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峰生 《教育革新》2009,(10):40-40
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情感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不论是数学优秀的还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将来的考试,没有什么用处。  相似文献   

2.
<正>1.准确定位评价目标。与其他课程评价标准一样,美国中小学校数学评价标准的制度汇集各方面力量的参与,稳定性很强,十年修订一次。同时,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管理委员又不断注意每次评价信息的反馈,及时对评价标准进行修订,确保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每年发布的数学评价标准以及其他的主修课程评价标准,都会对评价内容、题型、学生水平、计分标准等做出详细规定,明确定位,并列举大量实例,非常便于中小学一线教师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3.
纪金凤 《成才之路》2010,(34):I0029-I002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并在不同学段划分出了具体的子目标体系,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4.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业标准研制课题组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中学生数学学科学业标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想了与课程标准相配套的,且适合北京市学生的中学数学学生学业标准.该学业标准在设计上较好地解读和细化了数学课程标准,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评价中贯彻数学课程标准;按年级细化了学生数学学业成就水平,有利于教师分阶段实施教学、评价学生;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水平层次描述具体知识技能水平和学生学年学业水平,既有利于教师分层设计实施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样例的方式呈现评价方式和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使用本学业标准.当然,学业标准在后续操作中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细化综合与实践分领域评价标准,梳理学年成就水平与学年中每一部分内容领域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设计可以更好地发挥试题样例与教学设计样例的示例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许多评价类型.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价这一教学手段时,须注意各类型评价的特点、内容和方向目标.始终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目标多元而又合理地选择评价类型,以达到科学、完整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而合理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6.
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的个体备课要做到在语文备课中,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课程标准细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转化组元与课时目标;依据课时目标设计高度一致的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依据评价任务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体上可从目标论、价值论和要素论三个领域进行分类,目标论确立了以促进教为主、以引导学为主和推动教学活动整体发展的目标;价值论有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结果主导,过程主导和标准测验/真实评价三种取向;要素论则主张通过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行为分析和课堂文化分析来确立标准。基于标准构成的复杂性,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依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层制定标准;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标准;标准的选取应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张徐健 《数学教学研究》2008,27(5):F0002-F0002
1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 1.1 评价内容的确定是教师能力的体现 数学课程标准一方面给教师和学生创设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把握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面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必然有一个摸索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数学课程标准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这样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9.
曾仁平 《考试周刊》2010,(25):74-75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相似文献   

11.
分析韩国课程与评价研究院发布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结合韩国的其他相关研究,发现,韩国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师生明确达成目标、教师重构数学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重视提问反馈、课堂内外评价教学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为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学业评价标准是对国家课程标准所求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目标测度的具体量规,其范畴体系是一个与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相匹配的综合评估系统。一个比较完备的学业评价标准实施方案应由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范围求和评价方法等素组成。研制学业评价标准,需考虑两大匹配因素:一是与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相一致;二是与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目标所确立的学生发展水平相吻合。学业评价标准的建构需制度立法,基本途径是解读国家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并遵照国情,加强本土化研究,且需根据地方和学校教育实际,制定多层面的评价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标准的内容和结果以及评价标准的学科特色方面存在问题.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让广大教师、教研员和大学数学教育研究者等多个主体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应该体现数学学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应聚焦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学生动态的、综合性的发展。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和SOLO分类理论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理论基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必须准确深入领悟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及价值追求;多维细化,构建可操作性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选用评价类型,开展多主体、多形式的评价;注重评价反馈,提高评价时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依循从划分11个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维度到明确不同学段每个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及其学段特征,再到呈现具体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水平特征的路径逐层推进与展开。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学的标准也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学教学质量获得提高,在中学教学中,重视中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研究,成为重要的教学问题之一.中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是对教学课程的价值事实进行的一种客观评价,有利于数学教师不断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中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研究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有效地促进中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出台的《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价标准(修订版)》中,对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创新,创建一个安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课堂上,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对学生课堂出色的表现,只用“太好了”“真不错”“你真棒”等概括性语言评价学生,或采用当场发小红花之类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张月娇 《考试周刊》2013,(70):68-68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这样的目标,达成评价的效度,必须做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数学交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数学交流,数学交流的重要性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但首次把“数学交流”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目的而明确提出的,是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1989年制定的((NCTM美国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这份文件将学校数学内容分为解决问题、数学交流、数学推理、数学联系四条线索,并详细制定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各年级对数学交流的教学要求与评价标准.英国在1989年制定的“国家数学课程文件”中也提出:“数学活动应能够使得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在应用数学中注意数学交流”;在1995年修订的国家数学课程文件中,有一项教学目标是发展数学语言,并将数学交流贯穿于四个学段.日本的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数学地表示、表达”;法国在教学大纲中提到,使学生“能明确地表述”,“使学生在书写和口头交流方面形成清楚的习惯”.此外,在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等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都把“数学交流”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也就建立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而其中的延迟性评价法。则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