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通过对《诗经》中农事祭祀诗界定,农事祭祀诗内容的表现,农事祭祀诗意义三个方面来研究。特别是农事祭祀诗内容的表现从劳动过程及场面的描写,籍田典礼,人际关系的描写,关于祭祀对象和祭祀态度与功利目的五个方面来分析《诗经》中的农事祭祀诗。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农事诗具有时代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农民写自己的农事,后代诗人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写别人的农事。  相似文献   

3.
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统编教材从《诗经》和杨万里的作品里选择了两首农事诗配合劳动教育。除了《插秧歌》之外,研读杨万里创作的其他农事诗,发掘这些农事诗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开展农事诗劳动教育的拓展教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诗经》中的农事诗词语的研究来分析当时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及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从而反映出周代的经济基础状况和物质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诗经》的雅、颂篇中农事诗的剖析,可以看出这些上古神话和发育不完全的史诗折射出啄始初民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和拜土意识,这些诗歌是农事诗,也是宗教祭祀诗。  相似文献   

6.
农事诗的教学开始于对其内涵的明确,经于对其特点的总结,落脚于对其任务群的设计。因此,在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编排的前提下,文章以《诗经·周南·芣苢》和杨万里的《插秧歌》两首农事诗为例,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史上,农事诗最早出现于《诗经》,此后千余年罕见农事诗。很多文人受儒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影响,一般都鄙视农事及其劳动者。直至魏晋陶渊明,他歌咏农村的风貌,描写农民的艰苦生活,以自我躬耕实践、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农业的热爱与重视,其农事诗的历史地位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8.
农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古老题材,因为早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为数不少的有关农事的描写。但《诗经》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有关农事的描写在诗歌中却是时断时续,很难形成轩然大波之势。直到中晚唐时期,这种冷清的局面才有所改变,农事诗在中晚唐的大量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新乐府诗歌理论的推动及其诗人们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儒家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通过对《诗经》中农事祭祀诗界定,农事祭祀诗内容的表现,农事祭祀诗意义三个方面来研究。特别是农事祭祀诗内容的表现从劳动过程及场面的描写,籍田典礼,人际关系的描写,关于祭祀对象和祭祀态度与功利目的五个方面来分析《诗经》中的农事祭祀诗。  相似文献   

10.
在《诗经》305篇作品中,许多篇目与植物有关,而又有相当一部分植物在农事主题中出现。梳理、分析《诗经》植物的文化渊源、农事主题中各类植物以及农事主题中的植物与祭祀之文化内涵,可以管窥《诗经》中的植物在农事主题中的应用及其文化意蕴,从而透析周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元典之一。对其文化内涵丰赡的农事诗,文章以文化视角,从“衣食”、“农政”、“人天”三个切口,深究周民在农耕中对生命意义的觉醒,通过籍礼仪式昭示的社会意义,在与自然进行物资、信息交流中祈盼谐和相助的关系。所有这些文化意蕴,滋润着我们中华民族强劲的体魄,也给农业现代化的运作和实施提供了与西方农业相比照的借鉴。从这一意义上说,对《诗经》农事诗的这一探究,是对我国传统农业转型的现代化回应。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与陶渊明,从时间上看,两相去约在千年上下,但化承传的穿透力是任何时空都不能阻断的,不因时隔千栽而中断,也不因江河异域而消失。从其歌咏生于斯、游于斯、乐于斯的农村生活这一空间来看,《诗经》与陶渊明之间,这种化的穿透力有着极为清晰的表现:他们都歌咏农村生活的愉悦、表达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描写农民(奴)的艰苦生活、表达对理想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的田园诗,渊源于《诗经》的农事诗。  相似文献   

13.
《诗经》和南方哈尼族古歌代表作《窝果策尼果》里面有许多反映农耕文化生活的农事诗,这两部作品中不仅有农业生产的影子,更多是直接描述农业生产生活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篇。正是由于北方中原汉族和南方哈尼族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农事诗在内容、艺术技巧和语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对于两者差异性的研究,可以深入认识中国不同民族、地域诗歌的风格和魅力,是了解和认识中国诗歌作品多样性、复杂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事诗始于《诗经》,其中的《风》更含有大量农事诗篇.可是,自《诗经》后,农事诗一直呈滑坡趋势,到了宋代,尤其到了南宋,则一跃升上顶峰.当时农事诗竟成为一种时髦风尚,涌现了各具特色的流派.现就其史料价值特作如下探讨,以求方家指正.陈寅恪先生曾主张“以诗证史”.在此,我也要强调农事诗也是史1史实在诗人笔下变成了经过典型概括的艺术形象.为宋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活的史料.宋代农事诗所反映的社会画卷是十分广阔的,本文只能择其要者,概述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历代对《诗经·关睢》释义的重新梳理为切入点,驳斥了“五四”以来个别学者片面强调《诗》之为“诗”的艺术性,抹煞《诗》之为“经”的历史文化性的狭隘观点,还原了《诗经》作为儒家道德和教化传承工具的历史面目,力图为未来的研究树立更加宽广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中晚唐农事诗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晚唐农事诗是中晚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继承了《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直面现实人生、反映民生疾苦的优良传统,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借鉴了传统叙事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内容的真实性、写作手法的叙事性、乐府体为主的诗歌体式以及朴素自然的语言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文人大多生活在农村或者出身于农村,因此反映农村生活的诗词很多。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节气与农事的诗词非常多。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最优秀的篇章--《七月》。诗中以“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描写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孔子对《诗经》的评论历来是《诗经》及古诗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孔子所论过简,后人理解分歧很大,故本文试做集成式研究:以《论语》为主,尽可能全地勾稽孔子《诗》说;分类研究,认为孔子主要论及《诗经》的性质、功用、用诗方法及审美标准;本意考辨,尽可能全地勾稽历史上对孔子《诗》说的不同理解,考辨孔子《诗》说本意;考镜源流,孔子发展了前人零星片断的见解,又直接影响了汉儒的《诗》学观念及儒家功利主义诗论。  相似文献   

19.
古代的戎、羌戎、西戎、西羌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自新石器时代至春秋、秦汉之交,他们在其诞生、发祥地的泾、渭之间,陇山左右的甘肃陇东和陕西周原一带从事着农牧兼营、以农为主的生产活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自身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七月》中作了生动描述和真实记载。诗中所说的一些农事活动及民俗事象,至今仍在该地区继续和传承着,成为本地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农业文学在周代进入了长足发展的时代。其标志是,周代是中国叙事性农业文学最辉煌的时代,与此同时,议论性的田园政治文学和田园抒情文学也在周代萌芽。农本主义和祭神文化是叙事性农业文学在周代能够流传并得以保存下来的根本原因。叙事性的农业文学包括农业史诗和农事诗。周代的农事诗又可分为贵族的农事诗和民众的农事诗两种。在本文的上篇里论述了周代农业文学的概况、《生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记叙农业发明和发展过程的农业史诗以及贵族农事诗的三大主题。周代农业祭把中的原始血祭场面、性放纵遗风、原始氏族遗风等上古农业风俗,较为典型地勾勒出周代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原始精神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