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是我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以自己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呐喊》、《彷惶》为我国现代文学奠下了坚固的基石。他的卷帙浩繁的杂文,绝大多数都是针砭时弊之作,说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诗史是一点也不夸张的。鲁迅不仅在现实主义创作上有着丰硕的成果,而且提出过一系列精辟的现实主义理论。因此,就主要倾向而论,把鲁迅归为现实主义作家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鲁迅的全部创作来看,显然不单纯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散文诗《野草》以及取材于神话、传说的《故事新编》,则绝大多数都可以说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维克多·雨果(1802——1885)逝世100周年快到了。在纪念雨果的日子里,笔者在这里粗略地谈谈其代表作《悲惨世界》的创作方法,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就教于同行和读者,参加对雨果的纪念活动。维克多·雨果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这大概是世界公认的。但是其代表作《悲惨世界》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是浪漫主义作品,还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目前在我国说法不一。有的说:“《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其理由是“小说的很多章节,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如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命运,以及滑铁卢战役,1832年巴黎的街垒战等,都写得比较真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逝世的前一年,曾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撰写序言。在这篇序言中,他对《呐喊》、《彷徨》中的部分作品作过扼要的自评。鲁迅自认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是有新的进展的,即“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如《肥皂》、《离婚》等。”今天,我们仔细品味这两篇作品,不能不佩服鲁迅的目光的  相似文献   

4.
细节,细微的环节和情节,象人体的细胞,是构成文学艺术作品的最基本的单位。恩格斯有句名言:“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大量文艺作品表明,真实的细节描写正是描绘典型环境、刻划典型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孔乙己》,文字不满三千,只通过小伙计的见闻,描写了孔乙己一生中几幅生活画面,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连贯的情节,但是它的时代特征极为鲜明,它的人物形象栩栩如  相似文献   

5.
“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这是鲁迅先生在“五四”革命运动高潮时期写的《〈呐喊〉自序》一文中的一句铭言。《呐喊》小说集和这篇《自序》的巨大历史意义,在于从创作的实践和理论上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发展道路。《呐喊》收有作者“五四”时期作的十四篇短篇小说。是一九一八年春到一九二二年冬五年间写的。小说反映的思想内容,集中地表现了当时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众的心声,在形式上则以新颖独特的民族格式开创了一代文学的新风。《〈呐喊〉自序》,是作者就  相似文献   

6.
[作者档案]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申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4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 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真实地再现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因此,现实主义方法、现实主义精神,自然也就成为《诗经》教学和研究的着眼点。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法则,物质意识概莫能外。文学艺术也是如此。现实主义作品往往包含浪漫主义因素,浪漫主义文学必须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上。清代学者王国维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呐喊>自序》,还是第一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对于这篇生疏的课文,有的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现以如下几点肤浅的理解谨供参考,并请批评指正。一、学习本文有什么意义? 鲁迅写这篇《自序》,是为了说明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为此,他在本文中自叙了创作《呐喊》前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这对于我们了解鲁迅早期的生活和思想,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呐喊》以鲁迅第一个创作的结集问世,作者是需要向广大读者作一番自我介绍的。同时为了说明这个小说集取名“呐喊”的原因,亦即自己怎样脱离了“寂寞”和“悲哀”而发出战斗“呐喊”的缘由,又不能不对自己走过的一段生活道路及思想演变的历程作一个简单的回顾。因此,这篇《自序》就成为鲁迅的第一篇,也是较为详尽的一篇自叙传略。  相似文献   

9.
谈《药》     
《药》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夕写的一篇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在一九一九年五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后由作者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用小说的形式,无情地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反动本质,向人们发出的猛烈而又清醒的呐喊,“显示文学革命运动的实绩”,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页。若干年来,这篇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感人的艺术力量,激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给人们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0.
在呐喊声中探索道路——论《呐喊》的思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呐喊》是鲁迅先生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现代学和现代现实主义的坚实的奠基石,收集了从1918年的《狂人日记》到1922年的《社戏》等十四篇小说。从小说反映的内容看,《呐喊》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社会和农民思想的真实面貌,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现实,是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的一面镜子;但从小说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看,《呐喊》实际上刻划了鲁迅先生探索中国民主革命道路、民族解放道路的轨迹,是鲁迅先生追求梦想的形象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以凝炼、简约著称,但他在小说中也大量地运用了重复。据统计,在他的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中,31篇小说有20篇使用了重复修辞,这种现象在中国现当代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2.
中篇小说《白轮船》是艾特玛托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于1970年问世时,轰动了苏联文坛,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极大的兴趣。这篇小说与作者前期作品不同,表现了新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生活作了真实描绘,而且使神话传说成为它的重要内容,在艺术形式方面特别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抒情色彩也很浓厚。浪漫主义因素与现实主义因素溶为一体,使这篇小说成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艾特玛托夫继承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传统,怀着满腔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1970年发表的《白轮船》中,作者对国内邪恶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中篇小说《白轮船》是艾特玛托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于1970年问世时,轰动了苏联文坛,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极大的兴趣. 这篇小说与作者前期作品不同,表现了新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生活作了真实描绘,而且使神话传说成为它的重要内容,在艺术形式方面特别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抒情色彩也很浓厚.浪漫主义因素与现实主义因素溶为一体,使这篇小说成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艾特玛托夫继承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传统,怀着满腔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1970年发表的《白轮船》中,作者对国内邪恶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呐喊>自序》写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先生在自序中回顾了自己从十九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思想演变和探索革命道路的历程,说明了他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产生的缘由和经过。《呐喊》共十四篇作品,在中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就收了七篇:《社戏》(初中二册)、《故乡》、《一件小事》(初中三册)、《孔乙己》(初中五册)、《药》(高中一册)、《阿Q正传》(高中三册)和《狂人日记》(高中四册)。学生在学习过上述作品的基础上,再学  相似文献   

1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论鲁迅的创作生涯》,可以算是近年来难得的少见的一篇奇文了!该文,未免过于偏颇,对鲁迅的作品缺少深入、细致地研究,就妄加评论,说什么《狂人日记》是“模仿之作”,《阿Q正传》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伤逝》是,“夫子写爱情”,《呐喊》、《仿惶》中的许多作品都是“泛泛之作或充数之作”;《野草》“坠入了僵化的缺限”;《故事新篇》是“游戏之作”、“三流  相似文献   

16.
陈涌同志的论文《鲁迅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问题》,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81年11月号,后经《鲁迅研究》等刊物转载,1984年5月收入《鲁迅论》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出版说明”中指出:“本书收入陈涌同志多年来撰写的研究鲁迅的主要论文12篇,出版前经过作者校订。”这使我们明白,收入书中的《鲁迅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问题》的观点,作者一直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每部作品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显著的个性特征。通过被塑造得入木三分的人物形象,感受到作家透视灵魂的深刻,也看清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悲凉。作为鲁迅小说集的代表,《呐喊》和《彷徨》更加集中地展现了鲁迅对当时社会、国民的认知与思考。挖掘文本,会发现作家笔下人物形象的丰富多样。以《呐喊》和《彷徨》为例,详细地分析鲁迅作品中“施暴者” “ 受害者”“旁观者”“ 失败者”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鲁迅出版了《呐喊》之后,继续创作。一九二六年八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了小说集《仿徨》。鲁迅自评这些作品战斗的意气冷了不少,因谓之《彷徨》。过去曾有评论说:鲁迅的创作始于《呐喊》而终于《彷徨》,暗讽鲁迅创作上的没落。其实,并非鲁迅想停止呐喊。五四运动落潮后,新文化运动营垒分化;文苑寂寞,鲁迅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他因为找不到新战友而苦闷彷徨,却又未在彷徨中止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鲁迅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求索中继续战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封建体制的捍卫者、抛弃者和反抗者形象。捍卫封建体制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被封建体制抛弃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封建体制的反抗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等。本文就其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谓“无韵之《离骚》”是说司马迁和屈原在思想感情上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是说《史记》具有象《离骚》那样高度的文学性,是说《史记》和《离骚》有着共同的精神实质,有着共同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笔者仅就《史记》的浪漫主义问题,谈些看法,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史记》虽是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但它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因为现实主义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