功利的目的等原因而结拜.人们结拜时往往要作出一定的承诺,结拜后则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相互给予支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关于结拜的描写对于结拜风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归根到底,结拜风俗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下的产物.结拜风俗在中国封建时代具有特殊的社会作用,而结拜所体现的信义、奉献等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建人民早已认识到气候的失常能导致瘟疫的流行。瘟疫的流行给当地的社会风俗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岁时节日风俗中有明显体现。瘟疫的发生必然引起人类社会的种种反映,福建古代的瘟疫在其当地风俗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并且有许多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3.
陈烁 《文教资料》2009,(30):47-48
颜色本是普及美感的一种形式,然而,颜色一旦进入社会文化领域,与人们的心理、习惯、风俗等文化因素发生联系后,它在各民族语言中的差异性就显现出来了,不仅颜色词的丰富程度不同,更重要的是其联想意义也体现出了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周洪学 《现代语文》2007,(6):115-116
地名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地名  相似文献   

5.
称谓是人们对于人或者事物的指称与命名.称谓语与一定历史时期的伦理道德、风俗文化以及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对不同时期的典型男性称谓语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男性称谓语是男性社会地位、社会思潮变迁、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符号鲜明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歧视现象存在由来已久。这种社会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中俯拾即是。而词汇是其中最能明显地反映出性别歧视现象广泛存在的手段之一,并且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也会从中得以体现。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论述在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从两种语言的词法、语义、谚语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为人们展示出一幅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风俗图,他受自然主义影响颇深,体现在他文章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是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因此,语言的使用就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人们的所遵循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而英语也不例外。在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的语言现象,分别在词法、句法和词义等方面得以体现,而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是具其产生的多种原因,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特性的词语概括 ,在传统风俗观下 ,“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古代学者的风俗观关注风俗发生的地域性与政治性 ,对风俗的教化功能有着特别的强调。近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 ,人们对风俗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认为风俗可以救世 ,虽然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明显不同。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具有三种特性 :一、风俗具有较强的伦理品性。二、风俗具有流动贯注的传习性与扩散性 ,又有着难于变化移易的凝固性。三、风俗习惯虽然难于改变 ,但它还是能够移易的。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 ,传统风俗观有关风俗的理解与评述对于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建设以及民俗学研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的民俗学应该关注现实社会风气时尚的研究 ,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 ,阐释自己对民俗文化价值的看法 ,区分民俗的美善与丑陋 ,注意与国家政府合作培育、提倡“良风美俗” ,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汝举 《教书育人》2012,(24):76-77
英语教学及学习中必须重视社会文化背景的相关知识,最终实现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需要深入到实际学习中,更需要学习及教学者长期的观察及思想力。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需要多方面的衡量标准,同时社会文化背景也不仅仅是社会、文化风俗的知识,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与大学英语学习是紧密相关的,并体现在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当前的英语学习中,其语法的学习虽然相当重要,但并不  相似文献   

11.
民国肇始,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丧葬习俗是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一种民俗,是了解社会变迁的窗口。民国时期山东地区的宗教信仰变化给丧葬习俗带来了新的变迁。丧葬习俗的变迁可以反映一个历史时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研究丧葬习俗变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北京城市民俗在外在形式上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民俗承担者及其传承动机却大有不同。从585通北京内城碑刻来看,进入18世纪以后,北京内城不仅出现了立碑高峰,而且修庙立碑的主体也由明代的官员太监、清前期的汉族官员转为了普通市民,且碑阴题名中第一次出现了行会与商号的名称,具有自治色彩的民间组织层出不穷,女性组织开始出现,反映出社会转型的事实。如关帝圣诞、丫髻山进香等民俗活动虽与明代一脉相承,但民俗传承的主体与动因都发生了根本转变。这表明,将民俗作为资源而加以改造利用的行为,不仅存在于现代社会。碑刻资料有助于我们深入民俗的表面形式,发现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古代歌谣的性质及其与社会风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众舆论,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统治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和采察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风俗重要内容的歌谣可以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叫魂在中国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活动形式,是一种流传久远而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民俗。叫魂不仅施于死者,也施于生者,更关注生者。叫魂活动不仅在汉族生活中反映,也在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生活中发生。叫魂是人类灵魂观念的具体反映。通过发放问卷,分析中学教师对叫魂的心理认识,认为叫魂实质是一种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婚姻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历来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社会中.婚姻并不仅是婚姻双方个体之间的事情,它还关系着族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变迁,同时也影响着各种习俗的传承。陕北婚姻习俗中的各种禁忌,如:择婚禁忌、议婚禁忌、嫁娶禁忌以及婚后禁忌等都有历史延续性、多元性特点;同时也反映着陕北人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对喜庆婚礼气氛的点缀,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等社会文化意义。对于了解陕北人的观念习俗、精神世界都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千古文化的积淀,包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占卜是民俗现象之一。唐五代笔记小说描述的占卜现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精神希冀,亦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不发达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闽北因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而成为沟通福建与中原的文化走廊。其深受地理环境、政治局势、经济结构和社会习俗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状态、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历代皆重文教的良好风气、经济上自我满足的生存心理和移民文化的开放兼容,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而且至今仍对闽北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的情感、习俗、审美情趣、道德风尚和社会制度中。它不仅成为一种鲜明的民族外在标志,而且积淀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服饰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9.
传统风俗的历史传承并非一成不变,由于社会政治、地域环境、经济形态、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风俗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往往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大澳龙舟游涌在传统风俗传承过程中,依据地方环境、配合地方社会的转变呈现出不同的民间理解以及内容变化。这种极具地方色彩的诠释与再解读,令当地居民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自然地接纳及认同本土传统风俗习惯,促进他们对地方传统风俗的坚持和传承。本文基于香港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与佛山九江传统龙舟的比较,对两地传统龙舟文化及民俗风情进行实地采风,考察二者之间的袭承关系与发展变革,旨在探究潜藏其中的文化根源与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20.
清前期殿试策问与时政关系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殿试策问"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具有衡才选士的价值,更具有很强的时政性.清代顺康雍三朝科举曾行之以策论,皇帝往往以制试诏阐述问策宗旨,问答之间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如吏治、民生民食、风俗教化、河患与漕运等.殿试策问的流程反映了清代殿试策问制度的日臻完善,策问较之其他科考形式,更有利选拔真才实学与贴近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