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题 1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主题提示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 ,中学历史教材在中国近代史部分重点介绍了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当前 ,霸权主义、帝国主义仍然威胁着世界安全 ,区域性战争此起彼伏 ,世界并不安宁 ,争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吸取历史教训 ,认清帝国主义本质 ,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列强侵略和自身发展两种力量的作用下 ,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全面的、深刻的社会巨变 ,其中最大的变化也是最本质的…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强有力的冲击,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捍卫主权、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1840—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时要注意从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和几个重要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这场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获胜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它既是全民抗战的胜利,也是探索党派合作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马学松 《新高考》2005,(9):33-37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列强先后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美国扶蒋反共;列强攫取的侵略权益;勾结和扶植反动势力,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反帝斗争等。明确本专题的重点:主要的侵华战争,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列强侵华的不同阶段及特点;难点: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如何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专题指导 本专题有两部分内容:(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二)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建立总理衙门、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骗局,宣统帝退位。 本专题重点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联系,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难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紧密联系的。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即经济制度落后、政治统治腐朽,致使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英、法两国为主的西方列强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中国因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落后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造成一败再败,签订了一系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2005,(1):42-46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1842年为打开中国的市场,以中国人民发动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又于1856~1860年,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这一阶段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包括发动战争、开辟商埠、控制海关等。侵华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大门,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现代史专题复习应注重规律与认识●肖庆达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华史的规律与认识1.列强侵华手段多种多样:①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如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  相似文献   

7.
近代前期,列强为了把中国永远变成其殖民地。为了维护侵华权益,极力破坏和镇压中国革命。维护其侵华工具——中国反动政府的统治。在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这一问题上,列强和中国反动政府的政策是一致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革命的镇压是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侵略,列强在宰割、争夺中国权益中充满了矛盾斗争,也有着妥协“合作”。本文从海关历史的角度对这一过程和这种关系进行论述,阐明列强对中国权益的争夺的历史状况  相似文献   

9.
近代不平等条约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依据,列强通过战争和侵略,强迫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形成了一个庞杂的条约体系.攫取了大量的侵华特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10.
近代前期 ,西方列强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 ,是东西方发生的第一次大规律武装对抗。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难逃噩运 ,并最终被轰出中世纪。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 ,那么连头带尾持续 4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 ,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夷夏之大防因之完全崩溃。 1 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 ,中法开战 ,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1.
识记、理解、运用是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试题考查的三大基本能力.而分门别类的有效识记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则成为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基础。近代列强侵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列强侵华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分布也比较零散,如何有效的连线串珠.成为复习这部份内容的难点。笔者在十年的高三历史教学复习中,长期不断的归纳、整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该网络按列强侵华的方式层层梳理,最后落实到具体的知识点上.便于学生准确掌握近代列强侵华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历史必修一为政治史模块,其中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史部分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如何把握这部分内容呢?主要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侵华勾结国内反动势力逐步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面对列强侵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抗争与探索。列强侵华将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掌握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重点把握其中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特别是它们发生的背景原因、强迫清政府签订  相似文献   

13.
[高考导向分析]本专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四大主线索之一。在历次高考考查中比例较大,所考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题和问答题也屡屡出现。如材料题中’91的“禁烟运动题”、’94的“日本调整侵华政策题”;问答题中’91的“列强侵华势力消长题”。随着我国对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加强,本专题内容在以后高考中的比重会略有增加。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把本专题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专题内容结合起来。根据种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纵横联系,并结合相关史学理论进行分析,形成相对完整而严谨的立体知识体系。[专题知识体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持续不断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制度落后,历届反动政府妥协退让,投降卖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近代最惨痛的教训。本专  相似文献   

14.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15.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主题 1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编者 /窦风雷主题内容认知  从某种角度看 ,一部中国近代史 ,也就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造成这种屈辱局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方式与特点的变化 ,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与矛盾息息相关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既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同时客观上刺激了…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把落后的中国和朝鲜作为侵略和争夺的主要对象,英、法、日、俄、美、德、意等列强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背着清政府句心斗角,明争暗夺,终于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又明火执杖,趁火打劫。之后,又以“友人“、“恩人“的面目,诱逼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终于达到了彻底瓜分中国的目的,中华民族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付昭权 《广东教育》2009,(10):57-60
中国是在欧洲列强的野蛮侵略中步入近代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的大炮打开,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来列强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强敌面前,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顽强抗争,不懈探索,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9.
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9世纪末年起 ,帝国主义开始采取以铁路投资为掠夺中国利权、奴役中国人民的手段。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后半期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三次高潮。清政府在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 ,割地赔款 ,国力大损 ,英、俄、法、日、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或强行擅筑 ,或假借“合办” ,或通过贷款控制 ,吞噬和瓜分中国路权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列强在中国领土上强行修建和直接经营的铁路有 :俄国修建的东省铁路 ,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 ,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在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还加紧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疯狂的传播西方宗教。以此来麻痹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宗教侵略与政治、经济侵略紧密配合,相辅相成。宗教在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大致发挥了以下几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