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青海湖藏语称“措温布”即青色的海,面积4583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湟鱼(花斑裸鲤)是青海湖中繁衍的主要鱼类。1968年高中毕业后的我正赶上全国“上山下乡”大潮,于是独自从县城来到一条藏汉混居的山沟生产队里插队劳动。到了冬天,队里就会派人赶着毛驴去几百里外的青海湖“捞冰鱼”。由于我儿时常在黄河边上钓鱼,一旦听到讲钓冰鱼的故事就倍感兴趣,就会问长问短。有一次,陈哥在田间休息时讲他们去青海湖捞冰钓鱼的传奇经历,听了让人啼笑皆非、忍俊不禁,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邢湘臣 《垂钓》2001,(12):60-61
湟鱼,产自地处大西北的青海省,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水系。当地人称之为“花鱼”、“狗鱼”、“无鳞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它与我国司空见惯的鲤鲫同一族谱,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其学名为“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 Kessler),为冷温性高原湖泊河川鱼类,是中国的特有品种。  相似文献   

3.
李根浩 《垂钓》2014,(6):62-70
雪豹鱼,俗称“裸鲤”,也叫高原花斑无鳞鱼,当地人称之为“花鱼”。目前已被探知的花斑无鳞鱼有30多个品种,著名的青海湖裸鲤就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花赶趟儿似的,环法赛刚要住脚,首届环青海湖“庆泰杯”国际自行车赛事又起。勇敢者战胜枯燥、呆板、超越极限后的莫大激励与快慰自不必多说,单是他们那五彩缤纷的“行头”,坚  相似文献   

5.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江河源头,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独具一格的高山大川、悠久的历史文化、淳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为发展本地区特色体育旅游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近两年青海省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主要是通过环湖赛的带动,将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和体育旅游市场。2004年8月份“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正式启动,以西宁东出口宁湖为起点,以青海湖151景区、沙岛、金银滩为中心,延伸到多巴、互助、循化、贵德和玉珠峰等地区,利用环湖的…  相似文献   

6.
胡放 《桥牌》2008,(7):19-20
五月的青海正值旅游旺季,不仅仅气候凉爽宜人,青海湖鸟岛那些休憩的候鸟不久便会迁栖。择得佳时,“庆华杯”第十三届西北五省区桥牌赛于五月七日至十一日在中国夏都西宁市举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邮政部门自1980年9月20日开始发行编号为SB(1)《童话一“咕咚”》的小本票,截止到2012年1月5日《壬辰年》,SB系列已经发行了45枚。前些天,在邮友博客中看到一篇关于小本票的发行部门的讨论文章,我当时发的评论是“估计是地方邮政部门发行的小本票”,因为在我的藏品中就有朋友赠送的《青海湖》地方版小本票。  相似文献   

8.
《中国排球》2014,(7):I0010-I0015
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写到:”青海长云安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也正是越野人所想征服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青海体育科技》2006,37(1):4-6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全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528.6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51%,青海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长江、黄河、谰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分撕全张邮票时,发现2003-16《青海湖》第三图“远眺”的横行齿孔突然向下偏移0.5mm,发生在第三列中间,左半边的齿孔在上,右半边的齿孔在下,而在第四列的中间却相反,左半边的齿孔在下,右半边的齿孔在上,偏移略小,手边两个全张皆如此。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17~18日.“2006年全国钓鱼锦标赛(西宁站)”在青海省西宁市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隆重举行。这是在高原首次举行全国钓鱼锦标赛,也是2006年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主办全国钓鱼锦标赛系列赛的第一站。在全国锦标赛举办之前,还进行了“2005年全国钓鱼锦标赛总决赛”,中间还进行了青海湖放流的公益活动。这一系列与垂钓相关活动的开展,在我国西部掀起了一股垂钓热。  相似文献   

12.
花恒光 《中国钓鱼》2003,(10):41-41
2000年6月10日,公司决定去青藏高原的明珠——青海湖去旅游。消息传来,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是青海湖是令人向往的美丽地方,也是了解青海古文化的神圣之地;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早听说青海湖湟鱼成群,对我这个钓鱼迷来说,若能在那烟波浩淼的湖畔边抛上几竿,那是何等的惬意啊!把此想法与公司一位钓友沟通后,两人一拍即合,迅速回家准备各自的渔具,手竿、海竿一应  相似文献   

13.
刘洋 《钓鱼》2011,(21):63-64
历时11天的西北行到甘肃兰州是最后一站,旅游团解散,或乘火车或乘飞机回到各自的家乡,只有我们三位旅友决定从兰州换乘去青海西宁的火车,目的是去向往已久的青海湖一游。早晨在西宁下火车,就赶紧联系一家旅游社去青海湖一日游。  相似文献   

14.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已成为国际自行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亚洲自行车运动发展,赛事的成功举办确立了在国际赛事中的地位,同时也成为了我国自行车运动发展的标杆,研究分析环青海湖赛的特征与提升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对这项赛事起到积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国际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事赞助营销为视角,阐述环青海湖自行车赛赞助营销现状,对造成其现状的根源进行分析和研究。结论:赞助营销总体水平低;缺少市场运作的专门人才;赞助营销缺乏长期性;媒体宣传力度不够。建议:加快法规、政策的制定;加强市场调查,吸引潜在赞助商;做好赞助营销策略的持续性;提高整合营销观念创新;提高赛事品牌效应;发展中介市场。  相似文献   

16.
经国家体育总局和国际自行车联合会批准,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西藏自治区体育局、青海省体育局、北京九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00年首届青藏高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000年8月29日上午8:00从青海省西宁市出发,途经青海省的潢源、青海湖、都兰、格尔木、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山,西藏自治区的安多、那曲、当雄、林周,于9月8日下午4:00点到达  相似文献   

17.
16年前,他发起举办中国首届“铁人三项马拉松赛”(注1),并作为一名运动员参赛,荣获了“中华第一老铁人”称号;15年前,他发起并参加横渡琼州海峡活动,用13小时10分游完30多公里水程,创造了中国游泳史上的一个奇迹;半个多世纪来,他畅游世界各地无数条江河与湖泊:劈波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逐浪在地中海和加勒比海,戏水于新疆天池、青海湖和西藏高原海拔4680米的羊卓雍湖;他,年满81岁,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记忆力佳,数十年间往事情节、人物地点,叙述得清晰无误,连续二三小时谈话演讲,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且常常连一口水都不喝;他,耄耋之…  相似文献   

18.
纳木错位于藏北羌塘高原,蒙古语称为“腾格里海”,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她是神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的妻子,有着崇高的地位。每逢藏历羊年,四面八方的朝圣者会不远千里前往参加盛大的转湖节,徒步绕湖一圈需十多天。西藏纳木错国际徒步活动有拉萨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中国)共同主办,参加活动的徒步爱好者来自北京、重庆等城市,也有部分外宾,他们从2006年9月5日开始徒步,夜晚在野外宿营,7日到达纳木错。  相似文献   

19.
青海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构成及分布情况、青海各地区主要传统节日的具体情况以及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利用,其可成为青海省体育产业的支柱.提出依托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黄河抢渡赛、青恰会等国际大赛、大型活动和大型节日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时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解决项目分散、季节性短等问题;在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建立相应的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村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追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5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的概况、特点、比赛结果进行追述,了解世界优秀自行车运动员的出色表现,找出中国运动员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