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的颁布,使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日渐深入教师之心。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改革了,更重要的是教学角色转变了。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互动、开放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互动、开放的对话和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  相似文献   

2.
邱敏 《快乐阅读》2011,(27):90-91
课程改革中的许多新理念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教学是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语文教学更应  相似文献   

3.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对话教学的对话,不限于纯粹的形式,而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对话理论揭示了语教学的本质,即语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他人或自己之间的对话,是通过学习对话,学会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语知识都不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他们在开放而又宽松的情境中进行对话、沟通和交往,彼此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扬飞 《生物学教学》2005,30(12):18-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可以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因此,对话教学不仅仅是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新的教学形态,它不仅是言语上的对话,也是精神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许美群 《教师》2010,(25):78-79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斛。通过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可以闪现智慧的火花。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根据作者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重点关注情境、问题、对话与互动,力求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开放的、多元的系统,让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朱瑛 《辽宁教育》2006,(11):50-5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封闭的、一元的,而是多维的、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等等。那么,如何看待这些越来越多的教学意外?作为教师——意外的处理者,如何处置这些意外,才不致课堂因这些意外而松散、停滞、混乱,反而因意外而精彩呢?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接收的知识过程,而是师生多向、互动的、开放的交流的过程,而这种多向、互动的、开放的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作为数学课应关注数学的开放性与系统性,也就要巧用“延伸与拓展”,因为有了延伸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教学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一种多项交流的教学形态。然而笔者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对话”,把“对话”贯穿于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改革才会凸显课程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应该是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新课标就指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课堂往往因生成而精彩。然而,面对新课程改革,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态度呈现出两种消极趋势,一是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1.
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项重要教学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它强调教学不是封闭的、单向的、静态的知识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充满对话和交流、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的过程。但是,教学又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对待生成性问题就成了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大困惑。要解决这一困惑,我们就应该从根本上明白什么是生成性问题、课堂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生成性问题、生成的价值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生成。  相似文献   

12.
栾爱民 《物理教师》2007,28(6):48-49
改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一次挑战,也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次机遇.笔者认为,为了脚踏实地改革高中物理教学,在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最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采用对话式互动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怎样进行对话式互动教学呢?笔者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想法并做了一些探索,现就教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过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无实质性交流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相似文献   

14.
金桂芬 《成才之路》2010,(13):I0016-I0016
“语文对话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人们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话型”教学不是要把语文教学彻头彻尾地变成对话。而是要使语文教学具有对话性。对话教学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日渐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对话时代的理念和精神的一种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对话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的生成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话教学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践了“对话”式阅读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不少教师运用“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以师生平等互动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银川市已实施三年。经过了广泛而深入的课改培训,又经过了长时期的实践探索,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理念渗透可以说已体现得坚定而鲜明。经过了一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洗脑充电。后,以前所形成的传统教育的消极思维的壁垒已几近崩溃。在今日的课堂里,师生互动、平等对话交流,生动活跃的教学情景已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许多教学问题都聚焦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中,即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教学中,师生对话构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师生问答成了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败!所谓的有效提问,  相似文献   

18.
生物课堂上的对话教学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交往空间的活动.这种教学形式能在沟通、交流、互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构建过程,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言语型对话教学、理解型对话教学和反思型对话教学三个方面,对高中生物课堂对话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于是,对话教学这一开放、多元、互动的教学形式正逐渐发展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显然又暴露出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因话题设置不当致使阅读活动飘浮游移、肤浅而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的“对话式”教育思想,近年来在我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对话式”教育中,弗莱雷认为对话建立的基础是平等、爱、谦逊和信任,其实质是反思和行动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控制关系.教学过程是双方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被教师操纵的灌输过程,教学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强迫学生记住“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