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思想中充满着博大的生命关切,形成了万物缘起、众生平等、因果报应、清规戒律等丰富的生命伦理内涵。佛教对生命的解读体现了生命的过程性、关系性、众生生命本质的一致性。公民道德教育、和谐社会构建、全球伦理形成、生态文化建设,应从佛教生命伦理内涵中找到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佛教平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四姓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既是针对印度现实社会中的出身、种姓、性别和宗教信仰的诸多不平等现象之反抗,又体现出了完善的人格,提高了人的觉悟,使人能真正成为不愧为万物之灵的人。该思想既是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又可以看成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理论基础。佛教的生命平等观和万物平等思想,是把其他生物放在和人类平等的甚至是至亲的位置上来诠释的,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佛教中的"缘起性空"的无我论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否定。任何生命没有可以驾驭其他生命的特权,这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现代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危机已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我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和佛教的"万物平等"思想无不闪烁着生态伦理的光芒。深入探讨古代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思想对现代生态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南禅宗思想中,蕴涵着关爱自然、敬畏生命、追求和谐的生态美学智慧。其文化基因主要包括哲学、伦理和民俗三个方面。其哲学基础是佛教的“缘起论”与“无我论”。其伦理基础是佛教伦理中的善恶观与业报论。其民俗基因是南方巫文化。湖南禅宗不但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湖湘文化(主要是湖湘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于西方现代性价值观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及其解决路径,生态伦理无法从西方文化内部突破传统观念的禁忌,而开始借助于"东方转向",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中寻找精神资源。与道家的"无为"、佛家的"无我"主题不同,儒家的"仁民爱物"由血缘亲疏的人际伦理关系扩大到整个自然界,在人与天地万物共生同存的"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走向"制天命而用之"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相辅相成的生态伦理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6.
"中观"和"无我"是佛教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原始佛教时期的思想中就蕴涵有这两个概念的内涵,龙树时期,正式从"中观"原则来理解"无我"思想实现了两者的融合统一,汉藏两地佛教从不同方面发展了这一思想的内涵,体现了"中观无我"思想发展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建设生态文明,就要继承和发展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儒家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基础是"仁学"思想,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之道。儒家普遍怀有一种热爱大自然的伦理思想,即"仁民爱物",这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一再主张在实践中对自然万物既要合理利用,又要有效地进行保护,如"取之有时"、"取予有度"、"用之有节"等等。主张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尊重自然万物,珍惜自然资源,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些思想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家生态哲学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论、"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三个方面。"道法自然"突出了宇宙万物运化过程的自然性,认为人与万物均由道而生,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尊道贵德"强调尊重自然运化过程及秩序的价值以及人与万物自然本性的价值;"自然无为"主张"无为而为",减少对自然万物的干扰,顺应、发挥自然造化过程及秩序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孟子"仁民而爱物"的生态理念中含有丰富的精神养料和思想营养。性善论、人禽之辨说和"万物皆备于我"为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处时代生态环境的恶化则是其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包括:加强水利建设;保护自然资源;树立生态伦理道德观及"爱物"的实现路径。吸收孟子"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精髓,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梵净山良好的自然环境得益于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主要包括精神世界的生态伦理实践、日常生活的生态伦理实践和保持水土的生态伦理实践。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仍然在继续,仍然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佛教伦理提倡"行善积德"、"普度众生"、"大慈大悲",体现了其宗教道德的人本性和生态性伦理观。佛教因果观涵括了善恶有报、改恶从善、劝善度人思想,既注重平等、责任、尊严的社会伦理,也具有深刻的重视环保的生态伦理价值和生态伦理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彝族认为,天是一个整体,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彝族宗教中,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在充满灵魂与鬼神的宇宙里,人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生灵。因此,对于其它的生灵,要讲究生态伦理,人与动物不能无缘无故相互侵害。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国内外评论界倾向于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或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观照库切布克奖小说《耻》中的动物伦理观以及生态思想。然而,我们若走出欧美文化批评的既定阐释框架,会发现库切与儒家思想有着高度的契合。文章尝试从道德、政治和同情这三个伦理、政治元素入手,借助儒家思想考察《耻》中的生态伦理观,认为《耻》不仅聚焦道德、政治与生态之联系,揭示其是产生生态问题的精神性根源和体制性根源,同时注重同情的伦理影响,主张人类关爱一切生命,以同情之心实现人与万物的“有情共生”。小说对将世间万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呼吁,对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诉求,对进行跨物种之共情想象的倡导,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构建了独特的伦理方案,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生态伦理的需求越发迫切的情况下尤显珍贵。从儒家思想观照《耻》,库切文本超越国族和文化阈限的普适性生态意义得以呈现,而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亦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4.
晚期海德格尔认为,在本性语言的召唤下,人的世界与以天、地、人、神为代表的万物达到相互映射对方的一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存在自身显现出来,世界世界化、物物化。老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形态的道内在于万物中,道与万物之间是一种相互规定对方的生育关系。从这种关系性的角度来说,海德格尔与老子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共通性。  相似文献   

15.
周代生态环保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源起先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于后世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古人逐渐确立了爱护自然和生命的行为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的客观作用。"万物有灵观"长期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并成为后世生态环保思想形成的重要源头。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图腾主义的信仰,说明了人类尚不能积极地进行对自然之物再生产,而只是消极地禁止对自然界的动植物之剿灭。西周至春秋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已经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天、地、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各种联系的整体,它们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它也促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加里·斯奈德的作品充满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自然与人关系的生态整体观。这一生态整体观为他的其它生态思想奠定了基础。斯奈德认为,自然与人应是紧密相联的,自然与人连同无数个"另者"应和谐地共存于一个"大网"中,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的特点之一。联系或关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黑格尔的体系是神秘的,但他的基本思想却是辩证的。黑格尔强调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概念中的反映。黑格尔认为,实存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直接统一,因此,实存也就是事物。在他看来,一切实存都是相互联系的,根据与后果是相互依存的,整个世界就是无限联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相对的,此物制约他物,而他物也制约此物。列宁对黑格尔关于整个世界的必然联系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具体性的思想很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的命题中,人与自然结下原生关联,并且人的存在及其生存敞开,都要接受自然法则的引导.这种反惟人本中心论的生态整体思想,要求得全面的确立,不仅要探讨伦理的生态本性,更需要重新认识我们人自己.因而,重新考察我们作为人的来龙去脉,重新认识我们的存在之母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重新去发现我们与自然宇宙、生命世界以及万物生命之间的血肉关联,是全面求证"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命题的根本认知前提.  相似文献   

19.
佛法首先破五蕴,觉悟“人无我”,认识到万相万物由四大合和而成,一切皆是假相非真.其次,佛法破因缘觉悟“法无我”,认识到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是空,因缘法并非实有.最终,佛法提出“万法皆空,三界唯心”,觉悟世界一切相、一切法“不一不异”的道理,认识到世界是染是净不一不异,存在共融理事无碍,得失喜怒空有不二.每个人所在的世界并不相同,世界的大小,事物的善恶,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自心.佛教的最终目的,是教导每一个人走向充满愉悦和幸福的净土世界,这只需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就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20.
聂聃,胡晓青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撰文认为,“修善持戒”是中国佛教修行论的主要观点,也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式。佛教修行认为宗教伦理的实践,主要以修持戒律来达到善的要求。立足于道德伦理实践的佛教认为成佛依靠修持,而修持先受戒,由戒生定,依定发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思想体现了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这也是佛教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