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口与资源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甚至连呼吸的空气,都由大自然赐给;另一方面,人类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又影响着自然资源的发展和变化。我国国土有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4%,而我国却有人口11亿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还在增加,而地球可赐给人类的资源已越来越少。 1、人均耕地日趋减少。  相似文献   

2.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这种认识恐怕是今天的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理性的思考。但思考归思考,悲剧故事还在上演。如今,人类文明的浪潮席卷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压缩动物们的生存空间,掠夺它们的生存资源,使它们成为人类文明的牺牲品。随着物种的日渐稀少,终有一天人类会尝到自己酿造的苦酒。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为我们提供了一组人与动物关系的警示录。一、人性的凶残在刀耕火种的时代,狩猎是人类无可厚非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馆     
当人类的数量急剧膨胀,地球资源越来越少,不能满足人类的生存欲望时,一些独辟蹊径的科学家,把人类的第二故乡定在了占地球表面70%的大海。他们不是要把海洋改造成适宜人类生存的绿洲,而是设想把人类改造成适应海洋生态环境的全新的人类——两栖人类。持这种想法的科学家认为,从生物圈的逻辑看,海洋里既有高山、大河、矿藏,更有从微生物到高级动物的较为完整的生物链。这就意味着高级生物可以跻身其中。从人类起源的科学观点来看,也可得出这样的认识:既然海洋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现象,培育了最初的微生物和动物,那么它永远是地球生命生存的黄金环境。众所周知,人类已经破译了一切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各种自然资源中,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就是“生命之源”——水。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可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1%,而人类可利用的江湖水和地下水仅占这1%的0.34%。目前,全球有26个国家面临水资源匮乏问题。在水资源匮乏的中东、北非地区,水已不只是一个危机,它已成了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天然贫水国,城市缺水频频告急。目前,全国日趋饥渴的城市也由1990年的270个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个。解决水的问题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环境危机与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地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温室效应”、化学品污染、酸雨、沙尘暴、淡水资源匮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森林破坏等等。它们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植物对环境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减小“温室效应”、减少酸雨的降临,净化大气,净化环境,清洁和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寒冷的极地、酷热的沙漠、缺氧的高山、高压的海底、失重的轨道空间——地球上有很多地办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加上地球表面的3/4被海水覆盖,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生存空间真可谓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7.
人类已跨入20世纪90年代,在这跨世纪和跨千年的时代。一方面,世界的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由于美苏两极共管体制的解体,使国际权力出现了分散化的趋势,争和平求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今天和未来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又面临着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因此,在人类面对长期以来固有的陆地生存空间相对缩小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会很自然地将海洋——这一占地球表面积71%的富饶而广阔的领域,作为其寻求发展和拓展国民生存空间的理想区域,从而使海洋成为世界各国在未来21世纪重点争夺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工交建设占地越来越多,我们的地球越来越挤,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有朝一日我们也许会被“挤”出地球。为解决地球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的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提出并试验了许多方案。 重返地下,再度穴居,是人类近期选择的出路。我们的祖先早期就是在洞穴中生存,钻木取火地生存下来的,而今我们又要重返地下。所不同的是现今科学技术发达了,向地下发展也比我们的祖先拥有了主动权。日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具有维持地球生合,改善人类生存空间曲生态价值。林业作为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多方面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动植物生存和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地球上水资源极为丰富,总水量约为31.6亿元立方公里,地球的表面积的71%为水复盖。但是人类所需的各种用水基本上都是淡水,真正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却很少,仅占总水量的0.34%左右,因此保护好水源,不使水体受污染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不断地回归本源,开始探索人类生存空间——地球,人类了解地球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强烈。无论是地质还是气候,都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而这恰恰证明了地理在当前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珍惜水资源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上孕育着多种多样的资源,其中水就是一种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资源。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分成海洋和陆地。其实地球上的水还是很多的,但这么多的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却是极不平均的。其中97.3%分布在海洋中,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的地球科学体系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的主要任务 人类拥有一个地球。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从事一切活动的自然环境,而且是人类生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效应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长,不远的将来有可能超过自然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如今人口剧增、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包括自然灾害)已成为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它们都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千万年来,人类在陆地上栖息、生存、繁衍后代,大地也以慈母般温厚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可是人们却似乎忽略了占地球面积70%的海底,那也是可以栖息、生存的场所。特别是地球上的人口将每35年增加一倍,在本世纪的后期,全世界人口将突破200亿,陆地上的空间将无法满足人类活动需求的情况下,更应该寻找新  相似文献   

15.
情境设置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和《宇宙生命之谜》两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矿资源,由于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而加速枯竭:有的是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但也由于人类的随意破坏而不可再生,甚至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面临着危机。同时,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宇宙间没有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相似文献   

16.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活动第一课时的内容,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次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笔者从地球上的资源入手,通过"你对我们生存空间的每个方面都喜欢吗"的谈话引入课题--"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影响人类生存的两大主要因素,学生首先认问的会是环境,在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出示环境污染的组图,主要有水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固废污染等,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一些因素在破坏我们的生存空间,体会到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应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意识,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方霄  魏翠文 《小学生》2004,(6):26-26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水是地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地球表面,海洋占总面积的70.9%,平均深度达3800米,辽阔的海洋使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呈现出美丽的蔚蓝色。大海被人类称作是生命的摇篮,因为海洋中巨量的水是地球生命生存的重要源泉。地球上的水看起来很多,  相似文献   

18.
流域是地球系统中最基本的组织单元,要素众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而繁杂。同时,流域也是生命的生存空间、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流域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流域不仅孕育了古代文明.也衍生了现代文明,是今天人口、经济与城市集中分布的区域。流域以水为纽带,将上、中、下游组成一个具有普遍因果关联的复合生态系统.实现系统中物质的迁移和能量转化。  相似文献   

19.
黄琼 《初中生》2007,(3):12-15,19
①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水化学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空间资源等。海洋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后备资源宝库,是人类今后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