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好中小学数学衔接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时期承上启下的阶段 ,它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延续 ,又是后继学习的基础 .从现实情况看 ,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学好初中数学内容 ,形成初一基础不好 ,初二严重分化 ,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 .仔细分析 ,初二分化 ,起源初一 .初一是中小学数学内容衔接的重要关口 .因此 ,搞好中小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 ,是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认知心理学指出 :学生学习时头脑中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是决定学习结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因素 .因此 ,搞好中小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要在认知过程上着力花功…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又是所有理科学习的基础学科。由此可见,能否学好初一数学关系到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质量。先列举一下在初一阶段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地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地解决  相似文献   

3.
赵寿松 《学周刊C版》2010,(4):128-128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个难题——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初二更为明显。但追本穷源,分化却始于初一年级。怎样预防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早期分化,我三十二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必须从初一抓起,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是中学打好基础的阶段,而初一则是这个基础的启蒙阶段,这阶段数学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由小学进入初中,数学无论是内容和思想方法上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有部分学生已开始不  相似文献   

5.
初一数学学习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对于初一数学的教学效果的优差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本人今年再次(第三次)教初一数学,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传教与学生的学习是教学的矛盾双方,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教师首先应对初一数学教材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大纲要有比较全面的掌控。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教材、学生、老师,将三者合理地结合,从而起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这个学期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初一数学课程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的开始,只有在此阶段中学好数学知识,才可为后续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而教师在初一数学教学上需注重这方面。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学生在初中数学入门学生所面临的困难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此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进而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各位老师,初一年级的同学们: 大家好! 《初中生数学学习》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杂志.她是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她拥有几十万读者,是誉满二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师生热烈欢迎的一本初中数学课外读物. 《初中生数学学习》初一年级版是专门为初一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的杂志.杂志的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的教师,我深切知道学好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生数学的基础构建过程,还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蒙过程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从初一到初三,有的教师认为初三是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它包括知识的系统复习、查漏补缺,它经历各种考试的千锤百炼。我却觉得,初一才是学生最重要的阶段,它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新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态度的养成阶段,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从起始年级(初一)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摆脱思想束缚,释放出学习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初一数学的入门教学效果的优差是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本文探讨了这方面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初一是初中的基础,初一数学基础是否牢固,将直接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这里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的衔接,学生意志的培养,层次教学和学习方法进行探讨,对初一数学的启蒙教学提出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现在中有一部分新同学就是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初二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而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从教材编排可以看出,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虽然能应付自如,但也慢慢出现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后,就会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徐国文 《考试周刊》2014,(43):86-87
《有理数》是沪科版初一数学教材的第一章,有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蕴藏于其中。在初中数学学习开始阶段,就有意识地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日常教学中,会为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思想有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化归思想等.本文结合初一《数学》各章节的教学,谈谈如何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初一数学教学中.一、方程思想  相似文献   

16.
高伯苗 《特区教育》2011,(12):19-20
差不多每所初中学校都在演绎"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的真实故事.如何前瞻性地预防或者尽可能地减少初二初三的极度分化?就数学教学而言,在初一新生阶段,新班级的学习风气尚未确立之前,极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一条积极的应对措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从起始年级(初一)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摆脱思想束缚,释放出学习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通常称为数学模型.数学家布克(R.C.Buck)曾说:"模型化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处于所有数学应用之心脏,也处在某些最抽象  相似文献   

18.
初一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许多小学: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屡受挫折.通过与这部分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后,发现他们的问题大都出在滞后的学习习惯上,这已成为影响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而习惯养成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证.相比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由"知识教育"转向"能力培养",而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很难适应这一变化,根据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9.
李文俊 《考试周刊》2014,(80):82-82
<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从小学进入初中,总有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他们的数学思想仍停留在小学已知数的范围里,不适应字母代替数字的新知识,容易对数学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与信心,影响数学成绩,形成两极分化。初一是整个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是基础的基础。基础打得扎实,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深造中受益匪浅。那么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有什么不相适应的地  相似文献   

20.
张苏伟 《中学数学研究》2017,(1):F0002-F0002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一个现象,有不少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进入初一后却告别了昨日的“辉煌”,数学成绩出现比较大的滑坡,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数学成绩跌人谷底.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和初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小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