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提倡回归自然,表达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追求新的审美情趣,开创了一代诗风.在华兹华斯的作品里,对自然的咏叹是永恒的主题,但在他以情感体现自然的过程中,也包含了无限的理性内容,因而是合情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华兹华斯与孟浩然之间的可比性在于二人均强调以诗歌入自然, 以情感入自然, 把自然作为生命家园, 在自然中求灵魂的净化。但是二人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华兹华斯在自然中寻求神性, 并在神的怀抱中获得升华了的主体性, 是得到了“人的自然”; 而孟浩然则不同, 他所寻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中人的主体性并不高扬, 在他的诗中自然是“人化自然”。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7,(4):88-90
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和诗论受到了很多关注。在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文学批评领域新的发展,华兹华斯的作品被重新评价和欣赏。生态批评家们给华兹华斯建立了作为自然诗人的地位。华兹华斯作为浪漫主义学派代表作家,对自然的关注成为他作品中不变的主题。自然在其笔下神圣而美丽。自然也给予他无穷的力量和安慰。从自然的角度下研究了华兹华斯在诗中表达出来的美与力。论述了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分析了华兹华斯笔下自然的美;描述了自然的力量。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经常走出去,去拥抱自然,享受它的美与力。  相似文献   

4.
自然是威廉·华兹华斯眼中一道永具艺术魅力的风景线,也是诗人情感的源泉.但是,如果深入他诗歌中描写自然的深层意蕴,就会发现他对自然的歌咏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对自然的依恋,而是蕴含着对超自然事物的体验和敬仰,而这种对超自然事物的情感就是一种宗教情感,是华兹华斯诗歌中更为本质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华兹华斯是一个灵视诗人。华氏的灵视力首先表现在其作品中强烈的生命意识:诗人坚信世间万物皆有神性,死亡是生命的延续;同时,华兹华斯的灵视力使他把自然当作传达情感的强有力的工具,在诗人的眼中,自然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媒介,是人类灵魂的导师,最能激发想像力的工具,是人类精神的伊甸园;华兹华斯还是是一个热衷于描写人类精神世界的大师,他喜欢选择贫苦的农夫、儿童、心智不全者以及老人作为他文学创作的对象,通过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探索,诗人成功的展示了那沉静而永在的人性的悲曲中所渗透的人性的崇高。  相似文献   

6.
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生动的自然景色和清晰的社会画面。另一方面,威廉.华兹华斯认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这种"镜"与"情"的统一则体现了华兹华斯的诗歌是诗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景色和社会情景相互交融的结果。可以从华兹华斯的诗歌出发,结合相关诗歌理论探讨其诗歌的"镜"与"情"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倡导者,威廉.华兹华斯在诗歌理论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诗歌理论及诗作一直是文学研究者的焦点。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华兹华斯代表作《咏水仙》的赏析,探讨了华兹华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实施其创作理论,如何利用自己飞扬的想象力实现自然情境与诗人情感的完美融合,赋予诗歌无限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东晋山水诗人与华兹华斯在对自然的感悟等诸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东晋诗人是带着十分惨痛的时代创伤走入山林的,而华兹华斯的烦闷和忧愁不是生自国破家亡的惨痛上,而只是感觉到现实社会的不健全、不和谐才形成的;华兹华斯把自然当成了未来岁月的精神食粮与生活支柱,而东晋山水诗人的写景抒怀诗歌大都属于即兴之作。华兹华斯以其特有的思考方式提出了自然教化意义,而自然固然也是东晋诗人的思想境地,但占据其心灵的主要是外界境物中的某些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9.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是“神性-理性-人性”的统一,从宗教的角度来讲,他的自然观与其所受的基督教精神有着内在联系。华兹华斯对自然所表达的热爱之情,其背后隐藏的是对上帝的崇拜与热爱,而他在接受自然对他精神抚慰和理性智慧启发的过程中则又传递出了他对上帝信仰的思想,以及他所认为的“人性的完美”在于返回“伊甸园式的自然”的观点,这些都体现了华兹华斯自然观与基督教精神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厚重的儒道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蕴深深地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和诗风,他能把心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而在西方理性分析文化滋养下的华兹华斯却常常以充满情绪、累积经验与价值判断的“我”去观照自然。因此,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即使他在深情地呼唤“依恋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始情感时,也始终没有忘记和真正消除自我与自然的相对独立性。这便是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的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1.
华兹华斯,在英国文学史上这位伟大的诗人历来被认为是一位自然诗人.他远离尘嚣,在乡间静静的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并写出大量讴歌赞美自然的作品.其实华兹华斯的作品不仅讴歌自然,也关注着下层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现实.他希望人们接近自然以纯洁自己的灵魂.此项研究以《伦敦,1802》为例进行赏析,借以发现华兹华斯自然诗人背后展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其主要特点。从内容上,诗人注重表现心灵中的自然,使自我情感融与人类对自然的普遍情感;从艺术上,诗人运用对时间的艺术处理,达到净化自我情感,升华为艺术情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与我国晚明时期启蒙思想家李贽都是各自所在时代的文坛革新者,二人的诗学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提倡"童心"与"情感";都重视民间文学,反对文学体例的高低;都追求自然朴素的风格。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李贽,他的诗学思想主要是批判儒家思想、程朱理学,而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华兹华斯,他的诗学思想主要是批判现代文明,这是二人诗学思想的深度的精神差异。  相似文献   

14.
作为19世纪初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对英国乃至世界浪漫主义运动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选取其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水仙》,从诗歌节奏与韵律方面加以分析,并结合诗歌内容阐释华兹华斯对自然及人物真实情感的推崇,正是通过这些技巧,华兹华斯实现了诗歌表现中"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5.
王华英 《海外英语》2012,(12):223-226
《露西》组诗中流露着强烈的死亡主题。华兹华斯的死亡意识与他矛盾的自然观有一定的联系。在《露西》组诗中,自然既有慈爱的一面,又有破坏性的一面。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这种双重性困惑不解。他崇尚自然对人性的净化作用;而又感觉到在自然法则下人生短暂易逝,死亡不可避免却又无可预见。在露西的英年早逝和其带来的孤寂中痛苦挣扎,他最终意识到死亡是生命回归自然的媒介之一。死亡使得生命复归神性,得以在宇宙万物中永生。华兹华斯的这种死亡意识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以及对人生终极走向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9,(1):69-74
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赋予自然以崇高而神圣的意义。这个崇高而神圣的意义包括华兹华斯对于自然所认定的:它是人类现实物质的赠予者、是人类精神心灵的抚慰者、亦是人类终极意义的依归处。华兹华斯在自然中所读出的自然精神实际上对应的是现代文明中所隐藏的现实性问题,诸如资源短缺、精神危机、价值虚无。华兹华斯诗歌在自然与工业、传统与现代这两种不同的文明价值之间进行沟通对话,以前者批判后者的目光启发我们从自然的角度去寻找人类的出路——重建人与自然的共同体关系,在重新认识自然价值的同时,也赋予现代人新的使命与新的目光,从而重新建立与自然万物生命共同体的情意关系。  相似文献   

17.
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初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对英国乃至世界浪漫主义运动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讴歌大自然,咏赞自然界的光景声色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华兹华斯一生都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作品都是以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人为题材的抒情诗,它们形成了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本文试图通过对华兹华斯自然诗歌的分析和研究,深刻认识和理解华兹华斯是大自然的诗人,是大自然最喜爱的儿子。  相似文献   

18.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他是继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和诗歌理论一直都受到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华兹华斯曾被雪莱冠以"自然诗人"的美誉,但实际上他是一位关注人性的诗人。本文将在诗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华兹华斯诗歌中闪烁的人性光芒。  相似文献   

19.
想象与情感是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中重要特质.诗人认为想象可以使主观感受的自然呈示人类心灵中的自然,并使自我情感融于人类对自然的普遍情感,达到自我灵魂的净化,对人类、生命与自然作真诚的形而上的沉思,从而产生某种人生的顿悟而升华为客观理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诗人成就最高的一位。他十分注重情感的自然抒发,寓情于景。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其代表作《孤独的割麦女》的每一诗节,通过对自然的描写的解析,意在发现该诗朴素的语言下所蕴含的诗人的人文思想。从而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给人们展示诗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