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宣言:原则与最佳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1月7日,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在"2013中国图书馆年会"的主题论坛"阅读的未来:生态重塑与阅读复兴"上发布了数字阅读系列白皮书,包括《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宣言:原则与最佳实践》、《上海图书馆市民数字阅读平台技术接口规范》和《上海图书馆手持数字阅读终端用户评价报告》等三项内容。该白皮书系列对目前图书馆开展电子书借阅服务的相关原则、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这里刊发其中的"宣言篇",涉及电子书产业链上下游的分析和图书馆电子书的业务模式等内容,提纲挈领地探讨了图书馆的职业使命与开展电子书服务的关系问题,系统归纳了电子书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最佳实践等,希望能对规范图书馆的电子书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原文还把IFLA和ALA发布的三个相关文件的翻译作为附件,这里限于篇幅,只给出题名。  相似文献   

2.
提供电子书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在积极地探索电子书的管理、利用和服务模式。文章对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就如何开展电子书服务,提高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效益提出建议:完善电子图书采选机制,丰富电子图书资源;拓展图书馆电子书发现渠道,提高电子书的利用率;建立健全电子书资源的评价机制,提高电子书服务效益;加强馆际合作,促进电子书的资源共享;加强对馆员版权意识的培训,重视对电子书版权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美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随着电子书数量的增加与普及,图书馆电子书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将电子书的收集、整理、借阅、管理等服务纳入到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中来,成为各类型图书馆重要的服务内容。[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研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美主要图书馆的电子书及电子书阅读器的借阅政策及服务模式进行比较,从中美图书馆电子书的流通、推广和电子书服务平台3个方面进行电子书服务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 借鉴美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经验,提出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网络调查法与文献调查法等方法,对美国高校图书馆电子书优先政策的内容与实践经验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归纳这些政策在内容、效力、政策细节等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书优先政策可划分为专门型、学科型、发展型和分散型,四种类型各具特点和优势。研究可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不合理、馆藏建设缺乏规划的现状提供借鉴,亦可为国内“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制定电子书优先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电子书的含义和优势以及电子书阅读器的特点两个方面概述了电子书和电子书阅读器,然后对高校图书馆与电子书的联姻措施进行了探讨,最后简要展望了高校图书馆电子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新模式将电子书借阅费用转变为获得电子书所有权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最新消息,作为电子书行业领先的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ProQuest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出版商紧密合作,将于2016年推出"Access-to-Own"创新电子书采购模式,该模式为我们所提供的一系列具有灵活性的电子书采购模式之一。这种模式使图书馆能将花在电子书借阅上的经费用于永久买断,从而获得书籍的所有权。它利用需求驱动采购模式(DDA),解决短期借阅模式(STL)中存在的价格问题;相较于短期借阅模式,"Access-to-Own"模式使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更多重点新书的内容,从而获  相似文献   

7.
OCLC和Ingram内容集团公司很快将推出一项新服务,通过WorldCat资源共享和ILLiad为图书馆读者提供他们馆藏之外电子书的短期访问。这一新服务将通过WorldCat资源共享服务扩展图书馆内容的访问范围,并加入了对Ingram的MyiLibrary电子书馆藏为  相似文献   

8.
电子书技术的发展,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出版生态,更让出版产业面临数千年来的最大变革。在电子书架构下的出版产业,将由电子书内容生产(作者与读者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电子书制作(格式规格与转换)、电子书交易中心(实体书店将不会再有渠道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手机阅读、平板电脑阅读和PC阅读3种数字阅读方式,电子书阅读器更适合深度阅读。虽然我国图书馆应用电子书阅读器进行借阅服务主要存在电子书资源及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障碍,但图书馆可采取积极与出版商沟通,丰富电子书资源渠道;结合数字资源建设,提供特色馆藏服务;应用加密技术,完善版权保护等对策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图书已逐渐渗入到高校的图书馆及日常的教学中。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存在的问题:电子书资源质量不高,其内容不能满足高校用户的需求;电子书专属阅读器限制了电子书的利用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完善电子书采选机制,丰富电子图书资源;建立健全的电子书资源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提供电子书服务现已成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挖掘网络免费资源、加强宣传和读者培训、推广移动阅读、借助参考咨询、整合检索系统、加强馆员培训。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在美国电子书发展历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零售商控制了出版商所有电子书的价格,并导致价格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电子书收入增长放缓。几家提供电子书订阅服务的公司取得了很大成功,而图书馆则在与出版商的博弈中打了漂亮的胜仗。在电子书和大众数字出版领域,2014年将会发生什么?数字图书世界网站精选并汇集了十个大胆预测以飨读者。1.巴诺:关闭或出售Nook,或者私有化巴诺一度似乎有望挑战亚马逊在电子书市场的地位。苹果公司进入市场后为所有零售商创造了均等机会;阿歇特、哈珀·柯林斯、麦克米伦、企鹅和西蒙舒斯特出版的电子书则为巴诺创造了制胜先机。  相似文献   

13.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以图书馆提供电子借阅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厘清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提出建立基于社会平衡机制的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系统的主要路径。[方法/过程] 介绍图书馆电子书和电子借阅的发展现状,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作者、提供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涉及作者与提供商的商业利益、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的权利和用户获取知识的权利,不同利益主体存在既冲突又合作的关系;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系统不够成熟,产生明显的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法律制度,维护公共利益;扶持电子书产业发展,规范市场行为;建立许可协议标准模板,保护各方利益;控制采购成本,促进电子书资源利用;发挥电子书优势,促进电子书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建民 《出版广角》2016,(15):35-37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正从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转向电子书。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馆配市场需求主体(高校图书馆)对中文电子书的需求情况和馆配市场中间渠道(馆配商)中文电子书平台的发展状况,提出作为馆配市场供给主体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尽快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工作,并且充分利用中文电子书平台加强探索合作。  相似文献   

15.
国外高校图书馆电子书利用权益相关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京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3):76-82
电子书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使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对于图书馆读者使用电子书的限制:对于浏览、打印、下载和传送文件的限制;数字版权管理的限制。②图书馆文献流通和馆际互借的限制:对于用户数量和用户类型的限制;对于流通的限制;对于以课程储备为目的的电子书使用的限制和对于馆际互借的限制; ③电子书阅读器在高校图书馆的借阅限制:专有软件和文件格式的限制;不能离线访问的限制;用户设备上的电子书存在被撤销的潜在可能。应对许可限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供应商处获取不限制使用的电子书、与其他图书馆和联盟合作从为用户争取最大权益的角度出发与出版商谈判对图书馆界有利的许可条款,并尽量购买供应商提供可接受的条款的电子书,同时培养用户良好的电子书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评价”体系的图书馆电子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全评价"体系的理论入手,分析了"全评价"体系在图书馆电子书评价中的运用,研究了图书馆电子书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制度。并深入研究了图书馆电子书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旨在对图书馆的电子书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使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电子书阅读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兰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1):131-137
从年代分布和主题分布两方面分析国内外电子书阅读器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1年是电子书阅读器发展的黄金年代.国内较多研究电子书阅读器对图书馆的影响、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国外则较多研究电子书阅读器试验项目的评估、电子书阅读器在图书馆及教学和科研环境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电子书阅读器研究的异同,指出国内学者应加强实际应用案例、应用满意度与效果、电子书阅读器在教学和科研环境中的应用、解决措施等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使用OPAC系统作为发现和访问电子书的主要渠道。图书馆OPAC系统对电子书的整合为编目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有限的可用记录、缺乏标准化、添加和删除电子书产生的MARC记录问题,供应商提供的低质量数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在微观层面制定本馆的电子书编目政策,在宏观层面制定电子书元数据标准,并建立联盟与电子书供应商谈判,以规范电子书市场,提高书目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群  王琼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0):94-99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阅读方式的普及,图书馆电子服务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如何更好地将国外有益的经验融入到我国的电子书服务中,提升读者使用体验,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面临的障碍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美国电子书服务的经验。[结果/结论]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电子书服务的对策,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电子书数字阅读的流行趋势,通过比较4类电子书阅读终端,并分析电子书数字阅读的现状和图书馆电子书数字阅读的应对措施,提出图书馆数字阅读的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