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奇逢,字启泰,号锺元,河北容城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元1585年),卒于清康熙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公元1675年)。清入关后,因田园被圈占,而移寓新安,“居数年,新安盗起,乃携家南徙”,六十八岁时到了苏门,定居河南辉县郭外夏峰村,学者因称夏峰先生。孙奇逢一生的哲学活动,都未能脱离程朱和陆王的思想体系。在这一点上,他的确不同  相似文献   

2.
赵以炯,字福祖(又叫佛祖),号仲莹,咸丰九年(1859)三月初一日生 行二。 赵以煃,字培祖,号季宣,咸丰十年(1860)五月十四日生,行四。 老二老四生辰仅隔一年又二月,世间是属罕见。考其原委,乃因老二以炯与老三以炳为孪生故也。 赵氏四弟兄,皆为功名人物。大哥以焕(钦祖)为光绪壬午科第十二名举人,袭骑都尉  相似文献   

3.
评孙奇逢的象数观──读《读易大旨》札记之七李之鉴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县北城村人,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心学大师。其因田园为清之从龙诸贵所圈占,被迫携家带口,于清顺治七年(1650)四月二十八日避地来到了河南辉县。现实变...  相似文献   

4.
“苏门山水天下殊,中有一人清且癯。庞眉扶杖白髭须,鹖冠野服读诗书。”(清吴伟业《苏门高士图赠孙征士钟元》。见《辉县志》)此诗所咏之人,便是被称为“有功名教”、“一堂正气”的清初中州鸿儒、名师孙奇逢先生。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原籍明直隶容城(今属河北),晚年移居河南辉县苏门百泉之夏峰,故学者皆称其为夏峰先生。在更需尊师重教的今天,重温孙奇逢的一生,也许不无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宏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年),卒于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享年五十六岁。他幼负奇气,因见明末政治黑暗,不愿去应举进入仕途,决心献出毕生精力,考察祖国地理风貌。他的足迹,北至河  相似文献   

6.
正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色目人,祖籍西域(今新疆),后移居燕京(今北京),故又号房山,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元朝按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的顺序排列社会等级,因高克恭是色目人,所以社会地位较高,早年便进入仕途,最后做到刑部尚书和大名路总管的显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     
元好问(公元1190年——公元1258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山西忻县)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较高的鲜卑族诗人。其父元德明,一生布衣,以诗知名于世,有《中嵓集》三卷传世。元好问幼年,在其父指授下,七岁即能作诗,下草辄惊长老,被誉称为神童。十四岁,受业于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8.
徐宏祖徐宏祖,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卒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幼年好学,饱览了大量史藉和图经地志,积累丁丰富的史地知识。因见明末政治黑暗,不愿去应科举进入仕途,决心献出毕生精力,考察祖国地理风貌。他的游踪,北至河北的盘山,南及广西的崇善,西抵云南的腾冲,东止于海。  相似文献   

9.
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人。其于明亡后,因田园为清贵族圈占,而被迫于顺治六年(1649)十一月十一日,离开故里,徒步走走停停,于七年(1650)四月二十八日,终于来到河南辉县。《读易大旨》的写作,就始笔于此时此地,初稿四易,迨至康熙十一年(1672)定式,一部八万余言的书,他竟撰写了二十三年!客观地讲,若或不执意见,不泥成说,而细玩白文,那么则颇觉其思想之活泼与深邃,真可谓字字珠玑然,的确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之瑰宝! 文论一点,其谓学《易》不明于我心之《易》,不动必循理,不求端天地,而徒问《易》  相似文献   

10.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故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11.
叶燮(1627—1703),清初杰出的美学家。字星期,号己畦,浙江嘉兴人。晚年定居吴县横山讲学,学者称为横山先生。康熙九年(1670)进士,十四年任江苏宝应县知县,因不阿上官,不久即被劾落职。著有诗歌美学名著《原诗》,还写有一些美学论文和诗歌,均收在《己畦文  相似文献   

12.
张澍,字介侯,武威人。张澍《会试(石朱)卷·履历》:“张澍,字百沦,又寿毅,号介侯,又鸠民。行一。乾隆庚子年十月初一日生,甘肃涼州府学附生,武威县民籍。……住府城内吉府里。”按张澍生年,颇有问题。张澍《养素堂诗集》卷二十《题秦蓉庄(震钧)都转夫子遗照》诗“撰杖从游自弱年”句下自注云:“甲寅岁乡试,澍年十四。”“甲寅”,即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据此上推,则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公元一七人一年), 是他的生年。冯国瑞的《张介侯先生年谱》、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相似文献   

13.
严复论     
一严复(一八五三——一九二一年)初名体乾,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又改名复,字几道,号瘉老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丧父,家贫,不再从师。时同县沈葆桢初创船政,因考入马江学堂习海军。同治十年(一八七一)以最优等卒业,从军舰实习,周历南洋黄海。光绪二年(一八七六),派赴英伦,学习海军,每试都取得最优异成绩。时洋务派郭嵩焘,任驻英公使,常同他讨论中西学术,和政治制度的异同,深为郭所赏识,曾与国内某要人函,有“出使兹邦,惟严君能胜其任,如某者,不识西文,不知世  相似文献   

14.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故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15.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又号随园老人,号简斋,钱塘(今杭州)人。家境艰难,乾隆元年(1736),袁枚二十一岁,离家到广西投靠巡抚幕僚叔父袁鸿。“予弱冠粤行”指的就是这事。由袁鸿引荐,三年间连中举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故云“逾三年,予披官锦还家”。乾隆七年(1742)散馆,历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知县共六  相似文献   

16.
汤斌(1627-1681),字孔伯,号荆砚,又号潜庵,河南睢县人。官礼部尚书,是清初理学名臣,深得康熙信任。汤斌青年时曾拜当时的理学名家孙奇逢为师。孙奇逢之学,以陆王为宗,但汤斌并没有完全师承陆王,同时还兼宗程朱,认为程朱理学是“吾儒正宗”,并在实践中将其发扬光大进行传播,使他获得了清初理学名臣的头衔。他不仅取得了康熙的信任,雍正还把他的牌位搬进贤良祠,道光三年(1823)又从祀孔子庙,获得了极高的荣誉。那么,在清初众多的理学大臣中,是否因汤斌的理学思想造诣更深,而使他获得如此殊荣呢?本文试从其思想渊源与居官实践两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但他虽为贵胄,却生不逢时,少年丧父,家境渐衰,宋灭亡后,归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受到世祖赞赏.元仁宗临位,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渐成元朝文人中政治地位最为显赫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正>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赏析】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斋,州(今陕西县)人。治平进士。元丰四年(1081)随高遵裕征讨西夏,无功而返。他当时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次年十月因遭转运判官  相似文献   

19.
正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征明,42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又因其曾官翰林待诏,人称"文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他诗、文、书、画皆善,人称"四绝"之才。在书法上,他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学苏轼,后受祝允明岳父李应祯的影响,习宋、元笔法。待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其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劲健;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黄庭坚者尤佳;隶书法钟繇,独步一世。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  相似文献   

20.
查慎行(1650-1728),原名嗣琏,字夏重,号他山。后更今名,字悔余,号初白,又号查田,浙江海宁人。生于顺治七年(1650)卒子雍正五年(1727)。少受学于黄宗羲,熟于经学,长于诗文。康熙中以举人特赐进土,直南书房,选庶吉士,官编修,充武英殿校勘官。后因弟嗣庭案的牵连,全家被逮,雍正特放归,因更名。查慎行诗学苏轼、陆游,用笔劲炼,运思刻人,质朴流畅,清新老成,以白描见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