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婵 《时代教育》2013,(16):117
高中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逻辑性错误和文章叙述上的一些表达不清。教师要排除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的逻辑性错误,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和探索,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并且帮助学生解决逻辑性的错误,促进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总体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原因虽说与高考取消文体限制有一定的关系,但根源还在教学上.学生对议论文本质内涵及其特征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观点+举例”式议论文大行其道,其中多数作文缺乏议论文必需的逻辑力量. 关于议论文,詹姆斯·A·雷金和安德鲁·W·哈特这样定义:“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①从这个比较完整的概念中可知逻辑性是议论文的“基石”,没有逻辑作基础的议论文不可能达到“说服读者接受观点”的目的,更不要说让读者“采取行动”了.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形成于长期社会实践的一种能力,它决定着语言的生成和发展。中西民族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各自的语言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成因来解释中国学生在写英语议论文中存在的几个明显问题,认为应用西方逻辑性思维来写英语议论文。  相似文献   

4.
在高考作文考试中,议论文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而且议论文是考试中最容易得分的文体,但是现在学生普遍反映议论文不好写,因为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对高考议论文的写作辅导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4,(A4):1-2
高考中,很多学生写议论文,由于没能掌握议论文的写法,作文分数不尽如人意。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写议论文的注意点,分别是题目、开头、主体、结尾,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三种结构模式: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议论文一般容易读懂,但难以真正掌握。特别是那些语言抽象、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更使学生感到头疼。有的学生干脆说:“我情愿写一篇议论文。也不愿上一节议论文课”,因为学生对议论文教学普遍有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突破初中议论文写作难关,教师可以采取序列化训练教学措施。在课内,教师可以先发掘记叙文和说明文中有益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部分,引导学生分段仿写,再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并列式、对照式和递进式"的议论文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转向课外,为写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议论文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但在这众多的结构中,总有几种结构方式是常见的,是常为人们所运用的。究竟哪些是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方式呢?不同的写作书有不尽相同的说法。欧阳周先生主编的《大学实用写作》一书中,提到了五种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方式,即纵贯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总分式或分总式。我们且不管欧阳周先生在书中是否穷举了议论文所有常见的结构方式,也暂不去讨论这五种结构方式是否属  相似文献   

9.
高中初始年级学生,习惯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写作,能对客观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摹、叙述或客观的介绍和说明,普遍不具备写好议论文所必需的逻辑思辨和逻辑分析能力,普遍不具备推理和论证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抽象概括能力。物象类作文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完成由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性思维的过渡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红元 《现代语文》2011,(1):126-128
高中初始年级学生,习惯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写作,能对客观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摹、叙述或客观的介绍和说明,普遍不具备写好议论文所必需的逻辑思辨和逻辑分析能力,普遍不具备推理和论证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抽象概括能力。物象类作文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完成由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性思维的过渡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议论文是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它具有理论性、逻辑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手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其语言严谨缜密,逻辑性较强。阅读议论文必须首先抓住这些特点,才能体现出其文体特征,以区别于记叙文等文体。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在初三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读写议论文能力的重要任务。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写好议论文的过程中,尽管方法多种、形式多样。但毕竟是初始阶段,不宜拓得过宽,在农村教学学中尤为如此。笔者主张写议论文必须做到四个"性":"说服性、逻辑性、方法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对议论文的教学,我们首先注意了记叙文、说明文教学与初三议论文教学的衔接.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初一记叙文教学和初二说明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记叙表达方式、记叙文体的同时,认识议论表达方式和议论文体的逻辑结构,作为初三议论文学习的铺垫;在初二说明文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的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训练,这就为初三为重点的议论文教学作了铺垫.二是,作好初三议论文教学之始的自然过渡.如,我们选取了《芋老人传》一文论述部分与该文中记叙部分,作议论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的比较,并联系已学过的其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94):34-35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常常存在较多的逻辑性错误,在文章叙述方面存在表述不清的状况。教师要对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性错误予以排除,对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探讨,找出最有效且合宜的解决方法,对学生存在的逻辑性错误解决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议论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尤其是议论文本身理论性、逻辑性较强,对分析能力尚有待提高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感觉枯燥乏味,这直接影响议论文教学的质量。如何优化教学策略,让议论文教学不再枯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宋明阳 《语文天地》2014,(12):53-54
当下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缺少精准论据、缺少逻辑分析、论证方法单一等问题,语文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以下方法。一、点面结合,学会分析从整体上讲,学生要学会安排文章结构,从宏观角度分析论题。议论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总分总式。从局部来讲,要学会对所使用的论据展开分析,避免以叙代议。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如下几种。1.因果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要么逻辑混乱,缺乏严密的论证;要么陷入模式化怪圈,拘泥于某种固定的范式而缺乏新意。为了规避这些典型的写作弊端,让学生在高效的写作训练中实现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我们可以实践一种模块组合式的写法,借此促进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一、能力提升的内涵及目标设计1.能力生根的基本内涵议论文模块写作,即采用模块有机组合的方式来形成一篇立意独到、深刻,结构精巧、完整,内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逻辑性的议论文。这种模块写作可以基于不同论证角度和论证思维产生不同的写作内容。其形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学生写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说理。但最让一线老师头疼的是,学生的说理往往肤浅、片面,分析问题时看不到事物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从主观到客观、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地去论证,论证过程也往往缺乏逻辑性。而一篇考场议论文,如果缺乏一定的思维深度,"优秀"根本无从谈起。而议论文的"深刻",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别具一"格"中的"格"指格式,即议论文的结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结构混乱,学生们往往没有谋篇布局意识,想到哪写到哪,为了凑字数,又东拉西扯,导致文章支离破碎、毫无逻辑性。下面介绍四种议论文结构,帮助学生们从"无格"到"入格",既而"出格",写出别具一"格"的议论文。一、串珠格式(议论文的广度)串珠格式,即并列式结构。选择事物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并有序组合,串联起来,从而使我们更全面完整的认  相似文献   

20.
逐层递进法     
《新读写》2010,(7):102-106
逐层递进法。又叫层进式。它与并列式(并列组合法)、对照式、总分式一起构成了议论文论证结构的四种模式。逐层递进法中,各分论点呈现出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的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