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访谈,统地梳理了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通过对电视批评主体、客体和批评方法的阐述,揭示了建立和完善电视批评学的意义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当前电视批评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电视批评的基本概念入手,解析了建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论述了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这一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认为建立科学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对于促进电视批评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推动中国电视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欧阳宏生教授主持撰写的《电视批评学》一书。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近55万字的著作从研究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通过梳理西方电视批评主要流派及研究状况,探究了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认知传播学的确立,电视批评获得了有益的启发,并开辟出有别于既往传统的崭新批评范式.以认知传播为切入点,电视批评理念将人的认知行为视为考察核心,强化了对动态电视现象的把握,促进了对认知整体观、认知关系理性的进一步体认.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路径的对接中,电视批评将朝着更为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前行.  相似文献   

5.
感动与担忧:当代电视批评的双重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当代电视理论和电视事业的发展,正处于十分复杂的社会语境中。这种复杂,集中体现在中国电视发展面临的四大悖论: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的碰撞和紧张;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的碰撞和紧张;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碰撞和紧张;本土化与同质化的碰撞和紧张。中国电视处于“双重视域”的理论语境和实践环境时所面临的这四个悖论,决定了电视批评的理论视域是相当广阔的。忽视这样的宏观背景,当代电视批评不可能对中国电视的商业化、庸俗化、贵族化弊端作出深刻的解析。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基地等主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去年12月9日在四川大学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电视批评是以具体的电视节目、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媒介为对象的一种价值评判的研究活动。随着电视的诞生,也开始有了电视批评。我国已有大量的电视批评实践,并出版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电视批评专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电视批评将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和电视研究相结合,是西方学界一种重要的电视批评方法.本文运用历史的观点,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电视批评产生的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并结合具体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理论研究的不同方法、视角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批评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中国电视批评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自觉四个阶段 ,伴随着电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推进着电视理论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陆、台湾与港澳的传媒业迅猛发展,两岸三地都正在快步迈向媒介化社会.在此过程中,媒介影响越来越广泛,传播生态日益复杂多变.对此,传媒学术界必须弘扬学术关怀,深入研究、勇于批评,为两岸三地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基于这样的共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倡导并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新闻史学会与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了"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生态批评由最初立足于文学批评、"对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这个始点.向更为深层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和思想批评为主导路向的演进,恰好像生态学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始点,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演进一样,表达了人类渴望从哲学和思想层面寻找产生生态危机的原因并进而进行精神疗救的吁求.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批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表明了生态批评在当代传播的最初始点和前进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