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5,(3):122
由钟汉良、唐嫣联袂主演的浪漫情痴大剧《何以笙箫默》于1月27日晚,正式全剧收官。如果评判一部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仅用讨论度和点击率来说,《何以笙箫默》绝对能载入中国电视剧的史册。自1月10日开播起,《何以笙箫默》的收视率便一路飘红,两星联播的江苏、东方卫视一路突破达到1.2,各项网络数据也是一路势如破竹,继首播日全网点击破亿后,更创下单日点击破  相似文献   

2.
马鑫  贾敏 《青年记者》2016,(20):71-72
早在2004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已揭开了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序幕.2015年以来,火爆荧屏的多部电视剧如《花千骨》《芈月传》《琅琊榜》《何以笙箫默》等都是改编自著名网络小说,掀起了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收视热潮.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5,(2):150
2015年最受期待的开年大戏《何以笙箫默》没有辜负各方期待,缔造了电视剧业的各种神话,放眼大银幕,贺岁档电影《重返20岁》、《微爱之渐入佳境》等也引爆了观影大潮,而借势影视剧出现的各大品牌产品也随之收获了足够的品牌曝光度与传播度,剧中的另外一些"主角"们也引起大家热烈讨论。回顾2014年,品牌内容娱乐营销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在众多影视剧中能得到良好的营销除了要选中匹配度高的优质内容外,在剧中的执行  相似文献   

4.
侯开小档案:北京开维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策划出版了《梦回大清》、《何以笙箫默》、《校园完全无用手册》、《挚爱狼少年(含I和II两本)》等畅销作品,开创了"悦读纪"这一国内首个女性阅读专业品牌,为花季女孩和都市白领女性提供了许多健康愉悦的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5.
在影视植入式广告悄然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今天,提高其质量和效果便成为了广告主、广告公司以及影视制片方共同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视剧《何以笙箫默》中999感冒灵颗粒的广告植入,总结其优劣之处,进而探索可以推动中国影视植入式广告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唐明明 《传媒》2016,(10):90-92
近几年来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屡见不鲜,从《甄嬛传》《芈月传》以及《花千骨》《琅琊榜》《何以笙箫默》再到《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鬼吹灯之寻龙诀》,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已经成为受众和制片方热捧的对象,鉴于这种现象,本文对近年来改编的题材与方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总结归纳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15,(1):13-15
<正>进入2015年,芒果TV独播的话题刚被讨论完,东方卫视也不甘寂寞,近日他们和天猫达成了合作,在开年大剧《何以笙箫默》中,观众如果看上了剧中人物的饰品、衣服等商品,只需用天猫客户端扫一下东方卫视台标就能边看边买。这一模式被业内称作T2O模式(TV to Online),其实这并不是T2O模式首次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但的确是首次被应用在了电视剧中。从2014年中旬出现T2O概念,到2015年初  相似文献   

8.
2011年《失恋三十三天》上映创造小成本青春爱情电影奇迹,至此之后,以《致青春》、《何以笙箫默》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国产青春爱情片便一直活跃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在这些电影中,有些好评不断,创造票房神话;有些则被网友痛批,被称为"烂片"。那么,当今国产青春爱情片的现状究竟如何?本文将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即《致青春》)为例,从内容核心、文化消费以及存在问题三方面,加以详述。  相似文献   

9.
何以不淡定     
的确,现在不少传统媒体经营形势比较严峻,但现在是“最严峻”的时期吗? 抱歉,套用了《何以笙箫默》的标题.说实话,我只看过借用这个片头的某个广告,其他的,几乎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却受到了它的影响——甚至是很深刻的影响;毕竟,标题就是脸面嘛!脸面都受人影响,还能说不深刻? 不仅是我,很多人,都会受到自己一无所知或者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或人的影响.这话有点拗口,但很普遍.  相似文献   

10.
《甄嬛传》作为我国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实现了跨地区跨国家传播,不仅是其自身的成功,更是其创作团队和播出方相互携手,运用传播策略的成功。在媒介融合时代,《甄嬛传》很好地整合了各类媒体的优势作用,台网联动,尤其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随意性等特点,将电视剧相关信息传递给观众,实现了电视剧的高效传播,展现出多媒体、多渠道、多方式的传播特点,从而为我国电视剧产业制定传播策略树立了典范,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以《史记》和《汉书》为中心的史传文学中,卫子夫是一个粗线条而不乏传奇性的女人,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以粗线条的历史记载为基础,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再创作,将卫子夫塑造成一个"不争、不显、不露"、有才情、有美貌、有见识的女人,实现了对卫子夫形象的跨时空、跨媒介传播。笔者认为电视剧中出现的卫子夫形象,与传播主体的文化认知与艺术追求及其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有关,同时也与电视剧这种传播媒介的特质及所对应的受众的审美趣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跨屏收看的促进下,电视剧的收看平台已经从单纯的电视,扩展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网络IP剧的盛行,与其原著已有的粉丝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IP的影视改编并不等同于原著,将粉丝转化为观众,同时扩大观众数量是网络IP剧营销的目标.IP剧《欢乐颂》将UGC引入了电视剧营销,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扩大了电视剧的收视效果,取得了较好的营销业绩.  相似文献   

13.
张艳 《视听界》2011,(1):38-40
电视剧的网络版权近几年来发生了跳跃式的增长,2006年风靡一时的古装武侠喜剧《武林外传》,全81集的网络版权只卖出10万元;2010年,新《三国》单集网络版权卖到了15万元,新版《红楼梦》高达20万元/集,新《西游记》的网络首播权单集则定槌28万元。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使得一些电视剧制作商把电视剧版权收益害希望于网络视频这一新媒体市场。网络版权会是电视剧版权收益的蓝海吗?  相似文献   

14.
张迪 《新闻爱好者》2012,(15):35-36
当前,以《永不磨灭的番号》、《男人帮》、《誓言今生》、《步步惊心》等为首的国内电视剧在荧屏上热播的同时,以《越狱》、《生活大爆炸》、《绯闻女孩》等为首的美国电视剧却通过网络形式在中国掀起了美剧热潮。虽然因思想传统及价值观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倾向,但中美电视剧却各自拥有着不错的收视市场。本文试着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两国电视剧在叙事方式上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5.
龙念 《现代传播》2013,35(1):156-157
2012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自开播以来,其平均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美食"话题在网络论坛、微博、贴吧的关注度居高不下。那么,《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何以如此火爆?它以美食为题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本文试图从美食的自然性、社会性、文化性  相似文献   

16.
热播电视剧《花千骨》是以网络当红小说《花千骨》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一播出就以其强劲的收视率荣登各大电视剧排行榜首位,并通过多方平台的合作造势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成为今年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品牌。本文以《花千骨》为例,分析了"现象级"改编电视剧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部《来自星星的你》不仅创下了超高的收视率,更引发了新一波狂热的"韩流"现象。一个仅有5000万人口的国家,何以制作出席卷整个东南亚的电视剧?本文以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试图分析其大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剧中表情包更是迅速攻占网络,成为助推这场网络狂欢的强势符号。作为传播符号的表情包实际上代表着《人民的名义》一剧,快速实现了影视剧IP表情包化,表情包在互联网病毒式传播也就代表着该剧的意义体的传播。本文旨在解读表情包在该现象级电视剧传播中的使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跨年盛宴堪称遥控器大战,一年一度省级卫视跨年晚会,已成为年底各大卫视的王牌活动,为了抢占跨年晚会的头号宝座,各大卫视使出浑身解数。多年来,安徽卫视秉持"剧行天下、爱传万家"的理念,凭借独特创意笑傲跨年盛宴,屡创收视传奇。利用自身优势电视剧资源打造的《国剧盛典》,以超大规模、超强阵容成为电视剧行业的年度盛事,如今已成功举办四届;2012年岁末,安徽卫视倾力推出的《亚洲时尚盛典》更是一场具有国际性、话题性的时尚顶级盛会。两大盛典双剑合璧刷新了安徽卫视的品牌格  相似文献   

20.
赵丽华 《东南传播》2010,(8):133-134
当今时代由于传播技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电视剧的制作播放处于鼎盛时期,又由于当今价值观的多元性,电视剧应承担起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我们通过网络评论的统计分析,总结了电视剧《中国家庭》(第一部)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播,以期对其他电视剧的制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