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的自由观.指出萨特的自由观对反对法西斯、揭露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有一定的意义,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弥尔顿"天赋人权(birthright)"概念下阐释的"出版自由"思想,是一种相对的自由,他对出版登记法制的肯定更是契合了现代社会对"自由而负责"的社会的建构要求,在这一点上,其"出版自由"思想正是现代社会自由观的核心价值"法治下的现代自由"的理论表征,具有显著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人自由与集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一切人的自由中,更应关注劳动者的个人自由。人类历史可看作劳动者为个人充分发展争取更大自由的历史。抽象自由观是人类思想的历史性进步,其局限性在于无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区别,把资产者的自由当作一切人的自由。抽象的自由与平等的悖论根源在于私有制。抽象自由观反对集体主义,错在没有区别真的与冒充的集体。集体主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集体为个人,个人为集体。集体主义内在地要求民主。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经典学术自由观通过传承和积累已包含了诸如表达自由、大学自治、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和出版自由等向度。19世纪后期,马克斯·韦伯开创性地拓展了学术自由观的另一意含,即学者政治自由与学术自由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学术自由观的现代转向。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继承了前者的创见,并与本国其他学者一道完成了学术自由观的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5.
"无知的知识观"就是界定知识和理性的限度,反对知识僭越自身的超负荷、力不能及的不当使用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探讨知识的恰当运用,所以是积极的。消极自由的表述是"免于……自由",以不受社会干预为实现自由的条件,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求知创新能力,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智识上的贡献,这是自由的本真之意。对无知和自由的研究分别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积极的"无知"观构成消极的"自由"观的认识论基础,消极的"自由"观又奠定积极的"无知"观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作为辩证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真正的关于人的自由的理论.从人的自由的现实性上来考察,自由问题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自由与奴役的关系,二是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当代自由主义的自由观的基本特征就是把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从自由问题中排除出去,从而认为人在其现实性上所能实现的仅仅是法律上的、形式上的平等与自由,而反对实现事实上、实质上的平等与自由.马克思的自由理论深刻地批判了自由主义自由观的表面性和不彻底性,从而揭示了自由与奴役的关系和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自由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初报律风波是由人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在新闻立法上的不同观点引起的.报人从人权思想出发,认为言论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制定报律即是对言论出版自由的侵犯,主张新闻不立法.政府从人民主权思想出发,认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种公民权利,为了保证这种权利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要对其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8.
曹钦 《政治思想史》2015,(2):21-34,198,199
与当代众多政治哲学家不同,佩蒂特的政治理论是明确地建立在一套完整的本体论哲学基础之上的。他赞同个人主义与整体论,反对集体主义与原子论。在他看来,尽管个体的存在必然预设了更大社会的存在,但那些个体的行为并不必然是由某种更高的力量所预先决定的。从这种本体论出发,佩蒂特进一步提出了其独特的自由理论。由于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恰当意义上的自由必须是一种社会价值。因此,带有原子论色彩的"无干涉"自由观就需要被共和主义的"无支配"自由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史上,斯宾诺莎是辩证法的卓越代表之一,他的自由观尤其具有深刻的辩证性。因此,了解他的自由观的贡献和局限,是研究自由理论发展史所必不可少的部分。第一、斯宾诺莎第一次提出了“自由的必然性”和“必然性的自由”这样的辩证概念,表述了自由和必然性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在思想史上,形而上学者总是把自由与必然对立起来。决定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原因的事件,因此人的言行不可能是自由的。非决定论则认为,世界上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无原因的偶然机遇,这就使人有了自由。斯宾诺莎坚持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他说:“其所以说一物是偶然的,除了表示我们的知识有了缺陷外,实在没有别的原因。”他认为世界处于普遍因果联系之中,偶然性不是客  相似文献   

10.
处在同时代的庄子和斯多葛学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两种自由观的共性,表现为自由的绝对性和抽象性。其个性突出表现为非理性的自由与理性自由、个人主义的自由与群体意义上的自由、自然主义的自由与意志主义的自由的差别。庄子和斯多葛学派的自由观生成的社会基础的差别和个体社会生活过程的差别,是两种自由观差别的根源。比较两种自由观,对于深刻把握自由观的内涵有益。  相似文献   

11.
政治自由是近代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在政治自由问题上,卢梭以平等前提下的自由主义为价值取向,将合理假设的“自然状态”作为逻辑起点,将“自然的自由”、“社会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作为实现政治自由的必经阶段,将公意指导下的“人民主权”作为最终目标,从而构建出政治自由观的独特逻辑,同时也包含着政治自由被滥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双重遗产: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马斯·杰斐逊有“新闻自由之父”的美誉 ,但通过对其文件与书信的研究当能发现 :他的新闻思想中存在着三重矛盾 ,即 :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矛盾 ;反映舆论与操纵舆论的矛盾 ;宽容诽谤与惩治诽谤的矛盾。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矛盾、时代的矛盾 ,也是自由主义本身的矛盾。矛盾的思想使他留给后世一个双重的思想遗产 ,这反而是他思想的深邃之处  相似文献   

13.
胡适是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他一生编辑、主编了十几种刊物,从他的编辑实践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胡适的自由主义编辑思想,在经济上要完全独立,发表负责任、公正的言论,容忍是自由的根源,坚持既定的编辑宗旨和方针。  相似文献   

14.
罪犯基于剥夺政治权利刑而被剥夺的言论、出版等自由不应局限于政治性的范畴。外国人与未成年人客观上都可以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但对未成年适用该刑罚时须格外慎重。缓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宜从判决确定之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15.
印度杰出政治家甘地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甘地倡导新闻自由,维护报刊的政治独立,反对政府的新闻控制。他彻底排斥商业广告,以维护报刊的经济独立,并主张报刊自律。甘地认为新闻写作要客观、通俗,报刊要依靠读者并为读者服务。甘地新闻思想的渊源是其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6.
邹文海作为中国早期杰出的政治学家,其对“自由与权力”的思考详见于他早期的著作和政论中。尽管他的思考是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局势,但是他对于“自由与权力”的种种创造性见解对于今天的政治学研究主题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邹文海创造性地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提出自由是一种心理感觉,权力是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之上的。他从社会习俗的角度出发,对二者进行论证,并辩证地认为自由与权力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新闻法制建设过程中有三种关于新闻自由的主张,它们是自由观点、优先地位观点和平衡观点。章士钊认为,要保护新闻自由就应取消报律,新闻不立法。赞成新闻立法者意见不一,限制多一些还是保护多一些是分歧所在。限制新闻自由成为权力者立法的不二选择。虽然持优先地位观点者并没有真正颁布一部可以施行的新闻单行法,但是他们所持的观点——对新闻自由的保护要多一些是清末民初新闻立法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Discussions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and academic freedom today are about the limits to those freedoms. However, these discussions take place mostly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trade press and do not receive any serious attention from academics and educationalists. In this paper several key arguments for limiting academic freedom are identified, examined and placed in an historical context. That contextualisation shows that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ggles to extend freedom in society there has come a narrowing of academic life and a new and impoverished concept of 'academic freedom' for a diminished idea of the human subject, of humanity and of human potential .  相似文献   

19.
"法律沉默下"的自由--霍布斯对自由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早期的思想家,霍布斯对自由作了新的阐释。他认为自由是指在自己行动能力的范围内看不到任何阻碍。在社会状态下,对公民的自由而言,自由则意味着依赖于"法律的沉默"。这就是指,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你的行动,你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因此,自由与政治体制没有直接联系,它只是与法律的多少密切相关,无论在民主制还是君主制下,自由都是一样的。正是这个意义上,霍布斯被认为是"消极自由"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