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沙滩排球这个以最快速度列入奥运会的项目在山西这块黄土高坡上也得到飞速发展,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夺得了这个项目的银牌,可是十多年来我省女子沙滩排球队举步维艰,针对我省女子沙滩排球队发展的研究几乎为零。为了弥补山西女子沙滩排球的研究不足,通过对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队进行的发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希望能对山西女子滩排球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第 8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中国队同古巴等队的 8场比赛进行录像统计 ,分析了世界优秀女子排球队进攻技战术的运用特征规律及中国女排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群体心理学的内聚力角度,探讨了我国男子篮球队内聚力作用因素的现状。揭示了篮球战术配合水平与其球队内聚力呈正相关的关系,从而为进行球队内聚力的研究提供了确定的前提;阐明了影响球队内聚力的有效作用因子及其特点,给篮球队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发展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有效途径 ,以四川青年女子排球队 9名运动员和重庆女子排球队 13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有关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分析 ,进而制定出发展弹跳力的回归模型 ,为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甲级女排人际关系现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莫雷诺社会测量法,对我国甲级女子排球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与测量。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处理与逻辑分析,初步地反映了我国女排人际关系的基本现状和人际关系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和形成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女排的科学训练、比赛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回忆中国首次女子排球队出国参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526页上有一幅1923年我国首次组织女子排球队,赴日参加第6届远东运动会的全体合影,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1923年5月,第6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召开。以前5届远东运动会并无中国女子参加,此盖中国受数千年封建统治,妇女没有地位所致。为提高女权,发扬女子体育,当时中国政府决定组织女子排球队(那时亦称队球)参加。最初打算让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我国女子健将级标枪运动员群体的运动损伤现状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调查,对我国女子健将级标枪运动员群体的运动损伤的专业技术技术性因素及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在一定层次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队技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调研、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女子排球队在第9届世界 杯女子排球赛上的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找出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技、战术上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湖北女排的前身为中南区女子排球队,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女子排球队之一。文革前,是国内一支“老牌”甲级队;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向国家队输送多名优秀运动员,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然而,1970年重新建队后至1983年,湖北女排战绩不佳,基本上处于全国落后水平。因此,迅速扭转、改变湖北女排多年来徘徊不前的局面,是我省排球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1年世界杯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德、意、美、日4国女子排球队比赛中后攻技、战术应用优劣势比较,分析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后攻技、战术应用现状。运用电视直播、录像回放和数据统计等方法,找出中国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战术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以和合理论为依据,从克服组织惯性等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了中国女子排球队伦敦奥运会参赛策略。结论:中、外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术应用差距明显,战术实施主要在6号位和1号位,后攻成功率高;群体情感效应受比赛分值影响大,和合创新能力较弱。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发挥个体优势,形成共生效应等和合效应训练,克服组织惯性,扩展5号位的战术实施,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战术整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世界女子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世界超一流排球队所应具备的诸因素入手,来分析中国女排近年滑坡的原因,希望能借此帮助中国女排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中、外女子排球队技术运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1999年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总决赛4场比赛和2000年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第5、第6站12场比赛技术数据的统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女子排球队和古巴、俄罗斯、巴西等强队在技术上的差距,并探讨了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出发,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在参赛队员身体形态指标和发球、扣球、拦网、接发球技术指标这五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反映出中国女排在相关数据上与比赛对手的优势和差距,进而剖析中国女排在比赛中的不足之处,得出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从而制定出适合我国女排发展的具体措施,提高我国女排的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虎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39+102-39,102
北京奥运之后中国女排遭遇到新一轮挑战。主帅的频频更换,新老队员的交替等等因素给中国女排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中国女排在经历了一系列比赛的考验后于2011年女排世界杯挺进前三获得了直通伦敦奥运的入场券,这场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女排的斗志和信心。通过分析中国女排直通伦敦奥运的原因,希望有助于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上扬利弃弊,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5.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16.
李华燕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1001-1004
中外女排比赛中接拦回球数量仍然较多,占扣球总数的14%左右,比赛中80%左右的拦回球落在3m线前区域。中国女排接拦回球的效果好于日本女排、塞尔维亚女排和多米尼加女排,但与巴西女排、美国女排相比差距较大,同俄罗斯女排、意大利女排接拦回球的效果相差不大。接拦回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有接拦回球队员反应跟不上造成无防守动作形成失误,其次是接拦回球队员防守意识不强未及时进入防守位置形成失误。中国女排应加强接拦回球跟进保护意识培养,努力提高各种倒地和单手垫球技术,从而提高接拦回球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在3场11局比赛中的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及参赛队员基本情况等,探讨我国女排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参赛队员的基本情况较为理想;在胜负场比率、胜负局比率和得失分比率三方面表现令人满意;在发球技术、扣球技术、拦网技术和传球技术等进攻技术以及在接发球技术、拦网技术和后排防守技术等防守技术方面都好于其他11支世界女排强队.依据本次女排的技战术发挥状态,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希望为提高我国女排的竞技水平和训练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定量的角度出发,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第29、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在参赛队员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年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6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反映出中国女排在相关数据上与比赛对手的优势和差距。研究发现:2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参赛队员身体形态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中国女排平均年龄低于比赛对手,趋于年轻化的趋势;中国女排的扣球和拦网高度高于比赛对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女排现阶段(1995年至今)参加世界三大赛所取得的成绩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现阶段中国女排发展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备战伦敦奥运会中的中国女排一点启示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