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袁慧 《科教文汇》2008,(28):250-251
作为科幻经典,爱伦·坡的《汉斯·普法尔历险记》不落以往同类小说的窠臼,具有开创科幻小说之先河的意义。它将科学性与瑰丽的想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以其创新性为之后的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崭新的模式。本文通过探讨小说中情节的跌宕起伏、科学与想象的完美融合、以及它对西方科幻小说的深远影响等方面来彰显坡的这篇科幻小说的永恒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潘晓燕 《科教文汇》2009,(19):239-239,253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斯坦贝克以圣经中该隐和亚伯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以颂扬人类的自由意志。他认为人类能够自由地选择善或恶,能够自我完善。斯坦贝克认为这部小说是他的艺术顶峰。针对这一点,本文从主题设计、与角色塑造等方面来阐明以下观点:1)《伊甸之东》这部小说的主题设计有精妙之处;2)小说中女主角的塑造与主题发生了矛盾,体现了斯坦贝克在写作艺术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王厉 《科教文汇》2011,(25):82-83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的女性形象,结合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三个方面概括了这一魔幻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点。指出其不但是传统与现代、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更是象征性、颠覆性和启示性的结合,把文学性和原形性完美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刘怡 《科教文汇》2013,(17):63-63,67
《到灯塔去》是一部富象征意义的现代主义小说。小说中伍尔夫反思了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与作用,并通过画家莉丽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如何摆脱社会压力,确立自己独立人格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来对比拉姆齐夫人与莉丽这两位女性,从而解读画家莉丽这一关键人物的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王翔 《科教文汇》2013,(26):59-61
美国著名作家伊迪丝·华顿在小说《纯真年代》中,通过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所处的爱情和婚姻困境展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纽约上流社会环境中世俗传统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对抗,以及个人真实情感追求与禁锢的宗族权威之间的一场失败的斗争。本文试图以分析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原型理论视角剖析该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及对其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邹志勇 《科教文汇》2009,(19):240-240,242
《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英语世界著名的教育成长小说。从小说人物的命名和比喻来辨明作者的真实用意,可以揭示出劳伦斯小说构思的基本特征:对圣经的整体性参照和模拟,小说主要人物的命名和比喻均对应着圣经原型。由于在西方宗教知识上普遍地有所欠缺,中国读者尤其需要努力透视语言表层之下的宗教象征意义,方能领会其深度心理空间中的意味、情趣和色彩。  相似文献   

7.
正《到灯塔去》属于偏向自传性质的作品。英国女作家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Virginia Woolf)在这部作品中为读者非常全面地描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父母形象。伍尔夫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融入极多情感,小说中拉姆齐夫人即是以作者母亲作为原型,属于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小说中的拉姆齐夫人是一个具有高尚德行和美丽心灵的人物,而拉姆齐先生的原型则是作者的父亲。和拉姆齐夫人产生鲜明对比的是,拉姆齐先生是一个相对利己、冷漠的人。《到灯塔去》这部作品批判了传统的男性中心论,也提出女性应当放手去追求自己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09,(1):21-21
《鲁宾逊漂流记》发表于1719年,是英国文学中最古老、最有名的冒险故事之一。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作者丹尼尔·笛福与水手塞尔柯克是否在现实中会过面,但是,许多人认为笛福肯定听过塞尔柯克的冒险故事,并以此作为小说的原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苏东陂的《江城子》与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这两首诗在主题、意象、结构、风格四个方面的对比研究,反映出了不同文化却表达了共同的人类情感。  相似文献   

10.
《柏油娃娃》主要讲述了森和雅丹这一对黑人青年的爱情故事。莫里森借助爱情故事认真思索了小说中男性的文化身份。借助圣经原型角度解读,笔者认为瓦莱里安是"上帝"的身份、森是"撒旦"的代言、悉尼是"上帝"的追随者而吉迪恩是"撒旦"的后援。  相似文献   

11.
邢天殊 《科教文汇》2008,(34):258-258
《达罗卫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本论文试从作家的女性角度出发,依据替罪羊原型,探讨战争对人类造成的无法弥合的心灵伤害,并从作家女性视角出发分析作家提出的战争根源及救世良方。  相似文献   

12.
霍桑在《红字》中把基督教所渲染的罪恶统治天下,世人带着原罪作恶多端作为小说的背景。然而,研究《红字》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作者写《红字》的最终意图在于对罪恶的救赎。小说中不同人物对自身罪恶的态度和反应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结局。本文揭示了《红字》中基督教的世界观——罪恶与救赎。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从文化背景、情节需要、人性特点、作者倾向、他人对比五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决斗情节的特征和重要意义,希望有助于对该小说的进一步研究与解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从文化背景、情节需要、人性特点、作者倾向、他人对比五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决斗情节的特征和重要意义,希望有助于对该小说的进一步研究与解析。  相似文献   

15.
侯庆华 《科教文汇》2013,(22):97-97,99
《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本文将以小说《嘉莉妹妹》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自然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旨在从美国梦与现代女性两个全新的角度探讨《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16.
冯满云 《知识窗》2013,(24):45-45
《西游记》是吴承恩以玄奘去印度取经为故事原型创作的小说,最初的主人公是为求取真经不惜远行的唐僧。可是经过几百年说书的演变,主人公变成了桀骜不驯、能降魔擒妖的孙悟空。但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好吃懒做、爱贪小便宜的猪八戒。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并不奇怪。  相似文献   

17.
小说《灰烬之城》是美国作家卡桑德拉·克莱尔笔下"圣杯神器"系列小说的第二部。小说《灰烬之城》中男主人公杰斯·维兰德寻找自身存在价值与意义的旅程以及杰斯·维兰德所进行的自由选择使这部小说具有存在主义色彩。小说《灰烬之城》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给中外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8.
谈琛 《科教文汇》2008,(10):174-175
《帷幕》一书被称为昆德拉“文学思辨”三部曲的终结,本文试将它与《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一同进行比较,得到其在小说是什么、小说和历史、小说和地域、小说和小说家等方面均有更深入细致阐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图用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来解读托尼·莫里森小说<秀拉>中的女性形象秀拉,探索西方宗教神话中的女性原型采分析这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从而解读托尼·莫里森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来表达非洲女性对男权压迫的反抗希望以及黑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为转变的肇始,因为晚清小说已经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因子,突出表现在晚清小说家们对于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小说进行研究成为晚清小说的研究热点且日益完善和成熟.本文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叙事艺术为研究客体,运用现已成熟的理论成果,对其作综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