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人教版第一册节选《孟子·梁惠王上》中一段,题为《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句中之的用法,很让人玩味。查教参,没有专门提出来讲。翻阅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第二册42页解释为之是介词,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  相似文献   

2.
一古汉语中有这样一种句式: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②天之于氏厚矣。(列子·说符)我们把这种句式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天之于民”这种格式称为“名词+之+介词结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把“寡人之于国”,“天之于民”这种格式看成一个结构体。有人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这样的句子中的介词结构看成是它后面谓词的状语。他们认为,“于”这个介词,介所向之对象“国”于述语“尽心”,则“于国”就成了  相似文献   

3.
张琼 《文学教育(上)》2009,(12):148-148
《孟子·梁惠王上》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的“检”,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释为“检,约束”。据此义注释本还有: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收入了孟子的名篇《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填然鼓之”一语,教材注释道:“咚咚地敲着战鼓。填.拟声词.模拟鼓声。鼓之,敲起鼓来。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2003年6月版的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第一册的注释与此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一中有两个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主+之+谓”中的“之”,对《孟子·梁惠王上》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之于……”结构中的“之”以及“……之与……”结构中的“之”的用法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卜雅娜 《文教资料》2009,(13):20-21
本文研究《六度集经》中“着”字介词的用法和语义作用,发现“着”在这个时期主要词性依然是动词,还没有完全虚化为介词。在“着”字的介词用法上,《六度集经》中的“着”字大都表示处所(处所的所在、终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出现在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学生对此都耳熟能详。对于标题"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字的用法,同学们会脱口而出———"取消句子独立性"。教参也几乎无一例外地解释为"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以下简称"取独")。其实,稍作研究,便会发现"取独"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我们知道,虚词"之"的"取独"用法的前提是"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意即"之"的前后必然是一个主谓结构中的主语和谓语成分。  相似文献   

9.
新高中《语文》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中有“七十者衣帛食肉”一句 ,有人认为此句中的“七十”应理解为“十中分之七”句意才通顺。乍一看确实有些道理 ,其实不然。且看《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 ,制其田里 ,教之树、畜 ,导其妻子 ,使其养老。五十非帛不暖 ,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 ,谓之冻馁。文王之民 ,无冻馁之老者 ,此之谓也。”由上文可以看出 ,古人的看法是 :五十岁 ,没有丝绵便穿不暖 ;七十岁 ,没有肉食便吃不饱。孟子主张行王道制民产 ,申孝悌之义。这与《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恰恰一致 :“五亩之宅……七十者…  相似文献   

10.
高一语文课本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犦中的“之”和“而”的一个用法被忽略了,至今在诸多版本的《教师教学用书》及各类参考书、练习题中都未见到正确的说法,或回避,或误说。笔者想就此谈谈看法。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一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此句的意思即: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这一句中的“之”究竟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一般的资料都回避了,有的资料索性解释为: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按此说法,“寡人”是主是无疑的,那么…  相似文献   

11.
马瑞 《文教资料》2010,(13):24-26
本文以《荀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章中“舆”字例句的深入分析,归纳了其词性和用法。《苟子》中“舆”字除作介词和连词外,还被用作动词、名词、副词和助词,用法比较广泛,除了有一般用法外,还有字典辞书中所没有的特殊用法,体现出了专书中词语用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寡人之于国也》编选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第六单元,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在本文里,作者提出实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的政治主张。文章虽然是节选,但在尺幅之间也能体现作者基本、一贯的主张。孟子的文章一向以雄辩著称,善用譬喻、排比增强说理的气势。  相似文献   

13.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正的一段对话,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民不加多”,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意译为:“我对待国家,可算是尽心尽意的了。”句中,文言虚词“之”介于主语“寡人”与状语“于国”间,用法比较特殊,值得讨论。一般来说,古汉语中主语与作状语的介宾短语间,是不必用“之”的,用“之”的目的是强调这一状语。对于此类句式,黎锦熙先生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古汉语中“之于”句式的图释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三册(以下简称《古代汉语》)在说明介词“之”字的用法时,说“有时侯,不是在主谓之间用之字,而是在主语和于字介宾词组之间用之字,这样形成的结构再作句子的主语。”例如: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2005年第11期刊登李国栋章《〈寡人之于国也〉注释辨疑》,作认为孟子中的“五十”、“七十”分别当指“养桑五十株”和“养畜七十只”,愚颇以为不妥,理由如下,与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闻寡人之耳者(高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注:[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闻”《辞海》第四义项为“达,传报。《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闻寡人之耳者”中的“闻”,可按《辞海》第四义项作解,“闻”后如果补出省略的介词“于”,就和《鹤鸣》中的“声闻于天”结构相同了。那么“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成现代汉语就可为:“能在公众场合议论(我的过错),传达到我耳中的,受下等赏赐。”课本原注将“闻”解为使动用法,绕得圈子似乎大了些。二、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高一册《赤壁之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主+之+谓"中的"之",对《孟子.梁惠王上》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之于……"结构中的"之"以及"……之与……"结构中的"之"的用法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贾红莲 《学语文》2000,(3):15-16
众所周知,孟子散文的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论辩色彩。在论辩中,他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揣测对方的心理,巧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并且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在《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一节中,梁惠王觉得自己移民转谷、用心忧民、政绩突出。但他的人民并没有增多,开篇便充满了一腔委屈与不解。  相似文献   

20.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满腔热情地勾画了他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社会图画。其核心就是“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能使民养生送死而无憾。但在这段描述中有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问题,很有必要提出来,与同仁们一道商榷,那就是“鸡豚狗彘之畜”该如何阐释?特别是该句中“豚”与“彘”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