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宏志 《云南档案》2015,(12):37-38
抗日战争期间,地处昆明北郊的麻线营村,产生了一个中国远征军战士与村里姑娘的一段旷世婚姻,曾一度成为当地的美谈。上个世纪40年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由在昆仑关刚打了胜仗的戴安澜将军率200师作为先头部队由广西经昆明赴缅参战。抗战老兵陈凯是中国远征军200师的一名坦克兵,安徽蚌埠李楼乡人,在担任坦克兵前曾当过炊事兵、汽车驾驶兵,还教过其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的女儿开车。  相似文献   

2.
沈阳军区某装甲团的新闻报道工作,连续7年在军区被评为先进。其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部队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新闻干事的努力,更得益于团队活跃着一支由22人组成的、“多兵种”的业余报道骨干队伍。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战士,其中有炮兵、修理兵、坦克兵、步兵、炊事兵,个个都是文武兼备的“新闻兵”。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当过6年的坦克兵,当时遇到的人有些我在30年后的今天还难以忘记。在这些人中,就有我的老连长辛占廷。当过兵的人都知道,称对方为“老”连长,或“老”排长,那他就是你刚入伍时的第一任首长。  相似文献   

4.
炮兵突击     
40年前还没有偶像的说法,但按照现在的标准我是有偶像的。我的偶像就是我们松山炮校校长孙长明。其实不只是我,他是我们炮校学员共同的偶像。那是我当坦克兵的第二年,我当了炮长,到团里的训练队集训半年。我们的训练基地、靶场都在象牙山里,为了训练方便,就住在象牙山下的松山堡村。我们把这个培  相似文献   

5.
苦练成才     
当笔者走过某坦克旅报道员郭海平那不足十平方米的陋室时,一种苦练成才的气氛立刻包围了我。你看,他的墙头上挂着“头悬梁锥刺股”六个黑体大字。(精神可嘉,作法不宜提倡──编者)一条足有丈余的白铁丝从房梁上垂在案前,一张三面装有铁钉的特殊方凳就放在案旁。他解释说:一这东西是我晚上学习写作用的。打瞌睡时,就用它提神,挺管用的*。小郭是在苦学苦练这条崎岖小路上成才的。一九八九年初,他带着一大捆写作书籍走进了军营。新兵分配时,他当上厂一名坦克兵。连队紧张的军事训练之余,他迷上广新闻写作来。两度春秋,他写了一大…  相似文献   

6.
王玉山是幸运的,入伍4年多,做了4年新闻工作。翻阅他那300余篇稿的见报剪贴本和10多个获奖、立功证书,真叫人眼热!岁月的日历翻回到1990年2月,王玉山入伍来到某坦克师,当了一名坦克兵。军营丰富多彩的生活,激起了他写作的欲望。紧张的训练2余,他开始不停地写,思想自己的名字某一天能变为飘着油墨香的铅字。然而,两个月过去,草稿塞了~床头柜,报上依然不见他的名字。对此,战友们不理解,王玉山却暗暗为自己打气: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终于,他写的第42篇稿子见报了!就凭这,他还成了连队的新闻人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7.
速览/国内     
《新闻实践》2014,(10):4-6
首届中国应急广播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广播报9月18日报道: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首届国家应急广播大会——“2014中国应急广播大会”9月16日在北京召开。应急广播是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通过广播向公众传递紧急信息的一种手段。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应急广播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主要由“三制一案一网”构成,即国家应急广播体制、国家应急广播机制、国家应急广播法制、国家应急广播预案和国家应急信息网。  相似文献   

8.
于晓艳 《大观周刊》2012,(25):60-60
国家豁免泛指一国的行为和财产不受男一固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方面的管辖国家豁免是一项国际法原则.主权率理论是其主要法律依据。关于国家豁免的范围,许多国家电后抛弃了绝对豁免的主张.转向限制国家豁免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康琴 《兰台世界》2012,(16):75-76
一、我国古代职官制度简析进入现代文明以后,对于一个国家事务的组成,通常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政治这一概念的普及推广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政治这一形态的存在,却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成立的时期。也就是夏代,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治伴随着国家这一载体的存在而逐渐形成。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体现,集中表  相似文献   

10.
沈红娟 《现代视听》2012,(10):46-49
21世纪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博弈不仅仅是经济、军事、政治力量的较量,国家形象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变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而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硬实力的飞速提升,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国际声望和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和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升。本文从国家形象的定位与传播、网络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网络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竞争情报行为者和利用者这一前提出发,认为国家竞争情报研究应具备总揽全局及有助于国家确定发展战略的思维模式。进而指出从国家竞争环境信息、全球竞争结构信息、国家实力信息、国家发展机遇信息、国家竞争力信息等方面开展国家竞争情报研究,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及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  相似文献   

13.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财富,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档案作为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原始性的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档案工作向信息化产业迈进的关键环节,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人类精神财富的再创造。是一项功在当今,  相似文献   

14.
自设立国家出版基金和编制"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以来,高校出版社和教育部属出版社策划了一批高质量的选题,出版了一批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准、传承中华文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精品力作,充分彰显了社会责任,有效提升了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5.
国家理念在国家形象传播和塑造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指导作用。国家理念的不同决定了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内容、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选择、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策略的不同,国家形象传播的效果对国家理念能起到完善和矫正的作用。国家理念是区别不同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政治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视野下探究国家理念与国家形象传播、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为做好国家形象宣传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纵向演化与横向区域比较两个维度,探究包括中国在内的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情况,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来源,抓取65个国家20年间近240万条学术论文的跨国合作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论文合著网络。然后从网络整体、核心国家、科研小团体三方面分析该网络现状及演化过程,并对核心国家之间的主要科研合作内容进行探究。[结果/结论]整体来看,合作网络的密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国家间的科研合作规模越来越大,但部分国家在科研合作开放程度上表现不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衰弱型和沉睡型国家较多;中国、俄罗斯、波兰、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印度和土耳其的核心度一直较高,合作内容多属物理学及相关学科;除核心国家之外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理位置上邻近的国家合作较多,东南亚、欧洲、中亚、中东等地区的区域聚集特征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本文中的“国家档案资源”指的是过去和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产生的具有国家和社会保存价值的档案。简单点说,国家档案资源就是需要由国家管理的全部档案资源。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指的则是国家档案资源的形成、收集和加工、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档案的能否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档案资源的加工、整理主要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其程序与方法已经固定化。相反,档案的收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档案工作的目的能否实现或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因此,这一问题一直是中外档案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也…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上将大众传媒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的认知有所不同,笔者基于国家对外传播=国家(对外)行为+解释国家(对外)行为这一框架,将国家对外传播的载体定义为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体育外交及舆论外交等。本文讨论的正是其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等大型活动的申办,宣传片成为近年来中国塑造和宣传自身形象的主要方式。作为国家声誉的象征,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一种"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巨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民族凝聚力、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20.
缺乏甚至丧失国家观念的人和部门现在有很多很多。就拿刘铁男落马这件事来说,每一个关心国家的人,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关心国家政治的人,都不会视为小事一桩吧?一个国家发改委高官,一个前国家能源局主管,他的违纪不仅仅是个人私生活出了问题,还涉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国家能源安全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