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美芳 《河北教育》2009,(10):35-37
书法作品的“飞白”,绘画作品中的“留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因此,英语教学中的“留白”则是教育的新境界,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留白。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留白便是一绝。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艺术间的规律是可以相融贯通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艺术空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  相似文献   

3.
曹忠华 《广西教育》2014,(41):78-78
正"留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更能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留白"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留白"艺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与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留白"处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一、借助插图"留白",强化语言表达课文插图是文本的有效组成部分之  相似文献   

4.
孙蕊 《现代语文》2009,(3):119-119
绘画中有“留白”,书法中有“飞白”,音乐中有“余音”,它们都可展现无穷意味,传达无尽美感。同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讲究一点留设“空白”艺术,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效果。事实上,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如何有效地激活课堂,巧妙留设空白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教材中常有些课文会留有“空白”,这些空白可能是作者有意留下,也可能是无意留下的,它没有完整、明确表达作者的意图,它在召唤着读者的想象。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灵活地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中与文本和作者积极地进行对话,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拓展习作思路,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处理的几点策略,教师应巧妙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时空的“空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与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留白便是一绝。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艺术间的规律是可以相融贯通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艺术空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一、导入时的留白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巧设留白,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的“补白”与“留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法宝 《考试》2009,(3):51-52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作家留下的“空白”,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这种虚实结合的含蓄表意手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合理“补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科学“补白”,培养辨证分析能力;运用“补白”,培养审美能力;运用“留白”,学会写作技巧等方法,给学生营造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补白”和“留白”中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教学留白的艺术乃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留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留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比如画画,一幅美丽的画卷,必定留有适度的空白。它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可谓“此处无物胜有物。”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空灵之中予人以思考、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受,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时空。本文从课前导学中、内容设计上、语言品读上给学生留下“空白”入手,浅析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的“留白”是教育的新境界,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本文从“导入”、“讲授”、“重难点”、“时间”和“结课”五方面探讨空白艺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借此以发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使学习更富成效,课堂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4.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以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留白”强调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体现的是教学的艺术性。那么,如何挖掘“留白”资源,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呢?下面我就教学《女娲补天》时的心得和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16.
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人们看到不完美的即“空白、”“缺陷”的事物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内驱力,去填补、完善那些“空白”,从而获得愉悦的感受.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通过“空白”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即是“留白”艺术手法.留白是传统国画的一种艺术手法,它能使艺术形式更加多变,传达出丰富的意境.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一  相似文献   

17.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指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作文的“空白”是指在写作中未明确或说明的部分和暗示的内容。作文教学的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将“空白”手法运用于科学教学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亦应讲究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18.
"留白"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即通过精心的留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数学教学是开放性、艺术性强的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如果包办代替太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数学课堂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注重"留白"艺术,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想象、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有一种"召唤结构",它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它含有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有待于欣赏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去填充、丰富甚至重建。维纳斯雕像之所以伟大迷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她"残缺",因她失去双臂而变得"意义不确定",因失去双臂而给人留下思维的"空白"和无限想象的"空间"。几百年来,不少艺术家对这双残臂作出种种的猜测和估计,他们提出许多修复方案,为她补上各种姿势,"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日本作家清冈卓行语)作为一门艺术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是一种"未完成"的形态,他需要学生的主动参  相似文献   

20.
所谓留白,就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在进行某项活动或工作时留有一定的空白,并通过对空白的填补,将这项活动或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和完美。留白常常应用于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如在书画艺术中留白有助于“空灵感”的追求,通过“虚中求实”实现“无为处皆成妙境”,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而在课堂中的留白则是引发学生联想,大胆进行讨论,充分激发潜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与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留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机会。暂时性地给学生留下知识和心理上的空白,有助于学生启动思维,充分思考,充分想象;是“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