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话说当年姜太公在河边钓鱼,所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也没有鱼饵,而且,鱼钩离水面居然有三尺高。人们都觉得姜太公这样钓鱼很奇怪,可姜太公却说:“这叫愿者上钩。”于是,便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如今,姜太公又要前往河边垂钓了,不知他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钓鱼呢?这天,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姜太公头戴草帽,端着一盆清水,往河边走去。这时,一个同村的小伙子迎面走来,他热情地和姜太公打招呼:“您这是上哪儿去呀?”姜太公笑着回答:“天气这么好,我去河边钓鱼。”小伙子上上下下地打量姜太公,也没发现他带鱼竿之类的东西。小伙子…  相似文献   

2.
爱屋及乌     
纣王是殷商最后一个国君,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炮烙大臣,挖心剜肝,令人发指。周武王联合诸侯伐纣,灭掉了商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旧臣,心里却没有谱。于是,他召见姜太公、召公和周公,询问道: “该怎样对待这些人呢?”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喜爱一个人,就会连同他屋上的乌  相似文献   

3.
当心姜太公,别被他钓了鱼 QQ钓鱼是指别有用心的人仿造腾讯官网页里,在页面上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从而窍取真实密码的行为。这里将详细揭露“姜太公”是如何钓鱼的。  相似文献   

4.
姜太公钓鱼     
兰锦辉 《作文大王》2023,(11):28-29
<正>姜太公年轻时就很喜欢钓鱼。有一天,年轻的姜太公正在钓鱼。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姜太公还没缓过神来,就“扑通”一声,掉在了2023年的大马路上。姜太公看看四周,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认识的。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辆汽车从远处飞驰而来。姜太公哪见过这玩意儿,他瞧见这玩意儿里面有人,还以为是吃人的怪物呢!姜太公大叫着:“怪物吃人啦!快跑啊!”  相似文献   

5.
爱屋及乌     
比喻因喜爱某人而连带喜爱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都城朝歌、建立周朝后,问军师姜太公:"怎样处置商纣王遗留下来的人?"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爱一个人,就应兼爱屋上之乌(连带爱上他屋上的乌  相似文献   

6.
爱屋及乌     
《初中生必读》2011,(7):40-40
比喻因喜爱某人而连带喜爱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都城朝歌、建立周朝后。问军师姜太公:“怎样处置商纣王遗留下来的人?”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爱一个人。就应兼爱屋上之乌(连带爱上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恨一个人同时也应憎恨他的随从家丁。  相似文献   

7.
<正>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  相似文献   

8.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让生命更美丽。——题记 发现是所有机会的起点,它可以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发现人才,而后重用之,能兴国安邦,造福一个朝代。周文王就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人,他发现姜子牙有治国安邦之才,封姜子牙为专管军事的太师。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周文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周文王死后,姜子牙又辅佐周武王一举打败了商朝,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姜子牙之所以成为齐国的缔造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源于周文王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当然,周文王在成就姜子牙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辉煌的帝业。这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发现者,万不可忽视每—个有益的细节,或许—个小小的发现就能成就自己或成就他人,让一个“千里马”式的人物早日奔向成功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钓鱼说禅机     
钓鱼是世界性的体育活动,更是一项娱乐活动,唯我国,尤其是古代,钓鱼是神秘且充满玄机的事。它既是文人颇具意趣的雅事,更是让人一举成名的事。围绕钓鱼,历代诗也多佚事也多。手竿钓鱼在殷商时代已经很普遍,最著名的最充满神秘感的钓鱼要数姜太公了。  相似文献   

10.
玉门关正是通过商朝昆仑玉的传入中原而得名。中国玉文化是从商朝时的昆仑玉传说开始的,古神话提到黄帝住在昆仑山上,用玉养生,可见其风俗源远流长。而在河南安阳的商代都城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最古老的昆仑玉。殷墟的羑里也正是周文王演绎八卦处,玉就被载入中国第一经典——《周易》。远在敦煌丝绸之路以前,就有一条玉石之路。  相似文献   

11.
酷比科技     
《少年科学》2013,(5):1+3
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普通人才没有姜太公那么好的闲情逸致,我们钓鱼当然是渴望更多的"战利品"——活蹦乱跳的鱼。这款鱼群定位声呐球便是为钓鱼爱好者量身定做的"秘密武器"。它可以探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愿者上钩的姜太公吧,他辅佐周武王起兵讨伐荒淫无道的纣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著名的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就是以这次战役为蓝本创作的。有细心人发问:这次战役究竟是在哪一年发生的呢?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演变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千百年来多少能人志士为此博览史书,费尽心力,但总不得其门。而今,却有一人,独辟蹊径,轻而易举地破解了这个历史沉睡之谜,他——就是我们这次采访的对象,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著名教授江晓原博士。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2,(19):19
正姜太公70岁时,去渭水河边用直钩钓鱼。大家都笑他脑残,纷纷转告亲戚朋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姬昌耳里。姬昌是个有着强烈好奇心的领导,也忍不住跑去看热闹。如此良机,姜子牙当然不肯错过,便趁机向姬昌推销自己。一来二去,姜子牙遂成了周朝最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少年科学》2013,(5):1-1
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普通人才没有姜太公那么好的闲情逸致,我们钓鱼当然是渴望更多的“战利品”——活蹦乱跳的鱼。  相似文献   

15.
太公钓鱼     
太公:周初开国大臣,姓姜名尚字子牙。传说姜太公在渭水边,用无饵直钩在离水面三尺高的地方钓鱼。后指心甘情愿地上钩,自愿上当。  相似文献   

16.
垂钓人生     
垂钓,也许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垂钓,是人和鱼的对峙,是耐心和智慧的较量。钓鱼之乐,在满怀期望的等待,也在不可预知的悬念。大多数持竿静候者,向往的是鱼儿上钩,但也有一些垂钓者,钓翁之意不在鱼,而在其他。西周时候的姜太公,八十高龄,垂钓渭水,银须鹤发,引人注目。更可奇怪的是,他用的是直钩,没有鱼饵,且悬离水面三尺,如此钓鱼,看来只有“愿者上钩”了!小时候听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觉得匪夷所思。长大后,懂得了一些历史,才知道姜太公钓鱼用意所在,他通过这种奇怪的钓鱼方式,表明心迹,向朝廷暗示自己的政治抱负,钓鱼之举其实是一种作秀式…  相似文献   

17.
伊尹是商朝的一位宰相,他出身低微但志向远大,辅佐商汤兴商灭夏,使商朝的国力蒸蒸日上,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又一个文明时代。商汤死后,伊尹又辅佐三位君王,在他的辅佐下,当时的商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伊尹被后人称为"中华第一名相。"  相似文献   

18.
伊尹是商朝的一位宰相,他出身低微但志向远大,辅佐商汤兴商灭夏,使商朝的国力蒸蒸日上,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又一个文明时代。商汤死后,伊尹又辅佐三位君王,在他的辅佐下,当时的商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伊尹被后人称为"中华第一名相。"  相似文献   

19.
    
一竿竹· 伸向天空」一{ 在银河黑垂钓 而银河里的鱼- 已被那个名叫姜太公的老杀钓去 (呵!他早已将直勺变成弯匀) 因而,只留下那些鱼卵散落成旱 最终,竹被人们捆绑成排 放到河里,随波飘荡. (指导老师:‘伍常福刘银‘叶) 天空钓鱼,竹为钓竿,星星成 了鱼卵—可爱极了!二肠耀里 三.4竹@彭升$湖南新化县白溪镇何思中学  相似文献   

20.
【题解】商汤王是商朝的开国之君,他与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并列,人们称赞他们为圣王。夏桀王与后来的商纣王、周厉王、周幽王等为伍,是著名的暴虐之君,也是亡国君王的代名词。成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的就是夏桀王与商纣王这两个暴君和亡国之主。成语又有“助桀为虐”“桀犬吠尧”“桀纣之主”,就是从夏、商两个亡国之主的历史演化出来的。这里讲汤王灭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