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金属氧化物(如Fe_2O_3等)被H_2(或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是:先在H_2(或CO)前配上与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个数相同的系数,然后再配其他分子的系数。 例如:Fe_2O_3 3CO高温2Fe 3CO_2↑ 二、碳氢化合物(如CH_4)与氧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是:碳氢化合物中氢的原子个数能被4整除时,碳氢化合物的系数配1,不能被4整除时配2,然后再配其他分子的系数。  相似文献   

2.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自然科学》第四册及人教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中都提到了灭火器原理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碱灭火器: Na_2CO_3 2HCl=2NaCl CO_2↑ H_2O或Na_2CO_3 H_2SO_4=Na_2SO_4 CO_2↑ H_2O  相似文献   

3.
(CLSiMe_2O)_2SiMe_2l与环戊二烯基钠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C_5H_4SiMe_2O)_2SiMe_22,通过2与nBuLi反应,再和M_0(CO)_6作用产生双钼负离子3Me_2Si[(η~5-C_5H_4SiMe_2O(CO)_3M_0]_2~-,3用Fe~(3+)/H_3~1O处理产生氧化偶联的M_0—M_0键新络合物4,4与Ⅰ_2反应产生M_0—M_0键裂解的六甲基三硅二氧撑桥联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碘钼)新络合物5。经元素分析、IR、~1HNMR光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刘晓渝 《化学教学》2005,(6):65-65,47
《化学教学》2005年1—2期20页指出鉴别固体Na2CO3和NaHCO3的新方法:根据反应热,与盐酸反应明显放热的是Na2CO3,明显吸热的是NaHCO3。笔者以为,这种方法欠妥,现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5.
其中各部分的药品或材料分别为:a、20ml浓H_2SO_4 b、20ml甲酸 c和f、橡皮管 d、玻璃棉 e、2克Fe_2O_3 g、3ml澄清石灰水 h、20ml酒精二、操作 1、用酒精灯给圆底烧瓶加热片刻后,移去酒精灯,再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甲酸慢慢加入热浓H_2SO_4中,便有CO气体产生。产生的CO气体  相似文献   

6.
<正>一、基础概念题例1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_2(g)幑幐CH3OH(g)ΔH<0,各物质的浓度如表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4min内用H_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4min内用H_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min(-1)B.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2.5%C.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铝和铬的性质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两性金属,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都被冷的浓硝酸钝化,其氧化物Al_2O_3、Cr_2O_3都是熔点高、硬度大的物质,其氢氧化物Al(OH)_3、Cr(OH)_3都是难溶于水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本文利用Al—H_2O系统的(?)—pH图及Cr—H_2O系统的(?)—pH图,对铝和铬及其氢氧化物的两性进行分析.一、Al—H_2O系统(?)—pH图图1为Al—H_2O系统的(?)—pH图,其作法是:(?)线代表H~ /H_2线.根据(?)(H~ /H_2)=-0.0592pH-(0.0592/2)1g(P(H_2))  相似文献   

8.
一、"净吃"思维的基本含义H_2O、CO_2与Na_2O_2发生反应时存在如下质量变化关系: (1)2H_2O 2Na_2O_2==4NaOH O_2↑固体增重36g 156g 160g 32g 4g (2)2CO_2 2Na_2O_2==2Na_2CO_3 O_2固体增重88g 156g 212g 32g 56g反应(1)中固体增重等于参加反应的H_2O中的H元素质量,从固体质量变化角度看,可以理解为固体"净吃"了H_2O中的所有H原子;反应(2)中固体增重等于参加反应的CO_2对应的CO(与CO_2物质的量相等)的质量,可以理解为固体"净吃"了CO_2中的所有CO.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3年12期《从一道全国高中联赛题谈起》[1]一文,谈到了1992年的一道赛题:设A_1A_2A_3A_4为◎O的内接四边形,H_1、H_2、H_3、H_4依次为△A_2A_3A_4、△A_3A_4A_1、△A_4A_1A_2、△A_1A_2A_3的垂心,求证:H_1、H_2H_3、H_4在同一圆周上,并定出该圆的位置。文[1]中此题证明的思路是:首先证得四边形H_1H_2H_3H_4≌四边形A_1A_2A_3A_4,这一结论揭示了两个四边形的关系.我们想到如果把垂心改为重心,是否有类似关系?三个四边形有什么内在联系?笔者通过深入研究,终于发现有下面重要结论。若A_1A_2A_3A_4内接于◎…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1.了解一氧比碳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认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与毒性。 2.通过把CO与H_2、C等物质进行对比学习,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3.对学生中进行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唯物主父教育与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 重点难点:CO的还原性。 课型:讲授新知识课。 教学用品:贮气瓶、铁架台、酒精灯、洗气瓶、燃烧管、火柴、小白鼠、CO气体、CuO、澄清石灰水。  相似文献   

11.
有一类几何题,已知条件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忽视这种不确定性,致使解答不完全,甚至发生错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出一些典型的例题,在习题课中灵活运用,收到良好的效果。请看下列三个例题及学生给出的解答。例1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AH_1,BH_2,CH_3是△ABC的三条高,试求△H_1H_2H_3的三个内角。解:因为A、C、H_1、H_3及H_2、C、H_1、H四点共圆(网1),所以∠BH_2H_1=∠HCH_1=∠BAH_1=π/2-B。同理,由B、C、H_2、H_3共圆,得∠BH_2H_3=∠BCH_3=π/2-B。于是∠H_1H_2H_3=π-2B。类似地∠H_2H_3H_1=π-2C, ∠H_3H_1H_2=π-2A。  相似文献   

12.
在学完各种类型的酸碱溶液[H~ ]的计算以后,每届学生都提出这样的问题:H_2SO_4溶液[H~ ]怎么计算?H_2SO_4为二元强酸,1mol·L~(-1)H_2SO_4溶液中,[H~ ]是2mol·L~(-1)吗? 师专所用《分析化学》教材不涉及H_2SO_4溶液[H~ ]的计算问题,而H_2SO_4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强酸,学生自然很想了解H_2SO_4溶液[H~ ]的计算问题。为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对H_2SO_4溶液[H~ ]的计算作如下推导 设H_2SO_4的浓度为Cmol·L~(-1),H_2SO_4的K_a_1≈10~3,K_a_2=1.2×10~(-2)。在H_2SO_4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式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插入含Pt有机物Pt(PMe_3)_2(C_7H_(10)O)的Pt-O键和PtC键进行研究,发现这两种插入方式有不同的路径。CO插入Pt-O键之间是一步完成的;CO插入Pt-C键之间分两步完成:先是PMe_3基团被CO取代,接着CO插入Pt-C键之间。计算结果表明无论从热力学还是从动力学分析,CO都更倾向于插入有机物Pt(PMe_3)_2(C_7H_(10)O)中的Pt-O键。  相似文献   

14.
1提出问题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有【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C_2H_5OH+2Na→2C_2H_5ONa+H_2↑)的实验,操作是用干燥的小烧杯罩住燃烧火焰,证明燃烧产物只有水气而无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反应本质。有不少学生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二试第一题是:设A_1A_2A_3A_4为(·)O的内接四边形,H_1、H_2、H_3、H_4依次为△A_2A_3A_4、△A_3A_4A_1、△A_4A_1A_2、△A_1A_2A_3的垂心,求证:H_1、H_2、H_3、H_4四点在同一个圆上,并定出该圆的圆心位置。 本题要证H_1、H_2、H_3、H_4四点共圆,用平面几何方法难度较大,不易下手,且圆心位置难以确定,竞赛试卷中得分率较低。下面给出解析法证明,不同于原参考答案,解法上较为直观。  相似文献   

16.
例1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_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得到的CO和H_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全国高中联赛第二试第一题是: 设A_1A_2A_3A_4为⊙C的内接四边形,H_1H_2,H_3,H_4 依次为△A_2A_3A_4,△A_3A_4A_1,△A_4A_1A_2,△A_1A_2A_3的垂心。求证:H_1,H_2,H_3,H_4四点在同一圆上,并定出该圆的圆心位置。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学生物教学》1994年第一期P_(26)登载王天云同志的文章认为:高中《生物》课本中,肽键结构应该写成—CO—NH—的固定模式,而不能写成—NH—CO—的形式。很明显,他认为肽键结构为—CO—NH—,而—NH—CO—不是肽键结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笔者认为,把肽键结构写成上述两种表达形  相似文献   

19.
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在于具体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标定及化合价升降总数的计算.本文根据不同反应采用五种不同的标价方法,能达到快速配平的目的.一、定零标价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困难时,可将该化合物中各元素都标为零价.例1.Fe_3P HNO_3——Fe(NO_3)_3 NO H_3PO_4 H_2O将Fe_3P中的铁和磷元素的化合价都定为零价,则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Fe 0→ 3 升高 3×3 P 0→ 5 升高5 共升高14|×3,N 5→ 2 降低3 共降低3|×14,可配得:3Fe_3P 41HNO_3=9Fe(NO_3)_3 14NO 3H_3PO_4 16H_2O.二、平均标价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中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例2.NH_4NO_3——N_2 HNO_3 H_2O,  相似文献   

20.
无机化学中,在介绍 H_2和 CO 这两种可燃性气体的还原性时,是以它们能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例进行说明的。其中 H_2还原 CuO 的实验是先通入 H_2,待试管中的空气完全排除后才能加热 CuO,原因是 H_2与空气中的 O_2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爆炸。而 CO 还原 CuO 的实验却先加热 CuO,然后再通入 CO,这样并没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提出,H_2和 CO 都是可燃性气体,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 H_2和 O_2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而 CO和 O_2的混合气体却不会发生爆炸呢?对这个问题应该从混合气体爆炸反应的机理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