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鉴赏》2006,(7):58-58
一部作品是否具有价值,归根结底在于它是否塑造了真实的、富有个性魅力的人物形象,以及这个形象是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内容。作为微型小说,《1935年的羊》算是比较长了,但它又不会给人偏长之类的感觉,我想这是因为作者以敏锐的感悟,既真实地表现了历史生活,又充满着时代的气息,成功地塑造了曹老师和老旺这两个人物形象。作品感动我们的正是人物那丰富而崇高的心灵世界。老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2.
历史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要求人物的个性鲜明、生动、富于发展和变化,更要求回归一个真实的生活中的“人”,这是一出历史剧成败的关键。田汉创伤的历史剧《关汉卿》,虽抓住了关汉卿作为一个“戏曲民主战士”的本质,但却没有更全面地写出他在生活中真实的“人性”。笔者认为,人是复杂的,其复杂性来自于社会,尤其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我们该让他们离历史的本来面目近一些,而不是为了维护人物的“伟大”和“尊严”,舍弃其余为“人”的真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一部作品是否具有价值,归根结底在于它是否塑造了真实的、富有个性魅力的人物形象,以及这个形象是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内容。作为微型小说,《1935年的羊》算是比较长了,但它又不会给人偏长之类的感觉,我想这是因为作者以敏锐的感悟,既真实地表现了历史生活,又充满着时代的气息,成功地塑造了曹老师和老旺这两个人物形象。作品感动我们的正是人物那丰富而崇高的心灵世界。老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他的勤劳、质朴、诚挚和慷慨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如此艰难的他,却无私地拿出政府补还给他的其中的2000块钱送给学校…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黑洞》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 ,尤其是对主人公刘振汉的塑造成功 :作者在典型环境中把他置于情与法、荣与辱、权和法、生命和信仰、亲情与道义等多重矛盾的交点上进行塑造 ,充分运用这一典型人物的言行心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而强有力地突出了剧作的反腐思想主题。探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特点 ,对于理解剧作的思想主题 ,探讨当代反腐文学发展的社会生活基础 ,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代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理论突出的是“倾向性”,强调对历史和阶级、阶级斗争做现实正确的描写。作为工农兵作家出身的浩然,形成了这样的真实观:加强思想改造是具备写出真实作品的主观条件;作家在对社会生活进行描写时,必须以阶级的观点为指导去写生活的光明和积极一面,才能写出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结果,在《艳阳天》中,作者的人物塑造存在人物精神力度缺失、人物情感逻辑为阶级斗争服务、政治性话语越位人物文化身份等问题,造成人物形象真实力度受损。因此,作家的主观“真实”认知情感并不能代表这个“真实”能够达到纯粹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爱丽丝.沃克在《日用家当》中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塑造了黑人妇女的不同性格。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解读能很好地与作者交流,明了作者在故事情节中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了解人物的性格还可以更好地认识故事的主线,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7.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就在于小说把对历史的宏观理解与对人物个人命运的把握结合起来,写出了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这一个"。小说在塑造李自成形象时,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示了李自成的个人命运和起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深层原因。在刻画李自成形象时,小说既真实再现了历史生活,又能跳出历史,大胆地虚构。同时,小说中具有独特个性的其他人物也构成了李自成形象的重要对照或补充。  相似文献   

8.
《青土湖畔》是雷恒昌先生的长篇处女作。作者以西部农村为视点,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发生在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西部农村的一段令人难忘的生活,如同时代镜像映照出特定历史年代的生活全貌,成为反映那个时段西部农村生活不可多得的一部独特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小说真实形象地反映了那个峥嵘的历史时代里人民的生活,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许多作家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遗产。本文从深刻的时代真实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系列中,茅盾早期创作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们”真实反映了时代和生活.凭借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一出场就为人们所瞩目。这些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主要是受茅盾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作者在塑造女性过程中的无形介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形象群无论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作家自身的整个创作历程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锲同志的《改革者》,把握了我们时代神经的中心,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省委书记陈春柱等人的形象塑造,来充分揭示社会矛盾,真实地再现工业战线上绚丽多姿的斗争生活和各种人物的思想面貌。 小说以陈春柱为中心来谋篇布局,这样的艺术处理便于从更高的角度揭示矛盾,深化作品的思想意义。对陈春柱这个人物,作者既把他作为省委书记,又把他作为普通群众来刻划。作为省委书记,陈  相似文献   

12.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古典小说是我国灿烂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我们阅读古典小说有什么意义呢?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看到它们所展示的历史画卷。它不是告诉我们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变化多彩的场景,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各具个性的人物。这对于我们了解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情况,了解在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斗争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优秀的古典小说中认识到我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是长于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用人物的行动、对话来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这对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无疑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它代表了《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小”人物,作者能够将这些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之间毫不雷同,各有千秋。主要是娴熟地运用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法,通过对人物言和行,小说细节、矛盾冲突事件的描写,来塑造人物。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小说中各种小人物。使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15.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特征化艺术形象的典型-诸葛亮形象具有性格结构单纯性、性格稳定性、性格群体性特征。《三国演义》作者通过“略貌取神”的艺术手段塑造了诸葛亮“智、忠”形象,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合传体的<海上花列传>,短短六十四回的篇幅内,时间跨度限定为九个月,展开了三十多位烟花女子的生活画面,共涉及到一百多人的完整故事片段,可贵的是,虽然很多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角色相同,但小说中没有类型化的人物;尽管人物众多,故事复杂,却善始善终地叙述每一个故事,交代每个人物的结局;为充分展现人物性格,释放人物感情,总是将人物置于各类矛盾冲突中,并随着矛盾冲突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始终保持一致.无庸置疑,<海上花列传>中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这一成功来自于作者为自己制定的塑造人物的"三无"标准:"无雷同"、"无矛盾"、"无挂漏".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爱米莉·勃朗特,浪漫热烈而多情,却清楚地认识到,所信仰的至真至纯的爱情在传统道德的束缚下无法生存.<呼啸山庄>作为她唯一的一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渴望浪漫爱情同时又无法摆脱社会现实的矛盾心理.爱情与婚姻,浪漫与现实的冲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在这种矛盾面前,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都难免会犹豫徘徊.这正是<呼啸山庄>所暗示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刘英 《文学教育(上)》2014,(24):116-117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足够鲜明,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吸引读者的眼球,还可以起到解读和剖析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形象,最真实。罗贯中塑造曹操的"真",是因为他喜欢真实的曹操,并想借曹操来影射自己,表达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相似文献   

20.
黄春明的《锣》塑造了台湾一个小镇上以打锣为生的底层贫民憨钦仔的形象,这是一个卑微而又可怜的形象,在思想上似阿Q,自吹自擂、自我麻痹是他们的共通性;在行为上像孔乙己,自恃清高,极力维护自以为忠于一切的面子;在结局上与王秋赦相似走向了疯癫境遇。憨钦仔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代表,其灵魂中自私狭隘,落后保守恰恰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精神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