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地方报纸副刊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地方报纸副刊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已经沦落到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解决报纸副刊的发展困境,必须立足城市实际,张扬城市个性,发展城市文化。富有生命力的副刊有助于报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巩勇 《培训与研究》2007,24(3):133-134,F0003
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一大特色,党报副刊又是其中的主流。在当前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报副刊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副刊当前的形势,并结合党报副刊最新的发展情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台湾报纸第二文艺副刊的产生源于向大众靠拢,加上近年来报业处境艰难,为求生存而迎合市场需求。因此,副刊编辑倾向刊登与大多数读者生活相关的资讯和文章,选择话题性及趣味性强的主题,并大量向读者征稿,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提升阅报率。《联合报》双副刊——《联合副刊》持续为纯文学的推广而努力,《缤纷》则定性为"生活化的文艺副刊";《中国时报·浮世绘》不断延伸《人间》"怀抱社会,关怀土地"的触角;《自由时报·花编》逐步分担了第一副刊《自由副刊》所背负的市场扩编功能。实践证明,双副刊模式是台湾报纸文艺副刊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4.
当今传媒市场报纸副刊同质化竞争严重,这迫使报纸副刊在传统的办刊策略上做出某些改变,让副刊好看又耐看,从而更好的发挥副刊的"留客"作用。媒介生态理论为报纸副刊实行差异化策略提供了借鉴,现试图在此视野下探讨中央、省、市党报如何确立和扩散副刊差异化的比较优势,努力形成特色和个性,从而使各自的副刊在不同"生态位"中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企业必然要与外面大社会发生关系,进行交流,这就要求企业报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社会性。为此,就要采取“立足企业,面向社会”的办报方针,使企业报成为联系内外的桥梁,成为沟通各类信息的窗口,而文艺副刊是报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与其他版面一样,体现出办报的方针和宗旨,因此,副刊也要“立足企业,面向社会”,办得开放一些,为报纸走向社会,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副刊如何才能既立足企业,又办得开放一些呢?我们认为,主要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既要体现新闻性,又要突出文学性。文艺副刊是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虽然属于文艺,但有别于专业文艺刊物。副刊发表的文章在指导思想、内容选材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到新闻报纸的要求,以报纸的需要为需要,其本质上受着报纸的新闻性特征所制约。这就要求企业报副刊的作  相似文献   

6.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报纸要走向市场,副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副刊是报纸亲和读者、赢得读者的园地,同时也成为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中,人们休闲阅读、娱乐写作的“精神依托”。坚守“地方性”和“民族性”对民族地区地方党报副刊至关重要,地方报副刊融入当地地方文化,就是特色。以“格萨尔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康巴文化具备整个藏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藏文化的浓缩。反映本地现实,关注老百姓的关注,既是甘孜日报副刊的应有之责,也是副刊地方特色的必然要求。做大做强地方报副刊品牌,就要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完好地保留在副刊里,积蓄成一个资源库,以稳定和巩固读者群。  相似文献   

7.
一、“副刊”内涵要发展《辞海》解:“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报纸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新华词典》解:“报纸上刊登新闻体裁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如文艺副刊等。因与报纸的主体(即新闻和评论版)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名”。诚然,报纸上的文字,大体上可分成五大类:其一是新闻:带“电头”和“本报讯”的新闻以及通讯、特写;其二是评论:社论、短评、工作述评、编后语;其三是专文:政治报告、专著、纪念文字;其四是读者来信;其五便是副刊文字,常常集中在一个版面上发表,形成副刊版。副刊与其它各版面共同围绕着报纸的宣传中心进行工作,虽然采取的宣传形式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副刊是报纸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国内报纸副刊自诞生百年来,它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在不断变化,沉浮起落,由兴盛走向衰落,又从衰落迈向新生,完成着涅磐与重生的轮回。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副刊作为现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竞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从国内报纸副刊的兴衰以及副刊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报纸副刊的个案研究,试图探求报纸副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办好报纸的副刊,是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扩大报纸影响力的重要方式。而要办好副刊,就必须使之贴近社会生活。根据多年的副刊编辑工作经验,我们以为,要使副刊贴近生活,紧紧抓住三个方面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副刊已跃为报纸令人瞩目“名星”。要将副刊办得有声有色,副刊编辑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报纸副刊与新闻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关系进行研究,考察了报纸副刊的转型对新闻文学的影响,分析了报纸副刊的出路和新闻文学的处境,提出了只有坚守先进文化的阵地不动摇,高举新闻文学的大旗不动摇,才能确保报纸副刊与新闻文学的稳定、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报纸副刊作为报纸母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兼具报纸几种属性 ,但又有侧重分工 ,主要侧重于信息、文化和商品属性 ,扮演了新的多重角色。它由以文学纸为主转向新闻纸、使用纸、娱乐消遣纸、读者自我表现纸为主。随着角色的转换 ,副刊在媒介生态中的作用亦发生变化 ,成为报纸改革的急先锋和报纸竞争的重要砝码 ,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成为报纸的重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3.
在本土文化报道上发挥优势,是目前地市报副刊展示实力的突破口。要做好本地文化报道,就要深入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敏锐洞察文化现象,以开放的视角立足本土,切中传统文化与当代的契合点。在处理好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文艺性关系的同时,紧扣时代特征,坚持内容为王,以量取势,以质夺势,在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上,力求本土化。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校报副刊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刊是中国报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版的重要补充;校报作为高校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大学先进文化思想最直接的载体,它的副刊应根植于大学校园深厚的文化渊源,发挥优势,办出高校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副刊,作为一种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载方式,一方面受制于大众传媒的特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品格。随着报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受众的地位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纸副刊也经历了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角色转换。文章选取了两大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副刊——《羊城晚报》副刊和《文汇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简单梳理了近年来报纸副刊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吴莹 《天津教育》2021,(1):28-29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速以及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报纸副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特别是行业报纸副刊,由于其拥有独特的传播领域、关注热点和读者群体,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也正因为如此,行业报纸副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形成独特风格,为广大读者打造舒适、愉悦的阅读空间,成为每一位行业报纸副刊编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报纸副刊的特性决定了文学性是其灵魂,但由于社会的分工细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当集中的社会群体的审美需求,报纸副刊必须进行调整与改版。但这种调整与改版必须坚守其灵魂———文学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报纸副刊起源于清末,走过了100多年的漫长历程,迎来了即将跨越世纪的新时期.报纸副刊在我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全新的历史时期,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又如何呢?本文试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述我国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报纸副刊尽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新闻理论上却长期是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其原因主客观方面都有,很有必要先作两点说明.一、客观原因是报纸副刊定义含混.《辞海》解释报纸副刊:“一般指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新闻学简明词典》则称:“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而新华社1985年出版的《新闻工作手册》对报纸副刊的定义是:“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读者来信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每天或  相似文献   

19.
优秀编辑作家及优秀副刊的成长道路都可以证明,编辑的作家情怀,既有助于提升报纸副刊的活力,也有助于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及读者的欣赏水平,引领时代的文化发展方向。同时,作家情怀对于编辑而言,是自身成长的需要。可以说,副刊的发展与编辑的成长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20.
副刊在报纸中有重要的作用。编好副刊,必须从副刊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坚持新闻性与文艺性的统一、配合中心与相对独立的统一、适应读者与引导读者的统一。目前副刊在空前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