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一种新型的闭环真空硅微陀螺仪(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硅微陀螺仪闭环控制策略.所设计的硅微陀螺仪工作在10 Pa,采用金属壳CAN封装形式,驱动和检测两模态品质因素高达10000以上,且都采用了基于静电力反馈方法实现闭环.驱动模态采用单边驱动单边检测,尽量使线路简化;检测模态采用双重分解和重构闭环回路.测试结果表明:有用信号和正交信号实现很好的相位解耦,互不影响;在满量程4-300(°)/s、标度因素9.6 mV/((°)·S)的情况下,零偏稳定性已达到28(°)/h;非线性度达到400×10-6;仿真带宽大于100 Hz.这较以前设计的仅在空气下工作的硅微陀螺性能提高了近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差分电容式硅微机械陀螺的器件结构角度分析了陀螺驱动信号和检测信号的关系,得出了陀螺的理想驱动信号必须满足的条件,由此提出了差分电容式微机械陀螺的自激驱动方式并设计了总体电路结构,最后总结了陀螺自激驱动电路的优点以及设计难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锁相环的原理、建模和参数设计,分析了传统锁相环电路对无互联线逆变电源的鉴相误差影响,利用数字锁相的概念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全数字化软件的锁相环。通过仿真实验证实,采用数字锁相环能够快速平稳地实现逆变电源并联的相位和频率的跟踪,能实现无互联线逆变电源的并联,同时保持了相位、频率和幅值基本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减少其受温度的影响,从数字信号处理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提高驱动模态驱动相位精确度的方法.通过零偏信号生成的原理,分析出驱动相位的偏差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基于FPGA数字信号处理实现方式的锁相环闭环控制原理,实现了对驱动相位的精确控制.给出了一种抑制相位误差的解调方法.对比模拟电路,新型数字电路很好地抑制了零偏的漂移,零偏稳定性由60°/h 提高到19°/h.新的数字控制方法显著提高了对驱动相位的控制精度,达到了增强零偏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硅微陀螺仪温度补偿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微陀螺的温度特性,提出了硅微陀螺仪的温度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开环电路测试了微陀螺仪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素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采用闭环电路测试了微陀螺整机零偏随温度变化规律.然后,为研究降低温度对微陀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基于BP神经网络温度补偿的优化模型经过4步就得到很好训练,并使全温范围内微陀螺零偏的目标误差达到0.001.该补偿方法实时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40 ~80℃变化过程中,微陀螺仪的最大零偏经过补偿能从12.43(°) /s降低到0.75(°) /s,从而大大提高了微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微陀螺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案,利用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控制微陀螺测试平台的转速,同时进行实时显示.该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用步进电动机驱动平台转动,包括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设计和软件设计;以光栅的特性来检测转过一定角度的时间,主要用单片机来计时;用VB.NET界面显示平台转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搭建谐振式光学陀螺(R-MOG)测试系统,对光纤环形谐振腔(FRR)的谐振特性及其一次谐波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数字比例(PI)闭环反馈控制的方法,将光源的输出频率精确锁定在环路的谐振频率点处。采用数字锁频方式应用于R-MOG中,优化锁频技术,实现谐振频率在4 000 s的锁定,稳定度优于9×10~(-12)。测试表明,该数字锁频技术提高了陀螺的灵敏度和输出稳定度,具有快速、准确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为R-MOG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CC4046集成电路锁相环采用RC型压控振荡器,外接RC作为充放电元件,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实用价值大,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系统,各种通信系统,以及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利用数字集成锁相环组成温控变频电路可以克服常见温控系统可靠性低、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为温度的精确测量及需要进行温度检测控制的设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电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数字电路在技术性能、集成化和设计周期各方面都超过模拟电路。该文提出了一个采用数字锁相环(DPLL)实现同步的高频滞回控制降压型DC-DC转换器的设计。数字锁相环锁定到参考时钟频率,使用数字控制延迟线(DCDL)补偿占空比变化对转换器开关频率的影响,消除了开关频率对转换器输出电压的依赖性,有效解决了转换器的稳定性与快速阶跃响应的矛盾,转换效率、纹波等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0.
文氏桥振荡电路振荡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视氏桥振荡电路中集成运放为理想运放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推导振荡电路振荡条件的简便方法。考虑集成运放参数Aod和rid为有限值,其它参数为理想情况下,又推出了电路振荡的幅值条件和振荡频率计算式,同时给出了测量振荡频率的理论误差。  相似文献   

11.
实现了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用于DRM与DAB数字广播射频调谐器的具有低相位噪声与低功耗的工作在37.5MHz的差分结构晶体振荡器.在晶体振荡器的核心部分采用了PMOS晶体管来代替传统的NMOS晶体管以降低相位噪声.采用了对称结构的电流镜以提高直流稳定度.采用了由一阶CMOS运算跨导放大器和简单的幅度探测器构成的幅度探测电路以提高输出信号的电流精确度.芯片采用0.18-μm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0.35mm×0.3mm.芯片包含用于驱动50Ω测试的负载接口电路,在1.8V供电电压下,所测得的芯片功耗仅为3.6mW.晶体振荡器的工作输出信号在距离其中心频率37.5MHz频偏1kHz处的相位噪声为-134.7dBc/Hz.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原理,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结合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利用DDS集成芯片AD9851实现了在1 Hz~20 MHz的正弦信号发生器。AD9851输出的信号通过滤波、自动增益控制、功率放大后,在输出为50Ω负载的条件下,输出电压峰峰值可达10 V。此外,本系统还附有输出AM、FM、ASK、PSK、FSK等多种调制信号的功能。信号信噪比高,驱动能力强;系统复杂度低,易于在实验室中自制使用。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第二届电子设计大赛,共有五个选题,分别是:音响放大器,宽频带放大电路,多路温度控制电路,数字频率计和光控LED显示电路.本文主要讨论了本届电子设计大赛的选题之一: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精确测量角度位置电机闭环控制,提出基于FPGA的BISS-C协议寄存器配置与数据读取方法。首先研究BISS-C协议组网方式与帧格式,阐述寄存器读写模式与数据读取模式;然后针对正余弦编码器细分芯片IC-NQC,利用FPGA芯片灵活性及并行运行效率高等特点,通过状态机设计寄存器读写电路与数据传输电路,实现对IC-NQC芯片参数配置与数据读取。采用精密摆动电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数据为MA时钟频率5mHz,数据交换周期100kHz,满足精密摆动电机运动控制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网电压出现频率偏移时,传统锁相环精度差、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正交信号发生器的新型锁相环,分析了新型锁相环工作原理,并建立基于新型锁相环的三相三电平电压型SVPWM整流器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对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锁相环能够在频率突变情况下实现频率跟踪,实现有功、无功分量独立控制以及较高功率因数运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中实际存在的启动时段内运行一台冷水机组、二台冷冻水泵和二台冷却水泵的现象(称为“一机多水泵运行”),根据现场测试获得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数据,从冷冻水流量、冷水机组能效、冷冻泵效率、冷冻水侧能效和冷冻站能效等多个角度对该运行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应改变现有的运行管理方式,使空调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行性能模式.  相似文献   

17.
系统采用ARM920T作为核心处理器,以低频信号作为信号源,采用DDS技术,从而实现相频,幅度,频率特性的分析仪器,能够简单的实现信号源的时域和具体参数的波形。本系统主要由ARM920T控制处理器,DDS扫频模块,ADC采样模块,DAC输出模块,检波滤波器模块,扫频信号源幅度模块组成。其中处理器采样ARM920T,扫频信号源采样DDS芯片AD9851,检波模块以AD637JQ芯片构成,相位检测模块由AD8302芯片构成,通过DAC芯片TLV5618控制扫频信号的幅度。通过实验本仪器可以检测20Hz到1MH  相似文献   

18.
采用负电源纯模拟电路方案对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泵浦电源的激光二极管(LD)的驱动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设计结果符合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T 型衰减器的插入损耗和衰减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用于跳时超宽带(TH-UWB)通信的载波频率为4 GHz 的通断键控(OOK)调制器. 该调制器的核心是一个T 型RF CMOS 衰减器, 其电路拓扑结构包括3个主要部分: 振荡频率为4 GHz 的振荡器、由射频CMOS 晶体管构成的T 型衰减器和带有L 型结构的输出阻抗匹配网络. 该调制器由一个脉位调制(PPM)信号控制, 使已调信号的包络随控制信号的幅度而变化, 以实现调制功能. 除此之外, 输出匹配网络将调制器的输出阻抗匹配到50Ω负载. 调制器采用0.18 μm 射频CMOS 工艺进行设计并仿真, 其芯片经过测试, 在1.8 V 电源和50Ω负载下有65 mV 的输出幅度, 输出端回波损耗(S11)小于-10 dB, 功耗为12.3 mW, 芯片尺寸为0.7 mm×0.8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