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山东服装消费发展趋势和现状提供了研究山东服装消费市场潜力的必要性.在客观分析最新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选择了计算地区消费市场潜力的新方法,从服装市场购买力指数入手,全面考虑影响因素,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个层面对山东省服装市场总消费潜力进行研究,保证了所得结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服装企业明确山东省消费空间,定位销售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熊晓燕 《教育导刊》2004,(21):53-55
入世后的服装企业面临全球性的机遇和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要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我国服装的出口量逐渐增大,有利于贸易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企业.也必将增加我国服装企业的竞争意识,推动他们在企划、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国内的服装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发展。如何树立、把握、运作服装品牌是现代服装市场最直接面临的问题,也是现代服装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服装结构设计是实现服装造型效果的根本手段,原型制图法是一种以人体为本的平面制图方法,也是国际通用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本根据新的社会环境对服装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要求,分析了原型制图法的特点,并从服装消费市场的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服装市场和服装化交流的国际化;服装结构设计人才的培养;成衣工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等四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原型服装结构制图法所表现出的对新的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服装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婴幼儿服装市场营销策略的现状,以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服装企业应注重新的服装营销策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职服装教学中服装原型制图的教学目标,分析出原型制图法的原理,并从实践教学中总结出原型整体应用的基本变化规律,采取理论和实践两个教学体系,结合服装市场使服装原型制图的教学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毕业设计作品是服装专业大学本科教学的终端环节,集中体现了一个院校的服装教学水准。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服装院校毕业设计作品的现状分析,结合本校服装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毕业设计作品的教学研究,以期挖掘学生的潜能,扬长避短,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提高一个档次,使之更快适应快速变化的服装市场。  相似文献   

7.
目前,“打折”现象是随处可见,服装打折首当其冲。从装打折波及到应季服装新品:从普通中低档服装打折影响到名牌服装仿效。服装打折的横幅在整个中华大地迎风飘扬,其真的给消费者带来了若干实惠吗,还是仅仅只是一些美丽的陷阱。本文在此将从服装打折的一些现象说起,以为消费者点亮一盏明灯,同时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以期对有效规制服装市场的打折现象有所裨益,从而最终为消费者求得一个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的服装企业面临全球性的机遇和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要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我国服装的出口量逐渐增大,有利于贸易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企业,也必将增加我国服装企业的竞争意识,推动他们在企划、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国内的服装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发展。如何树立、把握、运作服装品牌是现代服装市场最直接面临的问题,也是现代服装市场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9.
赖晓寒 《职教论坛》2002,(22):23-24
服装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体现在服装国际产业化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便是服装设计。而设计师的培养源于服装专业高等教育。但近年来,有不少用人单位反映,学院式服装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操作技能上不如普通工人,设计上重创意轻实用。为了适应新世纪我国服装业从“世界服装大国”向“世界服装强国”转化的发展需要,服装专业教育的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适应发展需要有关资料表明,自1994年以来,我国服装在世界服装市场上占五分之一的份额,遍布世界上220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婴幼儿服装市场营销策略的现状,以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服装企业应注重新的服装营销策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韩困首尔W饭店的消费文化为例,阐述了当今社会从生产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的原因及其发展,强调了消费在不同社会中对经济、文化的正、负面影响。对于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从生产逻辑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借用符号学研究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而导致的身份社会的区分过程,这是消费社会确立自身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把家庭作为一个微观领域施以政治哲学方面的考察时,会发现,家庭内部诸成员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类似于政治领域的权力关系。传统中国社会由于其“家国天下”的宗法体系,更是为家庭生活披上了一层政治权力的色彩。而消费生活作为家庭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权力的特性。在当代中国,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家庭消费权力的形式、内容、分配状况等均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学界也已对其作出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故作者旨在从消费主体的倾斜、消费客体的多样化、消费时间的占有状况三个维度来审视和比较中国传统与现代家庭中的消费现象,从而试析中国家庭消费权力的现代嬗变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城镇居民近年来收入及消费需求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消费倾向的变动说明了开展消费信贷的意义。在回顾总结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阻碍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晁乐红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5):87-91,96
解决我国消费问题的出路之一在于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即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转变,从实物消费向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发展。结构升级的消费不仅是促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增长消费”,同时也是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绿色消费”,更是促进消费者自身发展完善的“人文消费”。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消费道德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体现着当代青年的精神文明程度。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先进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消费水平适中,总体上现实合理;消费结构多样化,但在学习消费和高雅文化消费方面比重偏低;消费习惯情感与理智并重,非理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费观念具有双重性,对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具有很高的认同度,对现代消费理念也不乏接受和理解。针对本次调查中呈现的大学生消费差异和非理性消费现象,笔者从培养大学生节约型消费理念的高度给予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关注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因素,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在当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消费社会初期的男性消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现代消费社会在美国逐步兴起与发展。消费成为美国生活方式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相信消费是一种女性化行为。而忽略了男性作为消费者的角色。但高涨的消费浪潮将美国男性卷入了不同层次的消费活动中。男性开始成为美国现代消费社会的一部分。随着20世纪的推进,男性消费群体的兴起逐渐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1985-2003年农村消费的相关数据的研究,找到影响农村消费的若干因素,从而为促进我国农村消费的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寻找思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绿色限定消费的性质,使绿色消费走出人类在以往消费生活中遭遇到的节约资源与快速发展经济二者无法兼顾的“两难”困境,与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理念相一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大力提倡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绿色消费对于时代困境的超越,体现在它对传统消费模式局限性的克服上,体现在它对于消费的精神文化效应、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的综合考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