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由过去居高临下的权威地位,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自然也就成了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如何设置适当的情境,更好地把握课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之中,是每一个化学教师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进入了改革和改进的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首席官。教师失去了对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因此,要改变课堂教育观,必须实现课堂教育的最高境界,拆除课堂上封锁的“墙”,即:  相似文献   

4.
吴芳 《华章》2009,(18)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应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为此,教师应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王春艳 《甘肃教育》2020,(2):105-10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提倡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使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的角色也将发生重大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转向平等学习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化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自身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也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同时,化学学科特别强调学习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化学教师还要承担学生的探究同伴、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正是教师自身的这种角色的转变,才使化学课堂上的生成变成可能。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课程,要求教师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引导者、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最早兴起于美国,目前为世界各国所倡导。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按照案例教学所提供的步骤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身份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地位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这样,课堂会变得活泼、生动、快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创造性得以开发,这也正是我国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1.
很喜欢这样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它理应为学生生命的诗意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实现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作为实践层面的教师该从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呢?一、还原师生交往的人性美1.努力使师生交往成为平等的“人———人”交往。平等首先需要教师完成角色转换,使自己从居高临下的课堂主宰者中走出,蹲下身来走近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其次,平等需要教师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经常性地问一问:在我的课堂中,学生是否…  相似文献   

12.
熊莲  吴绍琪 《青年教师》2005,(11):40-41
课程改革的推进引发了一场转变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也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新课程强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引导和参与。这一理想状态所呈现的美好前景实际上内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即以“旧我”直面“新我”,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存在误区,下面结合具体案例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本文旨在阐述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在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中,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这种角色如何扮演,直接地反映在教师课堂语言的变化上.透过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教师观念上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中教师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这种角色的转变直接地反映在教师课堂语言的变化上。所谓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透过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课堂上教学效果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赵莹梅 《云南教育》2002,(25):17-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立足学生发展,改革教学方式。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堂教学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  相似文献   

18.
张宇环 《考试周刊》2011,(15):216-217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禁锢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建立人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成为一种必然。作者从教师的角度,揭示出在教学活动中人格平等的内涵:以人本教育为理念,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进行师生平等对话,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再者,就是要尊重学生,从而形成师生人格平等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理念案例教学是目前世界各国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按照案例教学所提供的步骤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会变得活泼、生动、快乐,因为案例教学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改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观众”的课堂变为学生既当“导演”又当…  相似文献   

20.
郑敏 《中国教师》2010,(Z1):432-433
<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而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如何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真正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扮演好"学生"的角色,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现状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要学习的新内容,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