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平淡     
平淡是指以纯朴的语言和形式真实鲜明地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中外文学家都极力追求文章的平淡。平淡有四点要义 :第一要真 ;第二要朴素 ;第三要勤于观察 ,精于构思 ;第四要看作者的个人气质。平淡是一种炉火纯青的审美境界 ,平淡不等于平常、平庸。我们主张平淡 ,并不否定其他风格流派  相似文献   

2.
平淡美是宋代诗人对诗歌的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宋人对诗歌平淡美的追求,肇源于梅尧臣,欧阳修倡导之并将其凝结为文学思想,而成熟于苏轼、黄庭坚之诗论与实践。梅、欧初步明确了平淡美这一美学发展方向,而苏、黄从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平淡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朱熹认为,平淡作为一种高度成熟的美学风格形态,经历了一个从摹仿到新巧再趋于平淡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平淡美的特质有三:平淡出于自然,这是平淡美的最重要特征。平淡中自有美丽;俊健豪放寓于平淡。从根本上讲,艺术风格的平淡之内在根源是朱熹标榜的道学气象,是人格精神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相似文献   

4.
蜩在《庄子》一书中多次出现,但只充当一个平淡的角色.然而其平淡却蕴含着生活的真意.这种哲学中的平淡往往是一种难以触及的深邃境界.  相似文献   

5.
平淡美是宋代诗人对诗歌的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宋人对诗歌平淡美的追求,始于梅尧臣、欧阳修倡导之并将其凝结为文学思想,而成熟于苏轼、黄庭坚之诗论与实践.梅、欧初步明确了平淡美这一美学发展方向,而苏、黄从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平淡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平淡,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生命,对我来说是个太渺茫且抽象的概念。我不能像伟人般给生命下一个定义,但令我感同身受的是,人生,应该拥有一份平淡,它也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贬寓岭南后,提出了“辞达”和“平淡自然”的创作理论,发展了我国的诗学理论,并用平淡自然的笔法赞美岭南山水和淳朴的民风,创造了一种新诗体一和陶诗。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3,(12):21-21
<正>2323初中生7323@qq.com:姐,平平淡淡的日子真没劲。日子不平淡不行吗?生活中有5%是幸福,5%是痛苦,剩下的都是平淡。平淡的日子有花谢花开,有日升月落,有沧海桑田,有几点一线。各种不同的平淡汇成一种人生,何等精彩!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论者多以“平淡”论陶诗,自然也不错。但仅以“平淡”概之,似乎失之偏颇,“平淡”主要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平淡的根源和实质在于“真”。明人黄文焕就不同意“以平淡概陶”。关于陶诗之真,不少人在其论著中也涉及到了,但仍嫌不够系统,且分析缺乏层次性,未能说透。本文拟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及陶本人的性格特点揭示其诗真的原因,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中,平淡的诗歌审美理想出现得很晚。“平淡”作为一种理想风格而确立,并成为一种理论的自觉,应该说是始自宋代。纵观两宋的诗话诗论,崇尚平淡是比追求雅健更为普遍的倾向,不仅在观念形态上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艺术实践上也得到充分体现。白居易作为开宋诗门户的一位中唐诗人,不仅在观念形态上崇尚平淡的诗风,而且在诗歌的创作实践上也充分体现了对平淡审美理想风格的追求,对平淡的诗歌审美理想在宋代的最终确立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白居易在观念意识上推崇平淡诗风可从他对陶渊明与韦应物两位诗人的态度上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品味平淡     
“平淡”.一个无趣的话题。但王旭慧同学却把“平淡”写得别有一番滋味。她用生活中的四种现象诠释“平淡”。富于哲理。引人思考,让“平淡”有了深度,让“平淡”不再平淡。在启发人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创造不平淡的未来”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张欣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145-149
平淡美是宋代的主流艺术审美思想,是宋人自觉追求的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审美理想风格。宋人在文、诗、书、画等不同艺术门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态度上,都使平淡在美学境界追求上有了突出的表现,同时又都具有了统一的内涵,体现了整个时代的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题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14.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这个世界就这样平淡无华地在我们面前平铺直叙开来。看似平淡,可这其中却蕴含着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或轰轰烈烈,或朴实无华的感动,它们就像一种又一种的养分,滋养我们成长。来自友情的感动——维他命  相似文献   

15.
宋诗与唐诗卓然有别,宋诗美学旨趣追求“平淡至味”。苏轼就是宋代诗歌“平淡至味”美学旨趣的最高自觉者和创作实践者。苏轼诗歌创作的“平淡至味”美学旨趣的形成是一种历时性的总结.而又与其生存状态,人生态度、审美趣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绩是初唐时期"独树一帜"的诗人。他一生三仕三隐,大部分时间在隐居中度过,这对他的诗风产生了重大影响。王绩诗歌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具有一种"平淡"之美,这种"平淡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造语疏野,平淡简易;其次是平淡中寓有深意。王绩诗语言与情感完美结合,达到"自然圆熟"之境。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是一位对语言有理论的自觉追求,并用作品践行的作家。其"融奇崛于平淡"[1]的审美追求,表现出来的散文风格就是"平淡"而"有味"。这两种风格看似互不相融,却没有在汪曾祺的笔下互相消解,而是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基于这种对立统一,笔者选取《昆明的雨》一文,尝试采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矛盾分析方法,剖析作品内蕴的主观与客观、当下与过去、含蓄与深情种种矛盾,揭示文章平淡叙述中的文本张力,分析文章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人生,很多人喜谈轰轰烈烈而不是平平淡淡.而我对平淡却剐有一番理解,总觉得“平淡”这个说法.与其说是科学论断不如说是荧的亭受,与其说是一种原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里说:尽管社套上盛行尔虞我诈之风气,但说到底还是忠厚老实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腐朽的社会习俗争相以奢糜浮华为时尚.但毕竟还是在清净平淡中体会到的淡泊趣味更为持久耐长。  相似文献   

19.
梅尧臣是宋代诗歌史上一位具有开拓意义的诗人,他的平淡说始创宋人以平淡论诗的风气。他用诗歌反映民瘼、讽刺时弊,以淡泊自然反对雕凿艰涩,确立平淡朴素、含义隽永的宋诗诗风。这里对梅氏的平淡说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此说的发展过程:初期清丽平淡、后期涵演深远;探究了其形成的原因:心意老大自平淡、诗法老熟归平淡、平淡与释老的关系,并进一步确定了其平淡说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幸福的味道     
“于无声处听惊雷”,以小见大是很重要的一种写作技巧。因为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平淡如水的,能从平淡的生活里发现不平淡的东西是一种眼光,更是一份缜密的心思。“细节决定高度”,作者从温暖的水流里,从母亲搓澡的动作里尝到了母爱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如水的文字细腻温婉,深情款款,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家家都曾经或正在上演的沐浴图,启迪我们去感悟亲情的平凡和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