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不仅是文化传道者、班级的管理者和建设者、班风学风的塑造者,更应成为学生蒙昧心灵的启迪者,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激励与宽容在启迪学生心灵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海曼 《知识窗》2012,(3X):39-39
<正>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和心灵世界的开拓者。倾听学生的心声,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怀,就会在师生之间弹奏出一首美妙、动听的乐章。一、倾听心音,唤醒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有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用语文知识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让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情感家园,感受到语文学习如沐春风之美感,使他们心灵变得博大,智慧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4.
何谐 《今日科苑》2010,(16):268-268
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教育,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通过音乐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音乐情感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陈晓华 《科教文汇》2011,(30):116-117
语言评价是课堂上一种美好的境界,教师用浓浓的爱意陶冶学生的情操,用睿智的灵感启迪学生的心灵,用精湛的教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它使课堂妙趣横生,生机勃勃,焕发出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来用操作活动,运用现代的教学媒体两方面对学生的思维启迪进行了阐述,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引领者和启迪者,让学生自主地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相似文献   

7.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学时通过科学的、艺术的、能够抓住学生心灵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品德文化旨在打开人类通往自然的精神隧道,即利用古代先贤的人文思想深化扩展文章主题,以此训练并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对宇宙,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使之认识到品德修养的提高不但能够使语言学习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还会使其心灵不断地健全起来,最终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9.
品德文化旨在打开人类通往自然的精神隧道,即利用古代先贤的人文思想深化扩展文章主题,以此训练并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对宇宙,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使之认识到品德修养的提高不但能够使语言学习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还会使其心灵不断地健全起来,最终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笔者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学生越来越个性、自主和复杂化,班主任作为专业化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管理好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更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无私的爱可以融化学生冰凉的心理防线,架起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班主任,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将爱无私地撒播到学生的心田,是我们班级管理工作中永不失效的法宝。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笔者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学生越来越个性、自主和复杂化,班主任作为专业化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管理好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更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无私的爱可以融化学生冰凉的心理防线,架起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班主任,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将爱无私地撒播到学生的心田,是我们班级管理工作中永不失效的法宝。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把学生处于支配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旧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美术教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案,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在教育工作中充分运用美术的形式,充分利用美术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3.
程丽红 《科教文汇》2008,(25):79-7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是的,在踏雪无痕中进行的德育,远比教师口若悬河的说教、训斥和责怪,更为来得有力,它往往能予学生的心灵以震撼和启迪。要让德育简约、无痕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便是让孩子们能亲身去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4.
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了很多施教者的青睐,也深受受教者的喜欢。本文通过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的研究,试图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教化功能,使受教者在寓理义于情感愉悦的体验之中,在动情、移情的感受之中,心灵有所感悟、情操得到陶冶、智慧得以启迪、人生境界实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名言警句,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富含哲理,给人以心灵的震颤和人生的启迪,从而紧摄学生的思想、心魄,引导他们入情入理地思考问题,增强教学效果,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初浅尝试,谈谈对名言警句运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一生受用无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古典诗词的学习,让小学生享受古典诗词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性情的陶冶,心灵的美化,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音乐作为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一门艺术,自古以来就成为各国教育家共同使用的手段。音乐教育者方法适合,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美化,让孩子们在学琴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其基本价值在于通过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音乐听众。  相似文献   

19.
徐磊 《知识窗》2012,(2X):57-57
<正>教育和网络游戏两个行业的确存在许多相悖之处。网络游戏会耽误学生的学业,浪费金钱和时间,毁人毁己;而教育则是传道、授业、解惑,可以启迪人的心智,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心灵。但这两个行业也有着许多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为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一门艺术,自古以来就成为各国教育家共同使用的手段。音乐教育者方法适合,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美化,让孩子们在学琴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