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洁 《中学生数理化》2010,(3):20-24,43,44
重点难点热点 1.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分类标准: (1)按反应前后物质化学式形式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注意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2.
这个“规则”不能成立河南新乡县农职业中学(453700)邓红军贵刊96年1期刊文“定性判断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一种方法”中提到的经验规则,本人认为不能成立,理由如下:1.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而有许多是吸热反应.如:催化剂叶绿素光以及许多在...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概念、理论 1.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4.
一、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1.反应热: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都属于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为kJ/mol.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8分) 1.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6.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本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用△H表示,单位是kJ/mol,并规定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  相似文献   

7.
李宏华 《高中数理化》2014,(13):103-105
化学反应与能量高考命题主要考查以下5个方面:(1)根据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2)通过计算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并结合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4)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与反应热的计算等;(5)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突破以上知识点分以下几步走.  相似文献   

8.
例1:工业制纯碱时的第一步是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获得碳酸氢钠晶体,第二步是利用碳酸氢钠制取纯碱。第一步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两个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9.
雷朝水 《考试周刊》2011,(68):183-184
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作者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判断方法,即不管是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溶液,都可分为三步。首先写出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电离、水解方程式;第二是联想规律;第三是根据水解、电离的不同程度进行判断。对于混合溶液还要注意“三看”:一看混合物的组成:二看混合物是否发生反应:三看反应物能否恰好完全反应。如能,则只以生成物来考查;如不能,则将生成物和剩余物同时进行考查。只要按以上的方法去判断,问题就由难变易.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0.
一、以点带面,建构系统1.重点内容拓展外延,外延的拓展尽量与高中内容接轨,做到瞄准方向,有的放矢.例如:讲复分解反应条件时我们讲了离子间的反应,这不但能使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更为离子共存问题打下很好的伏笔.复习氧化一还原反应时,不以得失“氧”为判断依据,而是以“化合价升降”作为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这部分主要考点有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有关概念的正误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盖斯定律的应用等,现举出高考实例来阐述如何应对这类题目.  相似文献   

12.
周金明 《中学理科》2006,(12):91-91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中,经常遇到下面两个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二章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如果按教材P32[实验2—1]操作:“用脱脂棉包住过氧化钠,再加几滴水”,结果是脱脂棉很难燃烧起来。我个人认为该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是,脱脂棉易迅速吸水而潮湿,且水的气化吸收大量的热,达不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不少教师对该演示实验做了探究和改进,但都离不开脱脂棉的燃烧,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两点:(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总结出一种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易成功,并且更好地证明了上述两点的实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秦仁喜  张文莉 《中学理科》2007,(1):30-33,92-93
本单元的中考热点主要有: 1 合金的概念和金属的物理性质。 2.判断置换反应。  相似文献   

14.
刘启成  刘和美 《新高考》2004,(7):101-102
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一定高吗?答案是不,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某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并无对应关系。如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物转化率提高,但放热反应的转化率减小;再如当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时,反应速率会加快,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自身转化率则减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转化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15.
一、反应速率的计算考点解读:此考点通常考查:运用基本公式计算反应速率,或根据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进行判断.例1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21):3-4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关系,懂得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方法;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能利用它来判断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热化学方程式中ΔH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注意:①一般不使用特别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因为它们在常温下与酸的反应非常剧烈.(②酸通常指盐酸、稀硫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开祥 《广东教育》2007,(7):100-102
知识梳理 1.氧化还原反应 (1)从有无化合价变化判断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电子转移理解氧化还原实质: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①反应物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②形成生成物化学键会放出能量。  相似文献   

19.
覃秋明 《广西教育》2012,(28):50-51
一、教学过程及学案设计思路(以酸、碱、盐教学为例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的反应能否发生。  相似文献   

20.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教学作如下探索。一、介绍基本概念按教材顺序介绍各个概念,接着以如下图示把各个概念联系起来。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三、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大小的判断方法:1.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2.非金属元素的氧化能力,其阴离子还原能力的判断。3.同一元素在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能力。一般规律:同一元素价态越高,氧化能力越强;价态越低,还原能力越强,如氧化能力时“>时“;还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