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2006,(1):48-48
本月推荐:《记者招待会的组织和传播》(广西人民版)我国第一本专门论述记者招待会组织运作和传播的专著,具有可操作和指导性的意义。定价:32元《政务信息写作》(山西教育版)全面系统地介绍政务信息写作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技巧。阅读此书,就像在听讲座,有一位老师在手把手教您学写作。定价:39元《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新华版)精选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等从近代到当代45位名记者传略和代表作的赏析,全书574页。定价:50元《常见易错字词辨析》(同心版)收录300余个常见易错字词,分析通俗易懂,是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及写作爱好者的参考书。定…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很容易随着时代的远去而销声匿迹.可是我们说,忘却的尘埃无法遮蔽历史,在人们的记忆里历史从未远行,当历史的烟云散尽时留下一些杰出的、卓越的人来点燃那把记忆的火焰,时时把后来者的路照亮.在中国新闻史上有一批著名记者将永远留在后人的记忆里,人们会以各种方式纪念他们.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他们留下来,被人们记住并且不朽呢?是机遇,是才华,是道德,还是学识,或者其他的什么?也许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谁都磨灭不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他们都是德才兼备的人.这也正是河北大学乔云霞教授主编的<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以下简称<名记者传略>)一书想要告诉读者的.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名记者是这样的人,他能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到的见解。独到的语言,把历史现象概括和披露出来,最后被社会广为接受,甚至被学者专家引以为据。这是当年新华杜记者王志纲的话。王志纲也堪称这样的名记者。因为他采写过《中国走势探访录》这样的历史名篇。这是震动了中南海的一笔。这也是推动了历史的一笔。把历史的镜头推向1988年。这一  相似文献   

4.
你想采写出新闻名篇,成为名记者吗?《记者素质与成名》一书将助你一臂之力。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于1990年11月出版,作者是高级编辑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成名》针对当前新闻队伍素质状况,总结中外许多名记者成长的经验,探索其成长的  相似文献   

5.
王中义  洪文军 《记者摇篮》2005,(1):24-27,41
名记者是靠名篇显露和展示的.任何名记者都有他特有的名篇。穆青最有代表性的名篇就是家喻户晓、享誉中外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们学习研究穆青,就要很好地学习研究穆青这一力作。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他是怎样发现焦裕禄这一典型.怎样采访写作和进行连续报道.以及怎样参与策划和组织在全国开展的学习焦裕禄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名记者》丛书面世 展现百余年中国名记风采 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编写的《中国名记者》丛书首批两卷日前在北京出版。该丛书将展现从19世纪70年代至新时期改革开放期间共400名中国优秀新闻记者的成就、影响、风采和魅力。作为《中国名记者》丛书的主编,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目前的新闻队伍引起社会很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12月4日,《1942:饥饿中国》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部全景呈现1942大饥荒历史的纪实作品,出自《河南商报》一群激情四溢的年轻记者之手。时隔70年,大多数亲历者已经去世。《河南商报》几经筹划,派出七名记者,沿当年难民逃亡线一路向西,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搜集第一手的历史细节,重返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访问历经劫难的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他  相似文献   

8.
当记者,谁不愿成为名记者?而名记者,主要是因为他采写了大量好新闻,逐渐得到了人民的认可。范长江如果不是写了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魏巍若不是写了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年的人民和后来者决不会把“名记者”和他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所以,  相似文献   

9.
人们推崇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时,往往忽略了他的妻子——海伦·福斯特·斯诺。由于埃德加·斯诺这颗新闻之星太耀眼了,使得同是名记者的斯诺夫人相形减色,不大为人注意。海伦·福斯特·斯诺(1907—).美国作家,新闻记者,笔名尼姆·威尔士(Nym Wales),著有《中国共产党人:老兵传略》、《七十年代西行漫记》等,1991年9月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首次“理解与友谊国际文  相似文献   

10.
早就对穆青仰慕已久,进入郑州大学后,通过参加郑州大学举办的纪念穆青逝世五周年--新闻名篇与名记者全国学术研讨会,有幸聆听到来自中国各省新闻界学者关于穆青的报告,之后在课堂上观看关于穆青的视频,笔者对穆青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将自己的心血和激情与党的新闻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忠实地履行着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1.
中国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何处去?面对西方模式的主宰和西方话语的质疑,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为作者走访百国之后的沉淀之作,在《中国触动》和《中国震撼》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国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从领先到落后,从落后到追赶,从追赶到超越,中国带着世上唯一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基因,重返世界之巅。作者以其丰富的海外阅历和深入的观察分析,平视西方模式与话语,展现中国崛起之逻辑。对于任何想用自己的思考和话语来评述中国和世界的中国人来说,《中国超越》都将是一本深具启迪意义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中英街的形成与变迁 孙霄著,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 一条小街两种制度,绵延百年,为世所罕见。中英街从封闭到繁荣,从繁荣到冷落,又从冷落到热闹,可谓三起三落。从它的形成和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巨大影响,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孙霄先生的新作《中英街的形成与变迁》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穆青逝世五周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今年10月召开了题为“新闻名篇与名记者”的全国学术研讨会。这是吴廷俊教授在会上的一个发言。我们选登在这里,期望有助于名记者的研究,期望涌现出更多真正为人民鼓与呼的名记者。——编者  相似文献   

14.
继《丝绸之路》、《话说长江》之后,我国电视工作者又推出第三部长篇电视系列游记——《话说运河》。它讴歌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奇迹中国大运河。创作者以运河的历史变迁为线索,挥洒有致地将运河流域的风物,民情民俗,经济文化的历史与新貌编织成“章回”体裁的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从去  相似文献   

15.
庞万红  韩苗苗 《今传媒》2005,(12X):59-60
初见《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是他刚刚从拉萨采访归来,还没有从醉氧状态调整过来,脸上带着明显的高原印痕。个头不高,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全然不像我们想象中人高马大的形象。说到曾经的成功与失败、艰辛与困苦,他似乎平平淡淡,却在不经意间划出一条轨迹,那便是一个摄影记者对新闻真实的不懈的求索之路。他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新闻奖,2003年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选为抗击非典优秀工作者:2004、2005年两次被评为《华商报》明星记者。他的作品《凤翔塑马人》入选《百姓故事》画册;《3.24西安球迷骚乱》荣获第13届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突发事件类(组照)铜奖和晋城国际摄影金镜头突发事件铜奖(组照):《拥别》入选《百名记者聚焦SARS》画册;《白酒浇毒》入选《2003视界日记》画册:  相似文献   

16.
书海撷采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一、二辑)《晋阳学刊》、编辑部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传略》是一部社会科学综合性的人物传,拟收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专家和知名学者的传略.《传略》自五四迄于当今,凡在现代社会科学史上某一时期有过影响的,或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各学科的社会科学家,均在收录之列.台湾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侨胞中的社会科学家也一并收录.传略内容,包  相似文献   

17.
“和平使命一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国内外几百名记者云集军演现场,竞相挖掘报道相关新闻,拉开了一场新闻大战。笔者作为这次军演保障部队的一名新闻干事,在记者们人驻之后才临时受命参加报道。在诸多不便的情况下,笔者及时准确进入“战位”,奋战10多天,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发表图文22篇(幅),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8.
一部近现代出版印刷史料的宏篇专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于日前问世。该书为叶再生先生专著,系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书共4卷21篇,近400万字,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述了19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近一个半世纪,出版业在中国的历史变迁,是继《中国印刷近代史》、《中华印刷通史》之后的又一部出版业大型史料专著,观  相似文献   

19.
穆青是中国当代名记者,从1942年步入新闻界以来,从写第一篇人物通讯《赵占魁》,到建国后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及新时期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优秀人物通讯,都用恰当的画面艺术,提高产品的感染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这些作品仍令我们常读常新。 一、利用画面艺术 反映时代精神 穆青在人物通讯写作中,首先注重用画面艺术,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新闻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新的历史环境培养造就了我们新时期的名记者。本文拟从获得范长江新闻奖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入手,分析新时期名记者的成功因素,以期为新闻界培养名记者提供一点借鉴。由中国记协主办的范长江新闻奖从199o年起,每三年评选一次,获奖人数IO人左右,这是我国中青年记者优秀成果最高奖,迄今为止该奖已评选三次.共3O人获奖。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都是新闻业绩突出,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记者。从这个意义出发,3O名获奖人员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我们新时期的名记者。他们来自不同的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