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得魏书生在《班主任漫谈》一书中这样写道:"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其中时,关心她,爱护她,为她吃苦,为她的荣誉而奋斗;离开她后,留恋她,想念她,回忆她,魂牵梦萦着她……"确实,对于广大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讲,班级文化建设对他们的影响尤为深刻、细致和恒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4日是钱锺书和杨绛先生的独生女儿钱瑗逝世6周年忌日。她没有留下骨灰,清明节无法为她扫墓,朋友们怀念她,也只有到她学于斯、教于斯、几十年辛勤耕耘于斯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忆往追昔,凭寄哀思。  相似文献   

3.
彭恋斯这个爱笑的女孩,她那发自内心,亲切自然,爽爽的笑声,会不知不觉地渗透你的心扉,让你为之感染。有一次,彭恋斯在外地举行演唱会,现场气氛热烈,突然一个男青年提着一篮鲜花,冲过工作人员的阻挡,送到舞台上,却乘彭恋斯全情投入演唱而没注意他时,突吻了她的脸颊,彭恋斯被这突然一吻吓得涨红了脸。楞在舞台上。事后那个男青年来到后台解释并道歉,然后认真地说:“彭恋斯的笑声和她的歌声一样亲切、感人,所以我……”。曾经有个女孩也跑到舞台上对彭恋斯说过:“彭恋斯你的笑很好看,很可爱,我们喜欢你!”看来,彭恋斯的笑确实是魅力不浅。  相似文献   

4.
雨果创作的长篇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多个悲剧角色,悲剧色彩笼罩着小说全篇。《巴黎圣母院》主要讲述了四个代表不同阶层的男人与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之间的悲剧故事,格兰古瓦利用她保命,菲比斯贪图她的美貌并玩弄她的感情,克洛德因无法占有她而逐步毁了她,只有卡西莫多守护她至死。最终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迫害死在了绞刑架上。作者借爱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充分提现了命运和人性的悲哀。论文通过阐述爱斯梅拉达短暂一生的悲剧经历,分析爱斯梅拉达的命运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小说《蓝调石墙T》讲述了一位跨越性别者——洁斯的成长历程。由于她的性取向不同于主流社会性别模式,所以她的故事充满了暴力、歧视和苦难,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主流社会对洁斯们的破坏,作品通过描述洁斯捍卫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向社会呼吁让边缘者远离边缘世界。  相似文献   

6.
厄尔皮斯     
余月 《中文自修》2007,(5):57-58
“厄庇墨透斯,厄庇墨透斯……”我又梦见了那个女人,黑衣黑裙的美丽女人。她总是在梦中呼唤着我,口中喃喃地说着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相貌的女人,她的话我也完全听不懂。但我总是隐隐觉得,她像是在呼唤我的名字,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可是,我并不叫做厄庇墨透斯,我的名字叫姬乙。  相似文献   

7.
自芭芭拉·狄·安杰利斯创作了《纽约时报》上的畅销书《你不能不了解他》后,她的读者们就一直请求她创作该书的姊妹篇——一本为两性创作、揭示女人需要在生活中被男人了解、宠爱的书籍。芭芭拉·狄·安杰利斯在她的新书里保持了她一贯坦率、泼辣、切实的文风,同时该书也是一本见地深刻的指南,女人们通过阅读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并会很乐意将此书推荐给她们的爱人。  相似文献   

8.
斯达尔夫人在审美现代性视角下,提出了划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观点,而后又为这两种文学样式的互相交融和融洽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促进.斯达尔夫人的民族主义对文学现代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她的思想将最终走向世界主义,她的文学视野将从南方、北方的划分,逐渐升成为一种理想的、调和的世界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双子座     
(5月22日~6月21日)双子座的由来宙斯迷恋斯巴达王妃勒达的美色,为接近她而化身为天鹅,并和她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神之子波拉克斯和人之子卡斯托。一天,兄弟二人和双胞胎堂弟伊达斯、林克斯一同去猎捕牛,当他们准备平分捕获的猎物时,贪心的伊达斯、林克斯趁波拉克斯、卡斯托兄弟不备,将牛全部带了回去。兄弟二人对此很  相似文献   

10.
萨拉.悌斯黛尔,美国20世纪初期最具迷人魅力的抒情诗人之一,但国内对她的诗歌研究却非常的匮乏。本文回顾了萨拉.悌斯黛尔的诗歌生涯,简要分析了她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主要诗歌作品,诗歌技巧,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睡梦中也常会出现她迷人的身影,呼吸中都满是她芳香的气息。浓浓的乡情啊,能滋润我们的一生!朋友,读一读下文吧,那力透纸背的浓浓乡情,会给你的心灵以春风,以雨露,以阳光。  相似文献   

12.
居里夫人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19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她原籍波兰,名字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因为她的丈夫叫比埃尔·居里,所以人们习惯称她为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13.
我的案头放着一本新版的《爱的教育》。它常常唤起我童年时代一段难忘的回忆,使我想起永远生活在心头的一位老师。 抗日战争以前,我在金华大学附小读书,教我们算术的是一位姓斯的女老师。那时,她20出头,常穿一身蓝旗袍,脸上漾着笑波,给人一种亲切、和善的感觉。斯老师讲起话来悦耳动听,同学们都喜爱她,也很尊敬她。 斯老师怎样教算术的,在我记  相似文献   

14.
居里夫人(1867—1934)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19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她原籍波兰,名字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只是因为她的丈夫叫比埃尔·居里,所以人们习惯称她为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15.
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塑造的美狄亚这一人物形象 ,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蕴。她的被弃表现了女性地位的失落 ;她的复仇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的悲剧不是一般家庭悲剧 ,而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她已成为古代女性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斗争的典范人物。  相似文献   

16.
打赌     
一天,史密斯夫人去家庭医生爱德华·斯韦恩那里就诊。斯韦恩压生是一位留着长胡子的老人。斯韦恩医生问她:“你怎么了,史密斯夫人?”  相似文献   

17.
关于父亲节     
1909年,住在美国华盛顿的乔·都德夫人第一个产生设立父亲节的想法。当时,她希望有一个特别的日子来向她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表达敬意。威廉·斯马特先生是一个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的老兵。他的妻子在生第六个孩子时不幸  相似文献   

18.
记忆     
<正>看到这幅照片,就会想起斯霞老师的谆谆教诲。这是1997年暑假,我和斯老师一起听课的留影。一位年轻老师执教《美丽的丹顶鹤》。她朗读得很美,在她的引领下,小朋友读得也很美。斯老师高兴了,指着刚刚读完课  相似文献   

19.
索菲·柯瓦列夫斯卡娅(1850~1891)是俄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文学家.她生活在极端歧视妇女的沙皇俄国,但她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数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874年,柯瓦列夫斯卡娅出色地完成了三篇论文,这三篇高质量的论文,每一篇都足以使柯瓦列夫斯卡娅进入数学家的行列.同年,德国哥廷根大学授予柯瓦列夫斯卡娅博士学位,这年,她才24岁.1883年,柯瓦列夫斯卡娅在敖得萨参加了俄罗斯自然科学家和医生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光在晶体中的折射问题》的报告.1888年,柯瓦列夫斯卡娅解决了“刚体绕轴转动”问题,从而获得了法国科学…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4日是钱锺书和杨绛先生的独生女儿钱瑗逝世6周年忌日。她没有留下骨灰,清明节无法为她扫墓,朋友们怀念她,也只有到她学于斯、教于斯、几十年辛勤耕耘于斯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忆往追昔,凭寄哀思。还记得那年“三八节”在八宝山为钱瑗送行,在她那笑容灿灿的遗像下,摆放着一只精致的花篮,素带上没写几个字:瑗瑗爱女安息!爸爸妈妈痛挽。可人人走到这里都不免鼻酸泪下。钱瑗是爸爸妈妈的最爱,他们没来同女儿告别。钱先生卧病医院,杨先生怕他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当时还没敢把阿圆去世的噩耗告诉他。而杨先生自己肝肠欲断,实在难以面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