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微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上次实验考查时,我本来很紧张,但很幸运是您监考,于是我就不紧张了,因为教过我的老师中您总是微笑着的,使人感觉很亲切,很友善……真的,老师的笑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这是一封学生来信,信的最后一句"老师的笑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还加了着重号. 老师的笑,对学生真有那么重要吗?  相似文献   

2.
习惯成自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5,(19):36-37
片断一(黑龙江苗鸿爱老师执教)仅仅是夸赞白杨树吗?师: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我们通过“解词析句”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写。生:这是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师:我们平时描写参天树木,常用哪些词语?生:高大挺立、高大挺直、高大挺拔……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中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用了哪个词?生:高大挺秀。师:谁能说说“秀”是什么意思?生:“秀”就是不俗气,很高雅。生:“秀”就是美而秀气、秀丽,很漂亮的意思。师:作者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4.
聪聪:王老师,把句子合并起来就是把句子一句挨(āi)一句抄在一起吗?王老师:错了,并不是任何两句话都可以合成一句话的。聪聪:那有什么条件吗?王老师:是的。要合并的两句话的话题必须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可省略第二句的主语,把第一句的句号改为逗号,连起来,两句话就合成一句话了。聪聪:王老师,举个例子吧。王老师:行。如原句:文文打开窗子。文文呼吸新鲜空气。合成句:文文打开窗子,呼吸新鲜空气。聪聪:噢,我明白了。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后,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变,但语句更简洁了。王老师:确实是这样。☆边读边练☆把两句话…  相似文献   

5.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师:听一位老师说,我们班同学特别喜欢学寓言故事,是吗?生:(齐)是。师: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题目叫《守株待兔》。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要求听清楚了吗?下面就听老师来读这个故事。(师范读课文)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生: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师:其实,题目“守株待兔”这四个字每个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比如“兔”就是指句子中的——生:(…  相似文献   

6.
《三峡》我是第二次听陈靓讲《三峡》。第一次是在国庆节前,2004年9月28日,在郑州,全国中语会组织的活动上,她是一等奖。并不是在乎奖次,而在乎这节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文言文怎么教?陈靓老师讲,要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抑扬顿挫,读得有情有味。这是不错的。过去我们的主张是“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读一句,比如“自三峡七百里中”,哦,从三峡到这里七百里当中,讲下来:“自”,是什么意思?“中”,是什么意思?一个个字地往下讲,讲完一句再来二句,串讲到底。今天陈靓老师的课,则是用诵读来取代传统的串讲。什么是“诵读法”?就是在基本理…  相似文献   

7.
2004年第7、8期《小学语文教学》合刊中《这不是“反问”句》一文,龚重雅、龚慧琴老师指出“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一句不是反问句。首先,两位老师认为,武松的这句“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是“有疑而问”,是“出于对店家自夸酒好的怀疑,武松很自然地要问问店家:‘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这样理解这句话是不是曲解了它在原文中的意思呢?联系后文:“武松从身边拿出一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可以看出,对于武松来说,他当时坚决认为店家“三碗不过冈”之说是一派胡言,于是,用“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一句来…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带过多年初三毕业班的老师,我读了“梦梦的自述”后,很有感慨。梦梦渴望老师的理解和关爱,甚至很在乎老师一句理解的话儿、一句鼓励的言词。这种望眼欲穿的心态,我很能理解,也觉得很正常。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也希望别人的理解和关爱吗?不也无法忍受别人的冷漠和误解吗?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心灵脆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上,老师板书:蔚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同学们见了都很惊奇:“数学课怎么给我们上语文了?!老师:“你们会不会缩句?”学生马上答道:”天空飘着云”“很好”老师点点头说,“下面再做一道缩句练习.4.8加上6/5的和除以1/3与3/4的积.学生一时答不上来,纷纷议论:“数学也要用缩句?”“这种句子怎么缩呀?”“缩句和列式有什么关系?”随着学生情绪的发展,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句话里说的是谁除以谁呀?”  相似文献   

10.
有位老师教四年级《荷花》一课,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用了对比方法。小黑板上出示了两个意思相同句式不同的句子。A句:“看看满池的荷花都很美。”B句:“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A句是教者设计的,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老师:近来心情可好?老师,多变的心情不仅会影响健康,也让我觉得很遗憾. 记得刚开学,班主任说您是一个严肃的老师,让我们上课听讲.可第一节课,您说了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耶!",让我们笑了半天.  相似文献   

12.
教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尤其是这样。它虽然简朴,但使用起来并不简单。有位老师是这样使用教鞭的: 在总结小学第二册语文《我们的好老师》这一课时,教者要学生谈谈课文中我们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位认真批改作业的老师,有的说这是一位不怕困难的老师,有的说这是一位带病上课的老师……学生回答一句,老师板书一句。学生把课文里那位老师的优点全答出来了,就是无人概括出“我们的老师是位好老师”这个中心意思。听这堂公开课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女主角:Nicep en.男主角:Ig otitoverth ere.It'sasteal.在一部电视片剧集中,男女主角在路边露天咖啡室聊天时说上述两句话。假如你不看中文字幕,听到这两句话会怎样理解呢?It'sasteal是不是指笔是偷来的呢?男主角是贼吗?非也,非也。我们可用上文下理来理解这句地道英文口语的意思。女主角说Nicepen是因为看到男主角有一枝漂亮的笔,这句话自然有赞美的意思,即“这笔蛮别致的”。男主角答:Ig otitth ere,再说it'sasteal.Asteal是英美流利口语,指“极便宜的东西”。男主角不是贼。他说的话意思是:“我在那边买的,很便宜。”由于ch eap有低…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有许多名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言.看到这些千古传诵的名言,大家是否会想到名言也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依据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用概率的知识解释一下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占的科学道理吧. 孔子是一位大学者,伟大的教育家.虽然他的学问很高,但仍然很谦虚,自称与任意两人(加上自己共三人)同行(简称"三人行"),则他们中间一定有一个可以做自己的老师(简称"必有我师"),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作业本发下来了。咪咪打开作业本,发现很多词语都画上了红线,它们是:很白、很黑、很香、很酸……老师还写上了一句批语:你用了那么多的“很”字,“很”字真的太累了。咪咪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就去问老师。老师说:“请你读读这些画线的词组,有什么感觉?”咪咪认真地读了两遍,说:“一篇作文里,用的‘很’字太多了,觉得很单调,而且也不形象。”老师说:“如果把‘很白’换成‘雪白’,‘很黑’换成‘漆黑’,‘很香’换成‘香喷喷’,‘很酸’换成‘酸溜溜’再读读看,感觉又怎样?”咪咪按照老师说的方法读了两遍,恍然大悟地说:“老师,换上了您说的这…  相似文献   

16.
有老师谈日常教学工作繁重,其中有一句“光是每星期的改作文,就让我累死了”.我脱口说了句:“谁让你改作文的?”说出这句话,就有点后悔,这下我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来解释这个问题了.没想到的是,这位老师很兴奋,他认为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啊,谁规定过语文老师一定要“批作文”“改作文”的?但是,更多的老师会认为这简直大逆不道,如同谋反:学生作文,怎么能不改呢?可是,这么多年的“批改”,有没有进步?为什么学生还是那么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7.
小议right     
在这初中英语中,right一词很常见。但它用在不同的句子中,便会有不同的意思。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含有“right”的句子,譬如,“All right.”,“Thats right.”,“Thats allright.”等,但很多同学在使用中常常会混淆不清。下面我们对它们的意思和用法作一辨析。1.A llright.此句常用来表示赞同对方的建议或主意,意思是“可以”、“好吧”、“行”。例如:—C an you take this dictionary to June?—A llright.有时还可以表示身体健康,相当于fine,即“身体好”之意。例如:—H ow are you today?—Im allright/fine.2.T hat s right.此句只表…  相似文献   

18.
“前后句不连贯,段与段之间衔接不紧。”这是老师给一些同学的习作写的评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这些同学在写作文时没有注意过渡。文章的过渡好像桥梁一样,它可以把不同的意思巧妙而紧密地连接起来,让阅读的人能够顺利地从一层意思转入到另一层意思,不至于让人感到突然和跳跃。那么,作文中哪些地方需要过渡?怎样过渡呢?一、文章的内容在时间、地点等方面发生变化,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或上下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变化较大,就可以利用过渡句来进行过渡。如《颐和园》一课,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是: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是…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我们家的猫》(第1自然段教学)教法(一):1.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出示中心句: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提问:“古怪”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相似文献   

20.
女儿的语文老师发来短信,让我们看一看舟舟今天写的作文。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舟舟在作文里写了什么让老师难堪的话,人家找我们告状来了?想一想,很有这个可能。我们这个宝贝女儿舟舟,从小继承了他爸爸胡言乱语的光荣传统,平时总是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样子,虽然才上小学,可是说出来的话经常会让我们忍俊不禁或者吃惊不小。这次不知又惹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