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无数新闻工作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屡出现,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新闻传媒的信誉和新闻工作的形象因此受到严重损害。新闻为什么会失实?虚假新闻何以屡禁不止?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其危害在哪里?如何从新闻职业道德的角度寻找防止新闻失实,杜绝虚假新闻的办法?这是本讲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军事新闻能不能“写实”,关乎导向、关乎宣传效益。如何把军事新闻写实?值得军事新闻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在这里,结合新闻实践,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闻策划,是指对一个单体新闻事实或一个事件新闻,符合新闻规律的一种谋划。它可以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预见性的新闻,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手段,获得最好的新闻宣传效果。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策划的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郝斌生 《新闻与写作》2003,(1):20-21,22
近几年新闻传媒界出现了一个新词——“新闻策划”,而且这个新词的出现频率也相当高。我以为,如果把新闻策划理解为宣传计划、提纲,在一个阶段或一个领域内,对新闻报道工作所实施的有组织的统一行动,还比较符合我们的国情,但如果把新闻策划理解为新闻谋划、新闻运作、新闻导演等等,麻烦就很快找上门来。事实上,“新闻策划”一词的提出怎么能不让人往谋略、运作、甚至炒作等方面去理解呢?怎样正确理解和把握新闻策划与  相似文献   

5.
新闻选材ABC     
究竟什么才是新闻好素材,如何选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6.
张轶 《记者摇篮》2004,(8):8-8,19
改革会议报道,是新时期新闻报道实际的要求,更是符合新闻规律、符合受众口味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我们平时采访的新闻分两类,一类是“发生的新闻”,即发生在一个瞬间,如突发新闻,会议新闻。一类是“发现的新闻”,是指发生在一个时段内未被发现的新闻。采访发生的新闻容易,采写发现的新闻,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如何采访发现的新闻呢?  相似文献   

8.
宋黔云 《新闻窗》2006,(6):65-65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闻策划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或者是即将发生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闻事实,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事实的有机统一体。这里之所以说是“新闻事实”,是在强调客体的新闻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价值,就没有进行新闻策划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说到新闻的“快”,忽然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幅题为《新闻商店》的漫画,内容为——几名顾客在新闻商店门前问道:“有新闻吗?”  相似文献   

10.
郭增彬 《新闻三昧》2004,(12):34-35
让新闻短下来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了,现在还有这样的呼声。换句话说,“该短下来的新闻有的没短下来”这个事实,过去有,现在还有。而让新闻短下来的呼声,不但新闻媒体内部有,广大读更有这样的要求。短新闻能否反映出重大新闻事实?短新闻能否出好作品?短新闻能否反映出记、通讯员的高水平?……就这样一些问题,笔从新华社7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找出10件短新闻作品予以研读,找到了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陈小芃 《传媒观察》2004,(10):54-55
把党报的国际图片新闻打造成新闻精品,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因为党报国际图片新闻植根于党报,在图片画面上,有一定的品位和审美取向,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但绝不媚俗;在新闻内容上,信息容量大,信息内容新,具有独立的阅读冲击力,新闻价值不低于甚至超过相应的文字稿;编  相似文献   

12.
新闻暗访报道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媒体中广泛应用,但很多记运用此方法采访心存疑虑,压力很大,担忧甚多。记到底有没有新闻暗访的权利?在新闻暗访报道中记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有的媒体提出“导向正确,传播有效,公众信任,持续创新”的观点.增加了对新闻内涵的“宽度要求”,也是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审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新闻题材即新闻事实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新闻事实本身所决定的,然而,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运用,又会深化作品的主题,提高它的新闻价值。如何通过新闻背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深化主题,提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呢?笔仅就这个问题小抒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5.
所谓新闻报道过程中信息价值意义的拓展,就是指新闻传播者通过报道环节的特殊努力,来深化新闻事实的意义,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从根本上说,社会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取决于这个事实的性质及其符合新闻接受者信息需求的程度;能不能反映出新闻价值,则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的报道活动。客观事实有了新闻价值基础,新闻报道环节没有把握好,这种价值也体现不出来,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但如果我们问一句: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民生新闻的操作们恐怕很难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因为不少人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拿它当做一个新招牌引人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17.
在外采访,在家编稿,向通讯员约稿,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从什么角度采写新闻?用什么标准选择稿件?这就是我们经常思考的新闻选择问题。那么,报纸究竟用什么标准来选择新闻稿件呢?在实践中我们把它归纳为:量价值、选角度、提问题、找由头。概括地说就是新闻选择的四把尺子。  相似文献   

18.
李文强 《军事记者》2004,(11):32-33
策划是新闻竞争得分的一个重要“砝码”。同样的新闻题材,宣传效果的好坏,策划是关键。为此,许多新闻媒体都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随着策划在新闻界的广泛运用,另一种现象——策划新闻也应运而生。策划新闻到底是不是新闻策划呢?结合这个话题,本从“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角度,力求对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处理好策划与采访的关系、在新闻策划当中应注意的问题略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如何站在读者的角度写经济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抓住读的兴趣点,让新闻好看好读?这是经济新闻面临的最大问题。特别是综合性、区域性报刊中的经济新闻,面临着与热闹、好看的社会新闻同报竞争问题,怎样才能抓住读的兴趣点,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广播界曾开展过一场激烈的对“广播体”的讨论。主要议题和结论是:广播新闻应摒弃书面化语言,增强“口语化”,即广播新闻应符合人们的“说话”语态、适合受众的“听觉”习惯。“广播体”是指适合广播新闻传播、符合受众收听规律的独特传播形态。“广播体”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广播体”,是指广播新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