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则不同寻常的讣告说起 1970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不同寻常的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委、兼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授衔中将的开国元勋谭甫仁,"于1970年12月18日在昆明不幸逝世,终年60岁."讣告没有像通常那样披露亡者的死亡原因,也没有"医治无效"之类的官样文字,如此反常的报道顿时引起众多敏感人士的猜测.  相似文献   

2.
正在执笔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去年12月12日,《羊城晚报》以A19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则新闻“韶关武江区重阳镇复产后农民并没有得到丰收的喜悦——灾民西瓜贱卖,网民发贴促销。”过了几天,即去年12月17日,《羊城晚报》又以同样版面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则后续新闻:“一则报道引来瓜商抢光了瓜——珠三角地区水果批发商纷至沓来,重阳镇瓜农喜获灾后第一桶金。”一组两则报道引起读者关注,都说网民和《羊城晚报》为支持“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了一件大好事。两则新闻增强了我撰写这篇短文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俄罗斯进步M-51货运飞船终于按计划于12月24日顺利升空了,并于12月26日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它之所以如此不同寻常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是因为肩负着“雪里送炭”的重任:给即将“断粮”的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送去急需补给。  相似文献   

4.
1996年1月17日《今晚报》第九版上,刊登了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讣告。该讣告占第九版的二分之二、.面积是34.5x24.5厘米,照片面积为12x15.5厘米。上有挽联:恩母情  相似文献   

5.
沉重的怀念     
寒冬刚刚过去,已是3月的春天了,然而却传来不幸的消息。9日那天晚上,我在翻阅《中国新闻出版报》的时候,突然一则“讣告”映入眼帘,读到王大路同志在前天因病逝世的噩耗,似晴天霹雳,被一声响雷惊住了。这次大路同志突然病危住院并没有风闻,伍杰同志在电话  相似文献   

6.
邓涛 《军事记者》2011,(3):27-27
据2010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要闻版上的一则讣告: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13日13时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一代名报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忘不了2006年7月21日下午,笔者作为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采访与写作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聆听范院长亲自授课的一幕。  相似文献   

7.
讣闻报道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锋 《新闻记者》2006,80(12):26-29
讣闻又称讣告(death notice),先秦时“讣”通“赴”,讣告通奔走相告之意。汉以后,“赴”字从言而成“讣”,讣告意为报丧的通知文书,可由死者亲友向相关人物发出,亦可通过媒体公布。通过媒体发布的讣告属于分类广告。死者亲友需按所占版面的尺寸大小向媒体支付费用。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12月18日清晨6点43分44秒,李华伟博士的长女雪莉(Shirley Lee Kennedy)在“脸书”(Facebook)上连续发布一简一详两篇讣告:李华伟博士,2023年12月17日晚,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柏树村退休社区(the Cypress Village retirement community in Jacksonville,Florida),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平静地仙逝,离开了与其相濡以沫65年的妻子Mary Kratochvil、6个儿女、11个孙子孙女和3个曾孙,  相似文献   

9.
张京 《出版参考》2004,(11):32-32
据当年重庆《新民报》总编辑陈理源先生回忆:1941年12月11日,采访部主任浦熙修发给他一则“孔夫人爱犬飞渝”的新闻。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危在旦夕,居留香港的许多著名文化工作者和其它人士都因交通工具缺乏不能尽快撤离,而孔祥熙夫人的洋狗却从香港飞到了重庆!  相似文献   

10.
“以事实为根据”——是公检法部问办案所依据的一条重要原则,同样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我们在采编稿件中如果忽视了它,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下面就两处在夜班大样中发现的事实差错进行分析,望引起大家的警惕:一、1991年12月7日一版,反映一则部队野营拉练的照片说明中写道:“11月16日,某师野营拉练来到当年刘邓大军与小叶丹‘彝海结盟’的大凉山……”这里,作者就出现了一个常识性事实差错: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是事实,但与邓小平却并无关系。“刘邓大军”是1938年以后才被人民群众口卜向的,不能想当…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杰出的通俗报刊编辑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昆 《出版史料》2007,(4):98-103
赵树理(1906-1970年),原名赵树礼,1906年9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1970年9月23日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12.
“破天荒”的轰动效应———浙江教育出版社电视广告是非论陈鹰1996年的12月4日晚,中国出版界发生了一起“破天荒”的事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之后的“黄金时段”,播出了一则出版社形象广告———浙江教育出版社:积累文化,繁荣学术,服务教育———立...  相似文献   

13.
雷击     
“大章同志:湛江市档案局大楼火灾一事,建议向各市档案局发一通知,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档案库房的消防安全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排除隐患。”这是广东省政府程良洲副秘书长于2003年12月1日,看到省档案局2003年第27期《粤档信息》刊出“湛江市档案局大楼遭雷击引起火灾”一则信息后,作出的批示,体现了省政府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省档案局接此批示后马上组织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误发的讣告     
1930年3月20日,正当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战斗,并取得节节胜利时,共产国际的官方公报《国际新闻通讯》英文版上正式发表了一份讣告,沉痛宣告毛泽东同志因患肺结核在福建去世。”由于当时中苏关系断绝,毛泽东本人生前始终不知此事。嗣后,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学者都提到这一讣告,但都未说到“讣告”详细内容。不久前,袁南生同志在北大图书馆终于找到了这则767字的原文,其中写道:“作为国  相似文献   

15.
何地,是新闻的五要素之一。可是读报中常见有地名之误。今年元旦后的一个多月中,仅笔者就发现多例(依先后顺序): “河南省高城县人”(1月5日西安晚报四版讣告)。我国无“高城县”名,疑为商城县。因“商”与“高”二字貌似。“甘肃城县人”(1月6日陕西日报四版讣告)。我国无“城县”:应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14日,《达州晚报》刊登了我们采写的一则消息:《为了157位农民工十年血汗钱》,全文仅短短780余字,但却“横扫”了达州市新闻一等奖、四川省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三项大奖。为何一篇短短的文字却能如此博得各路评委的青睐,几乎囊括了省市所有的“顶尖”大奖,此文到底有什么惊人魅力?文章的背后还有什么“文章”?  相似文献   

17.
华沙之跪     
郭力  小然 《出版参考》2006,(12):21-22
已经成为一代经典政治家经典之举的“华沙之跪”,发生在1970年12月7日那个灰蒙蒙的上午。这天.按照日程安排,正在波兰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一行.应该前往华沙当年的犹太人隔离区.向那里的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相似文献   

18.
唐佳希 《声屏世界》2005,(10):59-59
据2005年6月21日《南京晨报》载.近日在西安各麦当劳店.出现了一则中国人下跪麦当劳的广告.与此同时.西安的公交车上则播放了一则中国人跪求麦当劳老板延长价格优惠期的广告。联想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立邦漆滑倒中国龙,耐克鞋击倒“中国形象”.丰田霸道广告等严重违反《广告法》中之“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有辱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广告.虽然“下跪广告”并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中播出,但同样给我们广电从业人员提了个醒:广告播出也要讲政治.不能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决不能让有损于国家尊严的“问题广告”在我们广播电视媒体申播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年底,有这样一则消息震惊了全球报业:被世界报业协会列为仍在发行中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创办于1645年的瑞典国内邮报,于2006年12月29日正式停止印刷出版的发行。这家有361年历史的报纸最后发行量只有5000份左右。另一则消息来自华文报业,2006年1月,有着近80年历史的《台湾日报》停刊。  相似文献   

20.
谁能想到,由于舆论差错竟然引发了两件历史性的大事:诺贝尔决定设立和平奖和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最近,美国作家詹姆斯·W·摩尔在《抓住那一瞬间》一书中披露了诺贝尔和平奖产生的秘闻,与一则发错了的讣告有关。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甘油炸药成名以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一年他的哥哥死了,当时的报纸在发讣告的时候不知怎么搞混了,把他哥哥的讣告发成是诺贝尔本人逝世的讣告。讣告里提到他曾发明了一种战争用的东西,这种东西曾导致大量的死亡和破坏。看完这则讣告,他心里难受极了。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