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闪电     
闪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可发生闪电现象31亿次之多.每秒钟可发生100次左右。闪电中心温度可高达两万摄氏度.比太阳表面温度六千八百摄氏度高三倍。闪电长度可达九十千米。  相似文献   

2.
据科学家测算,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每年约有31亿次闪电,平均每秒钟要发生100次电闪雷鸣,年年有不少人在雷击之下丧生。奇怪的是,雷击有时也会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奇迹——治疗疾病。印度有一位患白内障双目失明的老  相似文献   

3.
电闪雷鸣     
气象学家通过计算认为,地球大气层中每天要发生50000次暴风雨。地球表面每秒钟要被闪电击中200次!大自然的电闪雷鸣是多么厉害啊!  相似文献   

4.
闪电和雷鸣     
闪电和雷鸣是自然界频繁的六气放电现象,地球上平均每秒钟发生100次左右。闪电可队使沿途的大气升温,这些大气队极快的速度扩散,便产生了我们称之为雷鸣的隆隆声。闪电和雷鸣完全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先看到的总是闪电,这是因为……你肯定知道原因!  相似文献   

5.
雷暴的危害     
在地球大气层中,每一瞬息都有轰隆作响的雷鸣闪电,气象学家把这种带有雷鸣闪电的对流性天气系统称作雷暴.雷暴是由积雨云产生的自然现象,既可以发生在带电云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带电云和大地(包括海洋与陆地)之间.当空中积雨云所带的电荷向大地释放时就产生了落地雷击,又称作霹雳,它对大地上的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了很大危害.据科学家统计,在全球范围差不多每秒钟就有近100次雷电,每小时约有1800场雷雨.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往往与狂风呼啸、暴雨滂沱或冰雹交相呼应,显示出  相似文献   

6.
笋 声 嚼蘸蟾 豁戮 薰 鹜 {墓蒸绳 瞿 笔 熬 黛 ) 撇 蘸 摹 蘸 ! 摹嵘 黔馨摊霎 靡跪话蕊沁毛 !摹 肇 鑫 搜巴限昨舌欢 冷书咋吧 髦 薰蒙暴 馨 蒸 珊蒸 授 参濒之凑戒辗 鬓 整 磁 藻 屠涵酬 撇麒 撇 限罗 戈 撼摹缈 眼 l 覆 誓 } 藩 遭 必醚堑 酬 寻 {拐起凳 髦 鬃 J砰r 选 乞‘巴里二 ‘二巴勾J 泛 万 毋 潺 刃只犷 靛 叠 i 兰 中翼生敞理t·初中版 蒸撇一 闪电人人都见过,据说全世界平均每秒钟就要发生1帕次闪灌 电呢’闪电是怎么回事, 闪电是由于云中的水滴带不同的电荷,当云朵相交时.正负 电荷就会发生中和并产生电火花.太滴相交产…  相似文献   

7.
闪电人人都见过,据说全世界平均每秒种就要发生100次闪电呢!闪电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秒钟有100次闪电发生,它们经常有巨大的破坏力.如何防止雷电对人类的破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防雷的基本原理可从电荷和物体的导电性能说起.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所有物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可形成电流;另一类是绝缘体,内部没有自由电荷,不能形成电流.空气是绝缘体,不能导电.除非  相似文献   

9.
到2009年的时候 ,我们的衣服上将配有计算机。到2019年 ,我们的身体里将植入计算机。到2099年 ,人类将与智能机器结合在一起。人们往往过高估计短期内可能实现的种种变化 ,而低估远期将发生的变化。随着变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们只要看看21世纪头十年的变化就可以预见未来的远景。2009年2009年的计算机与通信到那时 ,一台价位在1000美元的个人计算机 (以1999年的可比价格计)将达到每秒钟约1×1012 次的运算速度。超级计算机至少将达到每秒钟2×1013 次的运算速度。个人将基本上使用手持电脑。手持…  相似文献   

10.
火山闪电     
上图为2013年2月25日发生在日本樱岛的火山闪电。火山闪电可能是火山作用引起的剧烈闪电现象,对预测火山喷发可能一定的帮助,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之一。早在公元79年,罗马学者小普林尼就曾对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火山闪电进行过描述。但是,由于火山闪电仅有约1米长,持续时间仅数毫秒,因此很难被观测和深入研究。直到2009年3月22日,科学家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在阿拉斯加捕获到火山闪电现象。有关火山闪电的形成机制,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气象学家认为是火山灰、岩石碎片和冰晶  相似文献   

11.
1闪电固氮的模拟实验 闪电固氮也叫大气固氮或高能固氮,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提到了这一现象,为了加以验证,我们学校的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图中玻璃管直径为2cm、长20cm,钢针长约10cm,钢针两尖端相距约5cm。  相似文献   

12.
闪电是全球气温变化的线索哥伦比亚大学的普赖斯通过一项研究证实:地球的平均温度可以通过一个地方的一次测量测出来。这项研究是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全世界的闪电活动的大小决定于全球的平均温度,这一假设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威廉斯于去年做出的。通过对流使闪电与...  相似文献   

13.
闪电是地球上最大的电能,全世界每天发生一千多万次闪电。闪电不仅轰击着地面,同时也将产生的无线电波和伽马射线扫荡着地球的外层空间。无线电波有些散逸到外太空,从而为在地球外层范艾伦辐射带运行的人造卫星清扫出一条安全地带。  相似文献   

14.
正鸟类完美的结构和奇特的生存本领,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至今仍有许多解不开的谜。人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在飞行方面已经很先进了。然而,鸟类翱翔于蓝天的特技,仍令科学家自叹弗如,其奥妙尚未揭开。体重仅2克的古巴蜂鸟,以其体形小巧而闻名于世界。蜂鸟的翅膀每秒钟能拍六七十次,飞行的技巧无与伦比,无论向前、向后、上升、下降,都能随心所欲。在吮吸花蜜时,它能竭力扇动双翅,使身体悬在空中不动。鸟类的飞行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欧椋鸟,每秒钟飞行20.5米;绿头鸭每秒钟竟飞出29米;燕子每秒钟飞行39米!而冠军称号应该授予美洲针尾雨燕,每秒钟飞行40米!折合每小时可飞行144公里。在空中呆的时间最长的是楼燕。这种体长仅约18厘米的雨燕科小鸟,一年中竟有9个月在空中飞翔。使科学家大惑不解的是,鸟类的运动量如此之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13,(23):48-48
状态一:走路速度很慢 预警:寿命短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16.
闪电是大气中带电的雷雨云对大气的放电现象。云地闪电有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火箭状闪电、联珠状闪电和球状闪电等各种形式。球状闪电,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普遍关注,十九世纪,观察者们偶然记录了约一千多起随机的观察结果,其部分记载在普通的科学和气象文献中,二十世纪以来,报道就更多一些,球状闪电是否存在。曾是物理学中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许多人说球状闪电是光学幻觉。现在大量证据说明,球状闪电  相似文献   

17.
小型闪电     
闪电是大气云团中发生放电时产生的强烈闪光现象。它们可能出现在各种位置:云层与大地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甚至在云层内部。你想不想自己做个小型闪电来玩呢?工具百宝箱①一块塑料泡沫②一根长约5厘米的钉子游戏DIY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播放】〈闪电视频〉。 【引入】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闪电的发生往往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学生活动】观看、倾听、思考、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情感体验,产生兴趣。 【教师活动】【Ppt展示】魔鬼谷图片及材料。质疑:在闪电中究竟发生了哪些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这些反应及产物对人类有怎样的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氮的循环》。  相似文献   

19.
闪电有线形、带状、火箭形和球形四种,最常见的是线形闪电,球形闪电出现很少,但破坏性较大。球形闪电是直径10~20厘米大小的火球,一般呈红色、黄色或橙色,从产生到消失约4~120秒钟,其亮度和大小几乎不变。球形闪电有个见缝就钻的怪脾气,常常从门窗、烟囱甚至缝隙  相似文献   

20.
刘斌 《中学理科》2007,(2):68-68
题目:半径为r的金属球远离其他物体,通过阻值为R的电阻接地.电子束从远处以速度u落到球上,且每秒钟有n个电子落到球上,试求每秒钟球释放的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