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标要求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3.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 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4.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5.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  相似文献   

2.
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图象特征及图象位置与函数解析式系数的关系体现了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学月刊》2011,(8):43-52,63,64
【本章概述】 函数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课本力图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通过实例,多角度、多层面地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函数的意义,并正确建立函数、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意义,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能根据图像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能确定简单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会求函数值;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意义,会画它们的图像.能结合图像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基础练习     
《数学教学通讯》2011,(1):28-30,57
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图象特征及图象位置与函数解析式系数的关系体现了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数学模型的概念、函数模型及其解题步骤,并对中学常见的函数建模类型归类分析,包括一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三角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对数函数模型.建立函数模型实际上就是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为数学函数关系,并确定变量的限制条件,构造相应的函数模型,再通过对函数模型的研究,使实际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6.
运用函数思想,我们可以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从而利用函数的工具来解决不等式问题.选择合适的变量,能使函数思想的运用变得顺利、简化.1运用变量的整体相对性,转化为基本函数问题解决中的更多函数为基本函数,通过变量的整体相对性,即通过换元的方法可以将一般函数转化为  相似文献   

7.
正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函数关系在一些量与量之间大量存在着.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如果能把它的函数关系式揭示出来,并利用我们学过的函数知识进行研究,就可以从数学的角度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一、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⑴阅读理解材料应用题的语言形式涉及"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格语言",理解题目所反映的实际问题的含义,弄清事理,揭示其数学本质,理顺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⑵建立变量关系在⑴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函数模型,将问题数学化.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予以实施在数学化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依据函数的有关知  相似文献   

8.
反比例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学习反比例函数应牢固掌握其概念、性质及图象的特征,并能熟练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为帮助同学们学好这部分内容,下面举例对主要考点进行剖析.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y=k/x(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要判断实际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应该先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三道高考试题为例,阐述了函数思想在圆锥曲线的存在性问题、求取值范围问题、求最值问题中的应用.文中打破陈规,没有按常见的题型去分类说明函数思想的应用,而是按变量的个数将问题分成了两类,着重说明如何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构造函数.其中还提到了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的结合,将二元函数化为一元函数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函数是刻画变量与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模型,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是代数的"纽带",因而成为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有: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对函数的有关认识、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函数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7,(Z3)
1.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过程(1)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研究实际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变量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并用x、y分别表示问题中的变量;(2)建立函数模型:将变量y表示为x的函数,在中学数学内,我们建立的函数模型—般都是函数的解析式;(3)求解函数模型:根据实际问题所需要解决的目  相似文献   

12.
所谓函数思想,即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所谓方程思想,即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  相似文献   

13.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钟)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1862—1943)问题导引:1.你能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写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吗?2.你能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吗?  相似文献   

14.
所谓函数思想,即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所谓方程思想,即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  相似文献   

15.
一、利用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像.能结合图像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17世纪、18世纪工程技术和天体力学研究的需要,人们引进了变量.研究变量必然涉及变量与变量的关系,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函数概念.在与新课标配套的教材中,函数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初中初步学习函数的概念及三个具体的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二阶段,在高中一二年级以集合与对应的思想理解函数,并通过对一些基本的初等函数的研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函数知识;第三阶段安排在高三选学内容中,以极限、导数为主要内容,它是函数应用的深化和提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潘云钊 《山东教育》2020,(11):34-35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刻画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在期末考试或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的图象、图象的特征、函数关系式、函数性质、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都属于重点考试内容。下面,笔者通过具体问题探讨二次函数的常见考点,供各位读者在复习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F.克莱因(F.Klein)有一句名言:"一般受教育者在数学课上应该学会的重要事情是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函数思想,就是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问题,就是通过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  相似文献   

19.
函数是整个高中数学的重点,函数思想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问题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稳中求变,向着更灵活的方向发展.对于函数的概念及表示多以下面的形式出现:通过具体问题(几何问题、实际应用问题)找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再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进而研究函数的性质,寻求问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反比例函数和其他函数一样,能明确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应用极为广泛.为了方便同学们了解此类问题,现举例予以说明.一在产值统计中的应用例1 2009年,某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206×10~(10)元.已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