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六年制小语第八册中新选的阅读课文《穆老师的眼睛》正是通过对眼睛的描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是先生创作体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前辈作家作品的规律总结,真可谓慧眼独具,慧眼识“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也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中心。“画眼睛...  相似文献   

3.
“画眼睛”是鲁迅先生刻画人物的突出特点,他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对鲁迅先生“画眼睛”的艺术手法,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画人物要善于画眼睛;“画眼睛”不局限于画眼睛;画好眼睛,先要观察眼睛。要学会画“眼睛”先要学会观察,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法分析葛朗台(高语第三册《守财奴》中的主人公)这一人物形象,总是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两方面人手,其实,葛朗台的眼睛更能揭示这个“守财奴”的“奴”性。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此人们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时,总是透过祥林嫂眼神的变化揭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精神上所受的摧残。其实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的眼睛一样可见人物的灵魂,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可见,要塑造和表现人物,刻画人物的眼睛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翻开中外文学名著,欣赏典型人物形象,我们会领略恰当刻画人物眼睛的神奇效果,也会领会描绘人物眼睛的有效方法。 先看刻画人物眼睛的效果。 眼睛可以展示人物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再谈老师的眼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曾说,写人“极俭省的笔法是画眼睛”。从一个人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心灵的投影,情感的色调,思想、气质的折光,乃至可以捕捉到他对外界人和事的取舍  相似文献   

7.
<正> 在鲁迅小说教学中,我们不仅感到作品中那些主要人物神态逼真,个性鲜明,即使是寥寥几笔写的次要人物,也都是跃然纸上,栩栩欲活的。其中奥秘在哪里呢?鲁迅寥寥几笔就能写活一个次要人物,首先是因为他善于给人物“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子。相传我国古代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数年不点睛,他认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阿堵“是“这个”的意思,此处指眼睛)之中。”(《历代名画记》卷五)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  相似文献   

8.
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要表现出一个人的“灵魂”,无论画家还是作家,都不会放过对人物眼睛的描绘。鲁迅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画眼睛”。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祝福》对祥林嫂的眼睛描写了三次:一次不如一次有神,真切地反映了人物每况愈下的生活历程。《伤逝》对子君眼睛的两次的描写亦是神情毕肖。在鲁迅的创作中,大量的“画眼睛”却不局限于肖像描写,而是指最能显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典型细节。孔乙己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就是孔乙己的“眼睛”。在《故乡》里,二十多年后的闰土见“我”不再喊“迅哥儿”而虔诚地叫“老  相似文献   

9.
《祝福》中的语言描写兴和县第一中学杜静波,孙力畲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所以,一般地说,人们在讨论小说《祝福》的人物刻画时,把“画眼睛”当作刻画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来讨论,这诚然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鲁迅先生谆谆教导我们:“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第395页) 著名作家丁玲,是善于画伟人们的眼睛的。她在《鲁迅先生于我》一文中写道:“……会开始不久,鲁迅来了,他迟到了。他穿一件黑色长袍,着一双黑色球鞋,短的黑发和浓厚的胡髭中间闪烁的是一双铮铮锋利的眼睛,然而在这样一张威严肃穆的脸上却现出一副极为天真的神情,象一个小孩犯了小小错误,微微带点抱歉的羞涩的表情。”用墨不多,只四个字——“铮铮锋利”,却活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性格特征以至生活经历、命运遭遇都可以从眼神中表现出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段话虽然是用比喻来说明描写应抓住事物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12.
彭建国 《考试周刊》2014,(51):27-30
<正>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有多个角度。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物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鲁迅《我是怎样做起小说的》,见《南腔北调集》)如,他对祥林嫂眼睛的多次描写,就把祥林嫂的精神状态、生命特征清晰地表现了出来。然而,"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除了眼睛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穿着、语言、动作、神态等也可以表现不同人的得不同风格特征。即便是背影,也是各  相似文献   

13.
顾霞光 《现代语文》2009,(11):150-151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成功的眼睛细节描写,可以写出人物的经历,反映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映射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状态。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本文着重探讨眼睛细节描写的作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鲁迅善于画眼睛。他说过:“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翻开鲁迅小说,我们便能看到许多双各具性格特征的眼睛。诸如:协助眉间尺复仇的壮士的“黑须黑眼睛”(《铸剑》),农家女孩阿顺的“眼  相似文献   

15.
眼睛描写作用例说朱喜春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子,眼睛最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变化,眼睛最能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对刻画好作品人物,突出作品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家...  相似文献   

16.
问:在小说《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虽寥寥数笔,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请问,这样简约的人物外貌描写是否就是他所强调的画眼睛的表现手法?答:我以为正是这样。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  相似文献   

17.
高明的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总喜欢写人的眼睛。鲁迅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就是说,刻画眼睛是揭示和突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最好方法。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是深刻的创作经验之谈。鲁迅先生在这方面始终在作着认真的探索,“画睛”艺术手法高超,造诣精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传神描摹,已有许多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称颂。这里只想简要分析一下人们还注意不多的《药》中的“画睛”艺术。小说《药》中的各类人物,除了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勾勒的夏瑜之外,鲁迅无不刻意画了他们的眼睛。着力最多的是刽子手康大叔。一般论者往往着重分析他“满脸横肉”、衣衫不整的外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曾经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祝福》就可以说是这样一个生动的明证。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一文中说:“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茹志鹃同志深得此法。在她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中,点睛之笔,随处可见,且她的“画”眼睛有自己独特的笔法,体现了她自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