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随着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校园规划越来越被重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校园的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针对不同的环境,依据建筑的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多种形式的校园建筑空间组合及环境景观设计也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教育》2006,(30):10-11
背景:9月7日,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在美国成功上市,持有31.18%股份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一夜之间身家达到2亿美元。中国最大私立教育服务机构新东方创建于1993年,作为民办教育的先行者,俞敏洪的亲身经历为民办教育投资者们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也引发了人们对民办教育产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是人类文化的集散地,校园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是课堂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应充分发挥其环境育人功能。文章探讨了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及构建新世纪校园文化空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比如网络、旋转、空间的操作、内部空间设计语言等具体的空间操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园疫情防控的关键是"杜绝源头、切断途径、保护师生、安全复课"。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来看,合理安全地使用校园主要涉及整体环境中的日常通风、空调使用、安全用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安全防护,以及教学空间、生活服务空间、办公后勤空间、盥洗空间等建筑空间的安全使用。未来教育建筑的规划设计应融入安全防疫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壁画的载体,壁画要服从特定的建筑环境。壁画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及建筑空间等因素,达到壁画与建筑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以一个典型历史地段更新的实际工程为例,尝试利用综合的分析评价方式,解析空间与人,空间与社会,空间与文化的关系,并结合不同的设计手法,使得城市空间、历史建筑为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探讨了城市特色的营造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阐述了重视这二者关系在城市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2014,(3):134-135
阿语楼,可谓是北外校园内最具异国特色的建筑,由阿联酋王室出资建设,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得最完美的建筑之一。金自相间的楼体,配上椰枣树状顶、穹隆、开孔等富有伊斯兰建筑特色的造型,在阳光、绿树、蓝天的映村下,宛若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9.
葛文伟 《海外求学》2003,(24):24-25
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与你交流一下你的规划.和学生交流出国、就业和人生的话题是我在新东方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新东方的几年工作中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自学的学生,大专的学生、自考的学生,他们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最独特的一群.他们被传统的高等教育割裂在狭小的空间.他们在学位中心论的现实的就业市场前苦苦地奋斗着同时也迷茫着,一方面为了获得一个竞争的机会他们需要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创建于1993年,自创办以来,累计已有300万名学生参与新东方培训,仅今年就有87.2万名。截至2006年5月31日,新东方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与此同时,新东方还拥有网络虚拟社区,大约有200万注册用户。  相似文献   

1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校强化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在始终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下,着眼培植德育新理念,积极营造德育大氛围,着力打造德育硬环境并用心改进德育软环境,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加快高校品牌建设步伐,推进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急迫需要。大学制度创新能够为高校品牌建设营造适宜的外部与内部体制环境,缔造高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也是解决河南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其着力点是,积极推进政府对大学管理制度和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塑造崇高的大学精神与文化,为品牌大学建设与发展营造体制机制环境与精神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语言环境对语言的习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外语学习都是在课堂里进行的,缺乏自然的语言氛围。如果能营造出良好的目的语环境,将极大地促进外语学习。ICQ网络聊天活动在营造良好语言环境方面有极大潜力;但倘若利用不当,也会对语言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合理设计ICQ网络聊天活动,以达到为学习者创造良好语言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提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期是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期,环境作为教育的第一要素,如何通过创设书香环境,让幼儿与阅读环境积极互动,从爱阅读到会阅读,这一直是书香幼儿园管理者努力思考和追求的。因此,我园以优化书香幼儿园的环境管理为目标,通过管理的“三化”策略,创设浓浓的书香氛围和宽松适宜的阅读大环境,引导幼儿与图画书积极互动。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和阅读拓展活动中引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个小的英语课堂可以称之为一个英语学习的微环境。在这个微环境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课堂关系是微妙的,怎样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创造和谐的课堂微环境,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分析需要遵循怎样的教学原则,才能有利于课堂微环境建设,实现英语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明清“小学”德育环境建设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小学”的德育环境建设是指教育者主动创造具体的德育环境,以使受教育者受到熏陶、感染的一种德育途径。它包括“小学”的“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前者指学校的选址、布局与教室的布置、安排等物化因素:后者指教师的选用、学生的日常活动要求等无形的,但又能时时处处让人感觉到的精神因素。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进德修业”环境,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明清“小学”的德育环境建设经验对当今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存于不同生境的人们的共同体,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凭借这种文化,人们又共同结合成一个社会聚合体——民族。同一民族的成员凭借其特有的文化去征服、改造、利用和协调其生存环境,从生存环境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养分,以创造所有成员的全部生存条件,来维系该民族的延续与发展。于是,生境、民族、文化形成为一个连环套。在这个连环套中,生境是民族生存的基础,文化既是民族在应对生境过程中的创造物,又是民族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文化成为这个连环套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文化的规约下,民族具有自身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文化反映民族精神与力量。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环境大学生素质、对塑造健全的人格、体格有重要影响,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育人,应在实际工作中寻找有效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斐  叶春霞 《成人教育》2012,(11):89-91
地区人文环境对维护教师的心理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区环境、职业环境、人际环境等对教师的心理安全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关于提升教师心理安全的策略,即优化农村社区教育环境,促进农村教师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营造发展型的教育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创建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零月秀 《高教论坛》2006,(6):97-99,104
为适应素质教育及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积极创建一个合理的适合学生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论述了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的创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