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传统双边谈判存在的缺陷,文章使用截至2009年海洋托莫公司的拍卖数据,介绍专利拍卖这种新兴的技术转移手段,分析结果表明专利拍卖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无法替代传统交易机制,结合海洋托莫公司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尝试性的提出若干建议,为我国发展专利拍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方厚政  刘鹏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35-1840
 近年来,许多专利技术在我国以拍卖的方式得以交易。专利拍卖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个人的关注和兴趣,并日益成为专利技术市场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研究专利拍卖及其成交率的文献还很少。以中国技术交易所2010年12月16日举办的第一届专利拍卖的89件专利为样本,通过双样本t检验比较拍卖成交专利和未成交专利的特征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专利属性和拍卖方式等因素对专利拍卖成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拍卖的定价方式和专利属性中的发明人个数、专利类型、专利分类数对专利拍卖成交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专利拍卖模式适应中国知识产权市场的发展,比较传统双边谈判,专利拍卖在有其优势的同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难。对中国北京、上海两地专利拍卖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我国发展的机遇,并针对面临的问题尝试性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正在步入一个新的战场—知识产权。公司中"知识产权文化"的建立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最明显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技术交易越来越频繁时,专利拍卖市场促成了大量专利的购买和出售。由于专利拍卖价格的数据不受评估方法影响,代表了专利权的真实市场价值,因此本文探讨了拍卖环境下决定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希望对专利价值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专利许可交易的微观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专利许可交易是专利制度下实现技术转移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专利许可交易的微观经济分析,指出专利许可交易实现了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并明确了在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两种情况下许可交易双方的最优策略和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提出了专利许可交易的边际成本控制机制、技术拍卖数量机制以及专利价值信息的泄露原则。对专利许可交易对R&D活动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强专利保护制度下专利许可交易方式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专利权人的获利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实现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孟奇勋  张一凡  范思远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55-1622
近年来,日本、韩国和法国政府相继设立主权专利基金,预示着专利交易市场的竞争模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主权专利基金在扶持国内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可能演变为一种潜在的贸易防御措施,并激发新一轮的全球专利竞赛。实践中,我国政府也开启了主权专利基金运营的初步探索。从完善路径来看,需要对主权专利基金的市场运营予以应对:一是优化我国专利交易运营市场体系;二是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三是提高专利诉讼风险防范能力;四是深化各国主权专利基金之间的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7.
徐明  姜南 《科研管理》2021,42(9):94-102
专利权的有效性以按时缴纳年费为前提,一旦企业破产清算完毕主体资格将被注销,虽然专利仍有价值,但却将因无人缴纳年费而终止。在破产阶段,专利拍卖能够实现技术转移。通过对专利特征、拍卖动机、拍卖模型、多竞拍者拍卖等因素的研究,得出结论:如果破产后企业所有者希望继续使用专利技术,则其不会启动专利拍卖程序;如果专利拍卖的成本低于专利拍卖的成交额,债权人委员会将启动专利拍卖程序;专利的前期研发成本越高,则拍卖成交的概率越大;参与竞拍的企业数量越多,则拍卖获得较高成交额的概率越大;以竞拍联盟形式参与专利拍卖,能够降低每家竞拍企业的成本和风险。由此提出明确专利强制拍卖情形、降低专利拍卖成本、鼓励专利组合拍卖、采用集中竞拍、多形态专利拍卖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专利信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促进技术转让与投资、推动研发创新、催生新产业与商机、积聚并交易专利资产"四大作用1。专利信息服务,贯穿创新活动全过程,对于提升创新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时局和任务。一、我国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环境伴随着深化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我国对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视和应用,也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相似文献   

9.
企业专利诉讼不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专利资源与企业竞争战略相结合的产物.在分析专利战略和企业专利诉讼行为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间专利诉讼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提出了专利诉讼行为的交易、掠夺、投资和防御四种模式,并进一步对四种模式的内涵、专利战略的运用、诉讼资源获取、资源集中程度、议价优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了企业专利诉讼模式与专利战略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联性,为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有效解决专利纠纷冲突、预防专利诉讼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专利许可交易是高校实现专利利用的首要方式,而专利申请在公开之后往往还需要继续等待交易时机。通过对中国高校350个专利许可交易的考察,发现专利审查期限与专利许可时滞呈正相关,专利类型对专利许可时滞有显著影响,交易对象是否在同一区位对专利许可时滞具有显著影响,而是否为校企合作完成的专利对专利许可时滞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我国高校专利许可交易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斌  金华  高松子  宋金泉 《现代情报》2016,36(7):117-120
根据区域性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的需要,分析了区域性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长吉图区域中韩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了加快建设区域性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欧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在国际层面上对比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五个指标,提出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应加强商业化的运作导向。商业化导向意味着大学对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健全相关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加强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筛选程序,引入大学技术转移成本考核体系,实施专利许可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毛昊 《科学学研究》2016,33(8):1169-1176
立足于国际比较和制度实践,本文从专利研发周期与成本、专利实施与运用现状、创新主体专利保护强度诉求、专利诉讼机制运转等方面对我国专利制度实践进行了综述。同时在专利动机改变与制度异化,专利价值多元属性与质量评价,强弱专利诉讼机制等问题中进行了国际比较。进而提出借助专利调查平台拓展专利研究的思路,阐释了从专利制度、市场规律、政策绩效层面发掘中国专利调查学术价值的方法。本研究的政策指向在于呼吁政府开放基础调查资源,加强问卷设计科学性,优化组织管理流程,提升中国专利调查在学术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计量、总结归纳等方式对国内外专利代理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明确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发现关于专利代理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专利代理服务的概念、内涵及其对专利质量和专利技术转移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建议加强专利代理服务对专利质量、专利技术转移深层次影响机理的研究,并开展有关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研究,以为专利代理机构各项服务在实践中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专利代理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发明专利数据的专利质量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专利质量的内涵和构成,从发明创造质量、文件撰写质量、审查质量和经济质量四个方面构建了专利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并实证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区和中外7个国家的发明专利的质量,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专利质量的政策建议。2011到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质量呈提升趋势,撰写质量、经济质量均有提高,而创造质量有所降低。东部地区各类专利质量总体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在8个主要国家中,中国专利质量最低,只有专利审查质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杨阳  刘文飞  丁堃 《科研管理》2022,43(7):189-199
基于我国高校已转移的发明专利,筛选出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17500条数据,这些发明专利作为高校技术转移活动中专利技术的载体,是分析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产出的直接数据来源。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从转移方、接收方、技术知识特性及技术转移路径四个层面对绩效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弥补了现有指标中收益指标过多,评价指标不易获取且分散,实证操作困难等不足。同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38所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位于第一梯队,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位于第二梯队,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位于第三梯队,属于同一梯队的高校,虽综合得分相近,但其绩效表现形式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以往域外在华专利的研究往往限于专利申请层面,并没有揭示后续的转让行为。研究域外在华专利转让网络及相关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在华专利申请的后续活动、客观评价域外在华专利申请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发挥的作用。利用美国"数字通信"领域在华专利转让数据,构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专利转让网络;深度分析了网络演进特征与趋势、网络中的关键主体、主体国别、主体集聚度和转让时间等特征;并预测了美国在华专利未来的转让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美国对其拥有知识产权的重要领域专利技术的严格掌控、将数字通信领域的专利与垄断联系起来,用以限制竞争、占领市场,轻易不会将专利转让给中国企业。美国最近10年在华获得的授权专利的显著增长必定带来下一步越来越多的在华专利转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