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育敏 《教育导刊》2004,(15):61-62
评价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正确的、激励性的课堂评价可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或进步之处,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促使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重视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及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以下是我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品德评价方式主要是一种教师评价,即只有教师才具有品德评价的权利,而学生则没有。让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就是要把品德评价的权利重新赋予学生,使学生成为品德评价的主体,进而参与到整个品德评价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品德自我评价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认为要想真正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品德自我评价者,必须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道德发展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和自我矫正,最终实现自身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3.
王恩庚  冯小华 《教师》2010,(6):37-3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探求和回答问题,并能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创造及自我评价,教会学生“学会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合理、高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有助于他们获得最充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如何利用好课堂评价这个教育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呢?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方都处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有效信息,如指导…  相似文献   

5.
一、“P M P”评价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主体的价值观念。“PMP”评价首先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参与评价过程的价值性,倡导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个体性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中独特的认可和积极评价。如有的学生虽然总体发展水平一般或较差,但其个性特长发展突出,同样可得到积极评价的情感体验。而促进个体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充满自信、挖掘潜能、发展特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其次,是尊重学生评价的自主性,改变传统评价中,评价者(教师)似“检查官”,学生是检查对象的这种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师生在评价…  相似文献   

6.
李金凤 《成才之路》2010,(26):66-6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课堂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导航棒”,在改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音乐课程的评价已成为音乐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新时期的教学评价引导我们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标准地去审视学生、评价学生。让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更好地实施评价呢?  相似文献   

7.
研究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指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也进行相应的探索和研究。一、合作学习的评价特征1.重视综合评价。合作学习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其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地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此须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往的量化评价方式抹杀了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努力与进步。而合作学习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有利于更清晰、准确地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如除笔试之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等。3.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合作学习中评价者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共同参加。这种评价方式,可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能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4.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合作学习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学生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而在课堂上.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可见.课堂话语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对学生作出及时、正面、清晰且具有导向性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他们享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模式,使评价信息由原来的来源单一转变为来源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和真实。在学生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体现的是一种促进学生反思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性评价观,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或其他评价者,评价的标准是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之上设定的,评价的内容涵盖了认知因素(即智力)、情感因素(如好奇、兴奋)以及体验因素(如自信、自律、自尊等)等多个层面,评价方式既可以是即时评价,也可以是延时评价,评价的地点可以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自我评价能否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0.
杨琼 《当代教育科学》2003,(1):31-32,35
一、自主选择式考试的缘起及内涵 由于受知识本位价值观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价存在着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第一,从评价内容上看,考试试题大多重知识记忆,轻实践应用,不能全面地测量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第二,从评价形式上看,测量方式多为“卷面考试”,“一张试卷定优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第三,从评价主体上看,忽视了被评价者自身的能动作用,背离了评价的人本主义原则,使学生长期处于“被评价者”的地位,不利于唤醒他们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意识。第四,从评价功能上看,突出了甄别和筛选,致使本应为教学“服务”的评价变成了教学的“主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素  相似文献   

11.
津门飞鸿     
南开区教育局召开小学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于3月13日举行。南开区在思考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方案时,突出了评价的三个功能:一是发展功能,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激励功能,今年在口语考试的考查评价中,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使评价真正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三是诊断功能,在今年的六年级考试内容上重点解决“哑巴英语”和“作文成人化”两个问题。今年的英语检测在笔试、听力考查的基础上增加口语检测内…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乏弹性发展的空间,是一种“计划经济”的课堂模式。“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性,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3.
叶霞春 《考试周刊》2011,(76):228-228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实施评价的基本做法 1.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者。主动权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我们将评价者由单一的教师发展为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共同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以与学生民主平等的态度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指导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人们都感觉到评价不仅在实现分类的选择上发挥着作用,更多的是通过评价来更清晰、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评价就像路标,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指明方向。学生展示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从而产生成就感,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以激发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同时,教师利用评价手段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  相似文献   

16.
曹春霞 《考试周刊》2013,(94):58-58
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评价可以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对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评价的方法和形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形成评价主体参与、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的开放性评价体系。一、引导学生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舞台——民主性评价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民主性的评价就是让学生也有评价的机会,组织他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启迪,让学生从中受到鼓励,增强信心,明确方向,大胆参与,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学习走向深入。课堂评价三大内容是关键能力、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学生必须成为关键的评价主体,“清楚终点在哪”“明白身处何方”“懂得如何抵达”,是学生成为合格评价者的三大条件;提前孕伏、融入过程、对标研判则是课堂评价三大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自课程改革以来,“任务型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被教师们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教学方式不当、评估机制不合理、学生焦虑等多方面原因,学生缺乏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设计有效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机制等方式,打消学生的焦虑心理,创造课堂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日益多样化,其中课堂讨论成为教师们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讨论着眼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新理念。但是,观摩许多政治课后发现,课堂讨论较多的是流于形式,成为公开课、优质课“做秀”的手段,难以收到成效,影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